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从出海称王开始

第七十二章 不愧是咱的孙子

    为了看看这罐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朱元璋中午特意在宫中设宴。

    自从马皇后薨逝后,这还是皇帝第一次设宴,满朝文武都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不过虽然明面上说是宴请百官,可真正能够在奉天殿陪同用膳的,至少都是各部的侍郎,正三品的官职。

    因为有王路飞这位外使在,所以鸿胪寺卿这位正四品的官,今日也荣幸的能够坐在大殿内,不过也只能坐在门口。

    光禄寺的人询问王路飞该怎么处理这罐头,得知打开就能吃,他们也更外意外,这东西竟然不用烹饪。

    当他们打开后才知道,竟然是因为烹饪好的,光禄寺卿亲自浅尝了一口,不满意的摇了摇头。

    这东西虽然有味道,可大多都是咸味,还有些辛辣,吃惯了珍馐的他怎么可能会觉得美味。

    但是皇帝陛下想吃,他们也只能照做了。

    要知道,当年陛下可是连“珍珠翡翠白玉汤”都能够一口喝下去的,何况这咸鱼,这东西他们吃着不好吃,可对于老百姓而言,可是难得美食。

    果然,当咸鱼和咸肉摆盘端上桌后,朱元璋看着盘子内的东西,疑惑的看了一眼光禄寺的人。

    “这是罐头?”

    “陛下,这是加热过的,一旁的铁罐子内是未加热的。”

    光禄寺的人如实汇报着。

    这时,朱元璋和在场众人才发现,盘子一边还有一个铁罐子,他们刚才还以为是光禄寺的什么新花样。

    “启禀陛下,这罐头打开就可以吃了,很方便的,而且可以保存很久的时间。”

    王路飞见缝插针,再次着重点了出来。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朱柏要吩咐他,一定要将罐头保存时间长和食用方便重点说给朱元璋听,但朱柏既然这么说了,那他便这么做。

    看着眼前的铁罐子,朱元璋目光微微眯着,似乎是在迟疑。

    见状,坐在储君位上的朱允炆,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对着王路飞问道。

    “不知这罐头该如何开启?”

    “哦,失礼失礼,是外臣失礼了,这打开罐头需要特制的开罐器,就是陛下手边的那个锯齿轮子,容外臣来演示一番。”

    说着话,王路飞也不等朱元璋吩咐,自行拿着开罐器操作了起来,看他熟练的样子,朱元璋只是迟疑了一下,随即便亲自动手。

    其他的大臣也纷纷有样学样,不过这个时候想要打开罐头可是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一些力气和技巧的。

    武将那边还算好些,倒是顺利的打开了,文臣那边的几个老臣试了几下没成功,索性就放弃,然后眼巴巴的看着。

    “倒也不难。”

    打开了罐头,看到里面的咸肉后,朱元璋大笑了几声,好似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他转头去看朱允炆,却见他吃力的操作开罐器,许久都未能打开。

    不禁摇了摇头,对着身旁的大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他近前来,然后将自己手中打开的罐头交给他。

    “给皇太孙送去。”

    大太监含笑,接过罐头送到了朱允炆的面前。

    朱允炆见状,连忙起身谢恩又惭愧。

    朱元璋原本是不在意的,还觉得有意思,毕竟朱允炆在他眼中还只是一個孩子,打不开这罐头也正常。

    他之所以将自己的罐头送给朱允炆,也是想体验一把含饴弄孙,可是……

    朱允炆却表现的如此诚惶诚恐,一点小事便又是认罪又是谢恩的,哪里有把他当做是爷爷。

    原本的兴致顿时消散无踪,朱元璋摆了摆手让他起来,随即又让光禄寺的人拿一罐新的罐头上来。

    王路飞提心吊胆的看着,等待大明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品尝完罐头。

    “此物,不错啊。”

    一声爽朗的笑声在大殿中响起,王路飞连忙起身来,向着发笑的朱元璋躬身长拜。

    “谢陛下夸赞。”

    “嗯,朕问你,此物售价几何?”

