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之虎视天下

第五十章询问

    福船在海上随便放网捞一网都能捞得到这些海鲜,北海之上靠近朝鲜海域,还有堪比庄周书上所说的鲲鹏的鱼类呢?。

    其体积跟一般的战船都差不多大了。

    王振一行人听到后,震惊说道:“陆船长,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堪比战船一样大的鱼吗?”

    王振一行人还不知道宣德皇帝命令大明海军,是不是到倭寇那边去捕捉鲸鱼这件事。

    宣德皇帝本意是想增加海军士兵的食肉量,没想到海军士兵这群人无师自通的学习起来了捕鱼技术,只要不是有任务就开着战船到大海上捕鱼。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吃的可是不挑食的,什么都敢吃只要不是把自己给吃死了那就死劲儿的尝试!

    海军这群吃货们在海上放网打捞起来什么都敢拿来吃,虽然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失误为了吃的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大胆尝试海上捕捞起来的海鲜,只不过学聪明了让一部分人先尝试吃一下看看有没有事。

    没有事大家再一起吃,不会和以前一样都还没有搞清楚大家一起吃,要死大家一起死这么愚蠢之事了。

    现在海军船长每人手中都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了海中各种各样能吃的海鲜,和不能吃的海鲜。

    每隔一段时间本子上的内容就会更新一次,里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起来。

    船长陆万朝对着王振一行人点了点头,说道:“有啊!北海舰队那些人出海巡逻时常遇到。”

    而且皇上还命我等海军出海到倭寇海域捕捉鲸鱼回来,给士兵们加餐呢!

    而且鲸鱼肉不光是好吃,身体上其他部位都是宝呢!

    可惜我就吃过三次鲸鱼肉,那滋味至今令我流连忘返,现在想想口水都不自觉的多了起来。

    王振一行人听着船长陆万朝描述鲸鱼肉的如何如何的好吃,内心深处吃货的基因躁动起来。

    不自觉的也想渴望尝试吃一次鲸鱼肉,是不是真的如陆万朝说的那样好吃起来。

    船长陆万朝道:“海军只要出海这些海鲜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大家放开了吃。”

    做过船员的都知道长时间在海上漂着,对于海鲜可能就是前几天喜欢吃要是一直吃下去都会腻的,这时候就渴望水果蔬菜来换换口味了。

    大厅内热闹非凡,大家都在享受着餐桌上的美食,抛开一些琐事开心地吃起来。

    王振对着船长陆万朝说道:“船长,你们都来吃饭了,那船是不是就停止航行了。”

    船长陆万朝摇了摇头道:“王公公放心,俺记得李将军的嘱咐,人停船不停。”

    现在大厅里的船员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船员在操控福船航行南下呢!

    我们船员两班倒,保证会尽快送你们到交趾省的。

    王振道:“陆船长是交趾省化州城!”

    行!

    放心好了!

    王振对着陆船长拱手道谢!

    大厅里一行人继续吃饭,不过王振一行人吃的差不多便于船员们告辞,回去各自的房间内休息了。

    王振一行人虽然从紫禁城骑马赶到通广城没有多长得时间,但是东厂番子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早点休息养足精神应付突发状态。

    在东厂做事,时时刻刻都要保持充足的体力,不然小命迟早不保。

    宣德皇帝这一边在派出了王振一行人做为调查组之后,就暂时忘记了这件事只是传信给交趾省化州城锦衣卫让其到时候配合王振一行人的调查就可以了。

    往后的日子里,要么就是看看内阁递过来的奏折要不要调整一下,要么就是盯着水泥厂那边的情况!

    郭璡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

    郭璡自己也没有想到能这么快就当上一局之长,重要程度堪比以前的祠堂六部。

    虽然郭璡有信心自己未来能成为六部尚书那等人物,可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郭璡在家中迎接天使之时,还是一脸的懵逼可是听到宣德皇帝任命自己为公路局局长之时,笑的跟个二傻子一样。

    内心深处开心到了极点,恨不得痛饮三百杯以示高兴之意。

    不过郭璡还是清楚现在不是庆祝之时,还是赶紧弄清楚这公路局是干什么的?

    天使只是跟自己说这公路局重要程度堪比以前的六部,可没有说这公路局具体是要干嘛的。

    郭璡命令府中下人好吃好喝的着待天使,自己则是让下人准备马车前往内阁求见阁老等人。

    问问内阁里那些个阁老,公路局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虽然听名字公路局应该是和官道有关系的,但是有人知道内情干嘛不去求问呢?

