尘封诡案

第二章 文笔峰

    说罢,江秋就看向那个满脸傻笑,咀嚼着糕点的乞丐。

    他越看越觉得眼前的乞丐眼熟,“我记起来了,这乞丐是个疯子,我记事那会儿,他就老往真武庙里跑。”

    这乞丐看起来得有四十来岁了,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这乞丐是守庙人,三魂七魄有残缺。

    江秋他师父走江湖来到真武庙当家之前,这乞丐就在庙里住着,江秋他师父跟他说,这乞丐不是一般人,乃是上天神明安排在真武庙里的守庙人,守着庙的目的就是要等一位有道行的高人前来宣扬道法。

    这守庙人大都是疯子傻子,或聋或哑,三魂七魄大都不全。

    这是上天给他们的惩罚,也是神明给予的恩赐,只有半疯半傻的人才能守在庙里一辈子不走。

    这种死后,就会去天上享大福。

    故而,江秋小时候住在庙里,都不会把大殿里的供品收起来,目的就是等晚上,这守庙的乞丐进来以后方便吃东西。

    虽然是半疯半傻的乞丐,可也算是故人了,江秋面上大喜:“没想到你还在庙里蹲着,看来这也是你的命。”

    说着江秋又把不少糕点和春饼塞到了守庙乞丐的怀里。

    守庙乞丐张着大嘴,笑得很是开心,他也认出来了江秋是谁,嘴里咬着糕点,空出两只手,一只手抓着自己的头发,一只手伸出食指往头发里插。

    江秋猜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你想说我头上为什么不插簪子了对吧?”

    守庙乞丐疯狂的点头。

    江秋脸上浮起一些落寞和悲伤:“造化弄人,自从我师父仙逝以后,我就离开了真武庙......”

    往事再现眼前,心中难免伤感。

    却见守庙乞丐突然不高兴了,握紧拳头当即给了江秋一个暴栗。

    只听得一声闷响,疼的江秋呲牙咧嘴,江秋捂着头顶很是不解。

    却见守庙乞丐指着大殿里的神明真武大帝,又指了指房梁。

    江秋没有理解他想表达什么,一旁的史胖子也是摸不着头脑。

    “不是,你就不能说话吗,非要用手比划?”

    史胖子说罢,那守庙乞丐陡地转头看向了他,吓得史胖子急忙用手捂住了脑袋。

    守庙乞丐见二人都不明白,气哼哼的把嘴里的糕点咽进肚子里,才开口说话:“天......上天......神仙......神仙呀~哈哈哈~”

    这守庙乞丐就像个呀呀学语的婴孩,不仅完整的话说不出来,就连腔调也很是怪异。

    但这一次,江秋明白了:“你是说,我师父他老人家上天做了神仙。”

    守庙乞丐激动地张着大嘴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他老人家一生不喝酒不吃肉,走南闯北,积德行善,普济群生,功德深厚,按理说,应该是上天当了神仙。”

    “当神仙......高兴......高兴......”

    江秋点了点头,“我师父当了神仙,我应该高兴。”

    说着说着,江秋的鼻头就不由的有些酸楚。

    “我师父被歪门邪道杀害,到现在我都没能找到半点线索找出杀人凶手替师父报仇,实在是太不合格了。”

    一旁的史胖子安慰道:“别太难为自己了,你师父人慈悲善良,指定是上天做了神仙,再说了,你以前刚从庙里出来的时候,嘴里还常说什么人都有孽债,在人世间走这一遭,就是要还债,你师父要是没死,他应该会劝你放手。”

    “按我师父的脾气性格,可不就是你说的这样吗,就算是被人打死,他也会安然接受,不艾不怨。”

    大殿里沉默许久,哥俩也填饱了不争气的肚子。

    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守庙乞丐却是在窗户处,透过窗户缝看向了院子里。

    张老道做法还得半柱香的时间,跪在他身后的那些香客信徒也没有离开的打算。

    就听守庙乞丐歪着嘴打了个嗝,傻笑起来:“呵呵呵......没用......鬼王庙......去......鬼王庙......”

    闻言,江秋快步走到守庙乞丐身边,问道:“你说什么没用?”

    守庙乞丐伸手指着做法的张老道:“这个没用......呵呵呵......”

    江秋看着傻笑的守庙乞丐,陷入了沉思,他以前就听他师父说过,这守庙的乞丐不是凡人,虽天生三魂七魄不全,但也因此能知道普通人不知道的秘密。

    难不成这守庙的乞丐,有上知天上事,下知阴曹事的神通?

    “你说做法跟鬼王求情没用,那什么有用?”江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道。

    “呵呵呵......鬼王庙......娶新娘......哈哈哈哈......”

    “鬼王庙娶新娘?”江秋在嘴巴里念叨了一遍。

    “这傻乞丐说的不就是鬼王娶亲吗。”史胖子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阵。

    江秋猛地一拍脑门,道:“我怎么没想到呢,这鬼王迎娶新娘子,肯定是在鬼王庙摆喜宴呀。”

    打定主意后,江秋和史胖子就去了凤凰山的鬼王庙。

    凤凰山位于济安城东面,出了城走了十来里路过几个小村庄,就到了凤凰山脚下,最近的途径,也就是顺着郊外的仙子湖往东划船,赶上有夜风的时候,不费多大力气,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到凤凰山地界。

    以前江秋跟着师父上山采过药草,倒也记得上山的小路,哥俩摸黑上了凤凰山,当天夜里月亮不圆,但繁星密布,照在山里月芒地也显得十分亮堂。

    江秋跑到一处山坡上,在明亮的月光下,可以看见那几座连绵起伏的山丘中间有一座高高尖尖的山峰,这座山峰尖秀端庄,山顶呈一个波浪形状。

    乍一看就跟文房四宝里的放置毛笔的笔架没什么两样。

    这座山也就是文笔峰,在风水堪舆上来讲,这文笔峰可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江秋和史胖子都不懂这风水堪舆之术,但听人说起过,说是这去世的人埋在这文笔峰的半山腰处,后人必定会出大文豪,状元郎。

    只是凤凰山中的这座文笔峰就有些不同寻常了,它的山峰凸起不高,势头较小,就像是一条小蛇弯曲游走,这就不是笔架了,而是武器架,这出来的也不是文状元,而是武状元了。

    也确实如此,当年此地发生了战乱,有个人带领百姓抵抗,死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