    朱元璋面露满意,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这罐头味道确实不错,自从妹子走了之后,他倒是很难吃到这样的食物了。

    虽然咸辣,却也鲜香,若是便宜的话,倒是能够推广出去。

    “启禀陛下,外臣来时我王有言,大明地大物博,在圣天子的治理下仓廪充实,百姓温饱、安居乐业,定然富贵有余,所以便斗胆定价,五十文一罐。”

    “什么?才五十文?!”

    正忍着不让自己露出嫌弃之色的户部尚书大吃一惊,瞪圆了眼眸望着王路飞。

    王路飞懵的点了点头。

    得到了肯定,户部尚书当即拿起罐头,喜悦的夸赞起来。

    “好东西,陛下这确实是好东西啊,此物有咸味臣觉得定然是有海盐,若是能够在民间售卖,那么那些吃不起盐的百姓可是有福了。”

    现在大明南方的盐价一斤便要宝钞二百五十文,或者是米两升六合左右,折合铜钱的话大约五十文,这已经不少了。

    然而北方更要命,即便是官府控制,盐价也几乎是每月一涨,一般的老百姓哪里吃得起,一月能有半月吃到盐,便已经算是温饱人家了。

    “是好东西啊。”

    兵部也忍不住了。

    这东西便宜,而且保存时间长,若是能够采买为军用,日后若是北征那将士们可就有口福了。

    “可是贸然开展海贸……”

    最前排的一位老臣有些犹豫,但话说到一半,还是慎重的抬头去看朱元璋的脸色。

    前些年死了那么多人,让这些臣子也不由得战战兢兢,深怕自己会错了陛下的意思。

    “皇爷爷,孙儿觉得不如就先让朝中采买给军中用,若是将士们觉得不错,再做推广如何,如此也可福泽百姓。”

    皇太孙朱允炆突然开口,这让原本一些想要反对的大臣顿时改变了心思。

    连储君都赞成了,那他们还反对什么。

    朱元璋有些意外,他还以为朱允炆会反对,未曾想他竟然赞同。

    不愧是咱的孙子,这眼见还是有的。

    若是能够和琉球合作,将这东西卖到民间,那咱的内帑不也丰厚起来了,这内帑未来还不是留给允炆这小子用的。

    至于说什么与民争利,哼,这是藩属孝敬给咱的,谁敢胡说八道,那就别怪咱的刀锋利了!

    其实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稳定海外,琉球位于倭国和大明之间,时常会受到倭寇的袭扰,若是能够让琉球为大明在海上的屏障,等解决完北元,那大明就该对倭国动手了。

    那区区岛国,也敢袭扰大明海疆,真当咱是吃素的不成!

    随即,宴会还没结束,朱元璋便让户部和兵部拟定事宜,写成劄子上书给他审阅。

    王路飞从紫禁城中离开,回到会同馆后,他的神经才松弛下来,等林浴生问起他才将在奉天殿发生的事情一一说出。

    林浴生闻言,不禁喜笑颜开。

    “果然如殿下所料的那样,只需买通齐泰和黄子澄,那皇太孙便会支持我们,只是可惜了那些黄金了。”

    林浴生叹了口气。

    王路飞却不怎么认为,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

    “那只是殿下暂时存在那里的,你也看到了,这应天府这么繁华,它未来的主人怎么可能是那个朱允炆,应该是咱们殿下才是。”

    “那是,咱们殿下是智者,这天下的主人就该是智者的!”

    对于王路飞的观点,林浴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赞同。

    见识过应天府的繁华,他心里对这座都城也格外向往,但是他知道,只有他们的殿下入主那座紫禁城,他才能在这座城中有一块栖身之所。

    为了成为新明人,他林浴生将不惜一切代价!

    当天,王路飞便写信让人送往小琉球。

    此时在琉球上的朱柏的心思,却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面。

    从窑厂烧出的石砖已经完成了三批了,前面两批都拿去建造工坊和百姓的住所,现在这第三批出来,一部分用来建造军营,另一部分嘛,自然是给他建造住宅了。

    心心念念的洞房花烛夜。

    就连吴妙语都能感觉到,最近这几日,朱柏每次看她的目光中,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柔情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