    自己在这里瞎猜干嘛呢!

    浪费时间,要是猜错了那不是自寻倒霉吗。

    郭璡在马车,车厢里催促车夫加快速度,快点赶往内阁那。

    车夫不解,为什么今天老爷这么兴奋加着急,跟平常那个处事不惊的老爷完全不一样。

    马车一路朝着内阁方向行驶,虽然郭璡说让马车加速行驶但是在京都人口这么密集的地方,想要快速也快速不起来啊!

    除非你提前清场,派出士兵维护街道秩序让百姓从两旁走,空出中间道路,才有可能。

    车夫在郭璡一路的催促之下,终于赶到了皇宫门口,郭璡下了马车快步朝着内阁方向走去。

    此时的内阁众阁老正在日常处理着公务,杨荣见到郭璡过来,挑了挑眉头道:“怎么郭璡来方向我们道喜来了。”

    阁老听见杨荣说话,众人纷纷抬起头来看向门口方向,就见到郭璡走了过来。

    纷纷露出来了笑容!

    郭璡对着众阁老行了一礼,说道:“拜见各位阁老,学生刚刚在家中坐,就收到天使的任命书,让臣当公路局局长。”

    学生现在不了解这公路局一事,特意前来一问还望各位阁老给学生解惑。

    内阁首辅杨士奇道:“皇上命你自行组建公路局,这公路局听其名字你大概也猜测到了一些了吧!”

    郭璡点了点头说道学生猜测应该跟官道,道路有关。

    内阁首辅杨士奇道:“不错,皇上命工匠们研究出了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此物可以用来铺路筑城,而且水泥此物凝固时间比较短。”

    凝固过后非常坚固巡常破坏很难将其破坏,用来铺路建城非常合适。”

    此物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重要,所以你掌管公路局后,务必小心谨慎不要泄露水泥给敌人。

    否则后患无穷!

    郭璡拱手道:“学生明白了。”

    内阁首辅杨士奇又说道:“水泥到位后,皇上,命你雇佣百姓先铺设第一批水泥路!”

    从紫禁城到九边重镇,以及紫禁城到通州的海军基地,各大海军基地港口全部换为水泥材质,工匠们会指导和辅助你们铺设公路。

    百姓的工资你统计出来后,找到户部报效,只要百姓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就可以领取报酬!

    朝廷会支持你的公路局铺路工作。

    郭璡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内阁首辅杨士奇又道:“你先回去招募一些官员,开展先行工作先。”

    郭璡抱拳告退!

    接下来的时间里,郭璡的公路局在朝廷和宣德皇帝的支持帮助下,迅速的形成和建立起来,一应官员也从吏部调配齐全。

    郭璡的公路局有十分之二的人手是工匠们,郭璡和工匠们开始规划起来从京都到九边重镇的公路线路图起来!

    工匠们则是分成几组,每组实地考察路况以求的最短的路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王振这一边,从京都出发到交趾化州城起码也要五天起步。

    王振一行人在上船后的几天里就了解了福船上的大部分一些措施,对船上的事物好奇心逐渐没有了。

    接下来王振一行人在船上,只能每天在船的甲板上钓钓鱼或是给船员打下手,帮助福船早日抵达交趾化州城。

    被举报的那名假太监,本名为刘德喜,是化州城刘家家主李海权经过千辛万苦,这才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和监督太监面貌体形都基本一样的自己。

    刘德喜一介平民,被李家家主李海权许下种种诱惑所打动,答应假装成为监督太监为李家做事。

    一开始刘德喜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代替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

    李家家主李海权告诉自己别着急,先学习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的日常行为,每天让人教自己怎么学才能不被别人看出来。

    当自己学的有七八成像的时候,李家家主李海权叫自己过去到其书房中,就见到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被人死死的绑在椅子上。

    嘴巴里还堵住了麻布,口中发出唔唔唔之声,当时刘德喜就愣住了。

    李家家主当着自己的面,命令家丁把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给活生生的用绳子给勒死了。

    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其双眼突出,一副死不瞑目之模样,刘德喜当场就吓的瘫倒在地上,额头上冷汗狂出,后背的衣裳被汗水给打的湿透。

    脸色变的苍白起来,本来俩人的外表都差不多一模一样不仔细看都分辨不出来。

    刘德喜现在看到眼前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被勒死,仿佛也当做了是自己被勒死的那样,整个人都陷入无尽的恐惧之中。

    一旁的李家家主李海权见到刘德喜这般模样,脸色挂着阴笑说道:“刘小子,希望你能识相一点。”

    以后代替了这监督太监吴嘉乐,乖乖的听我的命令,我不会亏待你的。

    如果你不听话,眼前这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就是你以后的下场。

    知道不?

