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之虎视天下

第七十三章家宴

    当然了,在场这些藩王们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有不想一辈子当猪的,但是却又不敢直接说,否则会不会被永乐皇帝认为自己也想学朱棣,来一场靖难?

    派人来打死自己。

    眼见众藩王们谁也闷不吭声不出声,都玩起了沉默是金地把戏,宣德皇帝干脆把话头挑明:“爷爷明太祖朱元璋武帝皇立下藩王制度,原本是想要诸藩拱卫朝廷。”

    如果发生什么意外,还可以保存朱家的天下。

    可是现在大明四周已经没有了大敌人,就是草原上的蛮子们朕不久的将来也会出兵扫灭,还我大明北疆安稳!

    解决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纷争!

    众藩王一听,赶忙呼啦啦地跪倒一片,齐声道:“皇上,圣明!皇上,英明神武!盖世无敌!举世无双!”

    宣德皇帝白了众蕃王们一眼,这马屁拍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摆了摆手说道:“都起来吧。”

    等众藩王都起来之后,宣德皇帝却是对着秦怀王朱志均道:“按辈分,朕应该称呼一声皇祖父,只是不知道平时你在封地内都干了些什么?”

    被宣德皇帝点名的秦怀王朱志均,此刻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水,道:“这,这,臣在,臣在,封地内.....”

    秦怀王朱志均内心道:“坏了,这混蛋小子怕不是要拿我开刀。”

    秦怀王朱志均堪称是俊美的脸上,却被宣德皇帝这一句话给问的脸上煞白,讷讷道:“臣……臣……臣有罪!”

    原来这货利用自己是蕃王的身份,大似在囤积良田,在进京师之时,秦怀王朱志均所拥有的良田就达到了两万多亩。

    而且这货还在继续大似命人囤积良田,锦衣卫早就向宣德皇帝汇报了秦怀王朱志均情况,宣德皇帝看了之后给压了下去,如果宣德皇帝不是想让这些大明蕃王们移封走出去,是以朝堂之上,对此还一无所知,否则被御史大夫知道,那弹劾秦怀王朱志均的奏章早就满天飞了。

    因此秦怀王朱志均却是以为自己命人大似收购良田的事情,被宣德皇帝拿出来杀鸡儆猴,要问罪于自己。

    秦怀王朱志均想到这,内心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

    不想宣德皇帝却是说道:“只要收购良田是正常途径买卖交易的,朕不过问,要是通过不对等的手段得来的良田,朕还是希望各位原路还回去,否则朕的锦衣卫调查到汇报给朕,各位与朕就不好做了。”

    朕只能按照大明律来处理了。

    各位好好想想吧!

    黄河舰队幸运发现了一个新岛屿,朕已经与二叔三叔商量好了,第一批就让二叔三叔俩人移封过去。

    略一沉吟,宣德皇帝接着道:“各位蕃王们倘若愿意,朕愿为皇叔祖置换封地。”

    秦怀王朱志均不解,以为宣德皇帝这是准备敲打一下自己了,当即跪下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愿意听从陛下吩咐。”

    各位叔叔长辈们都是明太祖的直系后裔,还没有丧失敢打敢拼的血性吧!

    我们老朱家的人骨头就是硬,对待外族之人永远没有弯下腰对敌人卑躬屈膝过。

    现在朕需要各位叔叔们激发身体内血性,率领着大明将士开疆扩土了。

    自古我们华夏民族血脉里就流淌着开阔进取的精神,我们老朱家的各位蕃王们就当一次开阔者和探索者。

    想听听各位叔叔们的意见!

    众蕃王们内心道:“当然想,谁甘心自己一辈子以及子孙一代代被当成个猪给养起来。”

    宣德皇帝接着道:“各位蕃王们可以等待二叔三叔的效果,看看是不是到了新岛屿上真正地做藩王——如朝鲜例,国内军政钱粮,皆由自己一言决之!”

    这下子,不光是秦怀王朱志均惊呆了,便是其他的藩王们一个个的也都惊喜的呆住了。

    一个个内心道:“还能有这种好事儿?早说叫,你早说,我们早就散尽家财去募兵了!”

