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公务员

第90章:李世民请百官喝茶

    一条茶马古道,养活了沿途无数百姓。

    茶商也成为了古代最受欢迎的商人,也是最多的商人,茶税也成为了国家最大的赋税。

    兴于唐、盛于宋。

    自茶税成为纳税大户之后,每一代的王朝,也都对茶商做出了各种政策性保护,也有着政策性约束,更有着政策性扶持。

    总之,大唐之初,想要来钱快,也就只有这一条路能走,还能走的比较稳。

    明朝为了充盈国库,提出了盐引制度。

    可惜到了后来,盐引成为了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最好工具。

    茶税也是一样。

    若是没有一个合理、强有力的监管制度,茶税到了后期,必然会成为贪、官、污、吏们敛财的工具。

    唐朝初期的茶团已经盛行,茶商也比较多,也有缴纳商税。

    只不过,因为这时候的茶团制造工序比较繁杂,耗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也比较大,也就造成物以稀为贵,茶团是普通人买不起的商品。

    陈平安提出炒茶手艺,随便去山上摘一些茶叶,回去炒,炒完之后,放在竹筒里面,或者是木盒里面,或者是油纸抱起来,就算是成品茶叶。

    简单高效,制作成本还会大大降低,完全可以让茶商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大批成品茶叶,然后卖出去。

    这就是薄利多销,只要是能赚钱,肯定会有商人去做的。

    宋朝时期,茶山能够养活当地百姓,甚至是在当地,因为茶山的存在,养活一个大户人家。

    当地的地主为了守护茶山,也为了能够卖茶,甚至是会养一批看家护院的壮汉。

    唐朝对于茶山的开垦,还没有到宋朝时期的那个地步。

    也是因为这时候的茶还是权贵、有钱人的调味品,而不是大众饮品。

    李世民听完陈平安讲解的茶税,便十分上心。

    当即召见了高士廉、李靖、李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萧瑀、马周等人。

    诸位大臣到了偏殿施礼,就被李世民伸手示意就座。

    每个人的身前桌子上,都放着两个杯子,一個茶壶,旁边还有一个炉子,炉子上还有一壶水,已经快要烧开了。

    这大热天的,在偏殿中生着小炉子,多少还是增加了偏殿中的温度。

    好在,旁边放着冰块降温,一股一股凉气冒出来,抵消了暑气。

    李世民在等到水烧开了之后,便提起水壶,把水倒进茶壶之中。

    一边倒,一边解释道:“诸卿,放在你们身前的乃是朕近日所得新制茶叶,此茶叶和茶饼不同,不用煮来吃,而是泡好之后,喝茶水。”

    “诸卿也可以学着一起做,把水倒进茶壶,然后呢,把这个茶叶,倒进茶壶,泡一会儿,就可以倒出来喝。”

    李世民讲解完,高士廉等人也开始学着做,倒水,倒进茶叶,泡茶。

    李世民等到众人做好了之后,又继续道:“诸卿也看到了,这茶叶和我们平日里所见茶团不同,并未捣碎,也没有蒸青,这是陈平安最近自研的炒茶手艺。”

    “陈平安有言,采摘了新的茶叶,先揉捻一下,等到茶叶有水泽出来,然后摊开晾一晾,第二天就可以放在锅里面,用很小的火来炒,炒干之后,就是你们所见到的茶叶。”

    “制作手法非常简单,一个人,一天就能炒茶百斤左右,这炒出来的茶,和茶团的味道确实有所不同。”

    “陈平安献给朕的这一罐茶叶,是加了茉莉花,也可以称之为花茶。”