    刘德喜被吓的六神无主,为了自己的小命能保下来,疯狂的点头答应!

    从今天开始,刘德喜就正常的代替了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上班,李家家主李海权为了监视刘德喜美其名曰给其配了个下人。

    下人就是个传话筒每天传递李家家主李海权的命令,让其给化州城商业司司长汪晨东打掩护。

    原来李家家主李海权早已经暗中贿赂了商业司司长汪晨东,让其给自己家族的生意打掩护,本来商业税要交12%的税。

    李海权把假的账本交出来给商业司官员查账,商业司官员本来有人察觉不对劲想要继续调查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的而这时司长汪晨东则是暗示手底下官员到此为止,别调查了。

    有人虽然不甘心找到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汇报情况,但是现在的商业司监督太监吴嘉乐是个冒牌货做不了主,只能答应下来会暗中调查,把这人给打发走。

    在一旁的下人看在眼里,转头就向着李家家主李海权汇报情报,没过多久这名官员就被调离了商业司。

    刘德喜看在眼中,只能压下心中对那名官员的愧疚之情。

    刘德喜本来以为就是简简单单的打一下掩护,可是看着账本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内心也是紧张无比。

    继续当好自己的冒牌货,商业司在司长汪晨东和冒牌货刘德喜的掩护下,李家的生意从此交的商业税是化州城最少的那一批。

    而李家的生意则是能够挤进整个化州城排名前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家就积累了雄厚的财富!

    李家的生意氛围不单单只在化州城,还在周围各城都开了分店。

    李家的生意还通过化州城的港口,出海与南洋各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虽然明朝的商人被限制出门不能穿丝绸制品的衣服,但是李家可以贸易这些丝绸衣服,瓷器,茶叶等。

    再加上后来宣德皇帝给商人们每个月提供的镜子,香水,白酒,纸张这些商品装船出海,转手卖给南洋各国那些大家族,或是官员等,那利润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宣德皇帝命人在省会城市建立的多宝楼拍卖的那些官窑瓷器,在以前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想要获得要么就是臣子立了大功,皇帝高兴赏赐给臣子的。

    那些臣子获得后,往往都是当做传家宝不是迫不得已不会拿出来卖掉,那代表着荣耀。

    李海权也不知道为什么宣德皇帝会下命令,让官窑把残次品的瓷器拿出来拍卖。

    以前官窑那些残次品宁愿敲碎也不会拿出来卖,更加不会像是宣德皇帝那样拍卖,谁给的钱多谁就拿走。

    这些官窑瓷器大部分都是皇室才能用,现在拍卖后谁都可以获得那些商人拼尽全力也想获得一件,哪怕是转手倒卖出去那利润可是超过300%的,南洋各国那些国主更加喜欢的不行。

    利润往往能有220%以上,这换了谁谁不干啊!而且南洋诸国可是靠近赤道附近,气候条件优异粮食一年三熟不成问题。

    商船回来的时候顺便买一点粮食,以及当地的特产利润也是不错的。

    不然现在跨国贸易不会这么吃香了。

    还不是利润比较高,要是没啥利润谁还去干这事!

    不过李海权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亲手勒死了监督太监,如果被发现了自己敢杀东厂派过来的监督太监下场一定很凄惨。

    便乘着出海之际,把家中族人送一批到南洋各国去生活,也算是未雨绸缪。

    如果未来真的出事了,家族不至于被宣德皇帝下令给全部灭族,为家族留下了香火。

    虽然一个国家认真起来,不管自己的族人逃跑到那个国家去,最终都逃跑不了被消灭的结局。

    李海权管不了那么多,分出去一部分族人,出国到人生地不熟的国家生活,总好过轻轻松松被一锅端的下场。

    到时候宣德皇帝想要全部灭掉李家,这时间肯定会长一点。

    李家家主本来还打算顺便把海关司监督太监楼溥南一并给收拾掉的,但是被靠山化州知府陈俊喜给阻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