    李世民解释着炒茶的大致手法,又说了炒茶茶叶和茶团的区别,还有两者制茶的工序对比等。

    就是没有说出味道如何,没有说出口感如何。

    毕竟,李世民自己第一次喝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点儿不习惯。

    喝茶,就好似喝清水差不多。

    只不过,当他晚上有一些乏了,记得陈平安说过,花茶也可以提神醒脑,喝茶也可延年益寿,李世民才接受了喝茶。

    喝了一壶之后,确实发现,自己好像是精气神好了不少,活动一番,那一点儿乏力也就没有了。

    李世民当即就喜欢上了喝茶,还让陈平安又炒了一些。

    这一次召高士廉等人来,让他们尝一尝,也都是有一些心疼,每人都只是给了一小撮。

    不过一会儿。

    偏殿中就已经茶香四溢了。

    仅仅是闻着这味道,就感觉有一种大自然的清新。

    李世民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

    “诸卿,差不多,可以喝了。”

    高士廉等人抱拳道:“喏。”

    这才开始倒茶。

    颜色有一些淡黄,不过,一股茉莉花香气和茶香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呼……。”

    高士廉喝了一口,只觉得口感和吃茶不同,他似乎更喜欢喝茶。

    仅仅是这一口。

    他就喜欢上了。

    “好茶!”

    高士廉忍不住赞叹道。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觉得这个味道还算是不错,喝茶和吃茶,只能说,各有不同。

    李靖倒是闭上眼,细细地感受了一番。

    他也是一口,就喜欢上了这般喝茶的喝法,而不是吃茶。

    茶叶沫子,是真的有一些影响口感的。

    李世民现在是真的喜欢上了喝茶,看着高士廉等人的神情,就知道,他们中的大部分,也都喜欢上了喝茶。

    “确实是好茶!”

    萧瑀紧接着高士廉之后开口。

    他倒是没有觉得高士廉抢先一步,拍了马屁。

    高士廉是谁?

    那可是早早就跟着李世民的人,还是长孙皇后的舅舅,有着这一层的关系。

    他一个前朝皇后的弟弟,是根本比不得的。

    随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称赞不已。

    这时候。

    大家也都有着眼力见。

    李世民召他们入宫,再让他们喝茶,其意图已经是明显不过了。

    谁敢在这时候来一句,我还是喜欢茶饼?

    那不是有取死之道嘛。

    李世民却又喝了一杯,端着茶杯道:“诸卿可知道,陈平安在献茶之后,又向朕提了何等建言?”

    高士廉等人瞬间警觉,陈平安那小子,又搞事情了?

    只不过,陈平安向陛下您建言,我们哪里知道啊,真要是知道了,那岂不是直接掉脑袋。

    “我等不知。”

    李世民也就是打开话题,接着道:“陈平安有言,若想国富民强,必当先民富国强,而民如何才能富有?”

    “千古以来,百姓们一直都是男耕女织,这是维持基本的生计。”

    “也就是粮食。”

    “可是在粮食之外,其实还有很多谋生之生计,中原之地,地大物博,种粮食、种瓜果、养鱼、养鸭、养鸡,也都是生计。”

    “而其中,还有一物,其实也可养活万千百姓。”

    李世民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

    高士廉懂了。

    “陛下,陈平安所言之策,便是这茶叶?”

    李世民回道:“正是。”

    然后就开始讲述陈平安献茶之时,提出的茶税之制。

    特别是陈平安提出以茶商来开通岭南之路,若是可以,大唐便能兵不血刃,得到整个岭南的疆域。

    不仅如此,还有黔中道等地。

    因为茶山在江南、岭南、蜀中、黔中等地最多,若是能够以炒茶手艺,让茶叶大行其道,人人皆可饮茶,那么茶叶的需求就会更多,甚至是可能和盐一样。

    这样一来,大唐也就能够再有一个大税,从而充盈国库。

    茶税将会是一本万利之制度。

    不仅仅是开发了岭南、蜀中、黔中,还能养活沿途百姓,还能让更多的人赚到钱。

    茶农、茶商、行脚商,再然后,就是国库。

    听起来,好像是与民争利。

    但是贫苦百姓连钱都没有,又如何去买茶叶来泡茶喝呢?

    再说了。

    这茶饼、茶团,也一直都有,也一直在卖。

    高士廉、长孙无忌、萧瑀等人是不会反对扶持茶商,建立茶税制度的。

    这些大臣之中,只有魏徵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