    早就不想在大明待下去了,每天都被监视着不对劲。

    此刻在场各位蕃王们内心的想法和当初的二叔朱高煦一样。

    对于这些藩王们来说,在封地内除了生孩子,努力的赚钱囤积良田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干,早就腻歪了。

    如果真有了坐北朝南,称孤道寡的机会,谁又会放弃,当一回大老板的滋味?

    “哐啷”一声,却是某个藩王手中的酒杯握不住掉在了桌子上,被惊醒过来的各位藩王们一个个的起来赶忙离席向着宣德皇帝请罪。

    宣德皇帝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对着众人道:“只是有几点,朕要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以后诸位弄不清楚再来怪朕的不是。”

    现在众人哪里还会来怪罪宣德皇帝?

    巴不得把宣德皇帝当成爷爷供起来,众人当即整齐划一说道:“请皇上明示!”

    宣德皇帝说道:“这其一,各位移封的新封地必然是海外之地或者漠北、西域之地,各位可自己挑选。至于大明国内的封地么,自然是要收回国有的。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早就不想继续待在大明境内了,被皇帝继续当成猪来养,至于国内的土地,收回就收回好了,当即众人便拜道:“臣愿意置换。”

    宣德皇帝接着道:“这其二么,封地内的百姓,包括大明各地的百姓,只要各位能养的起,尽管去招募人手,陪诸位一起带过去新封地内。

    只是朝廷不会强制百姓跟着各位去新的土地。至于各位怎么说动大明的百姓,那便是各位自己的事情了,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道:“臣无异议!”

    内心道:“招募人手算什么问题?”

    有多少人能忍得住开国之功的诱惑?

    再说了,不就是偏远苦寒的封地么?

    实在不行就拿钱砸,总会有人愿意去。

    在场藩王们心思纷纷活络开了。

    钱,他们可是都不缺。

    国内封地再好,自己也不过是被圈养的猪,如果换了封地,自己称孤道寡,像宣德皇帝一样当老板,不是美滋滋?

    宣德皇帝不管下面的藩王们在想什么,接着道:“到时,各位封国之内的一切制度,皆由你们自己一言决之,朝廷绝不插手。

    至于宣德皇帝想在实行推恩令,掌控军权,政权,财权现在还不是时候。

    宣德皇帝道:“只是这国中官员及将士,也需要各位自己想办法,朝廷不会有官员和兵丁派过去。”

    当然,各位若是有能力继续对外开疆拓土,打下来新的地盘儿,也归各位所有,如何?”

    众人内心道:“谁让你派人过来的,你小子派了人过来,我们才会觉得不安全呢!”

    至于打下来的地盘儿,当然归我们了难不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免费给你小子不成,到时候你要老子也不给你!

    众人当即便道:“启奏皇上,臣无异议。”

    宣德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各位同意下来,便暂时定下来二叔三叔第一批过去新岛屿了?”

    待二叔三叔移封效果如何,各位再商量第二排过去的名单。

    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商议。”

    想了想,补充说道:“都是一家人,朕总不能厚此薄彼。嗯,这样儿吧,只要是老朱家的藩王,大小都有二叔三叔他们走出去的机会,进行移封。”

    众藩王听到后激动的领旨谢恩,宣德皇帝接着道:“咱们一家人关起门窗来说话儿,就得把话儿说透了才是。”

    明太祖是什么出身?

    各位,有哪个不知道的?

    可是各位有些人朕怎么看都觉得你是忘了?

    你们在封地内做的混蛋之事,就不怕以后那时把百姓们逼的活不下去,再出一个放牛娃?

    秦怀王朱志均,你来说说看?”

    其他藩王们闻言,暗道一声坏了,宣德皇帝这是要算众人账来了!

    不理会秦怀王朱志均和其他藩王们面上如同吃了屎一般的表情,宣德皇帝干脆站了起来,来到了晋定王朱济熺跟前,继续说道:“晋定王朱济熺你也不要多想。

    朕只是想问问你,你要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有什么用?

    你侵占民田逼的百姓无田可耕后,你很高兴吗?

    晋定王朱济熺本来就是个没有什么胆子的货色,被宣德皇帝这么一吓唬,跪倒在地,磕头道:“臣有罪,望皇上开恩!”

    宣德皇帝冷哼一声道:“朕不是薄情寡义之辈。朕刚才已经说了,关起门来,咱们自家人说话。

    各位这些年做过多少混账事情,你们心里也有数。

    年后,朕会命令户部,锦衣卫去丈量各位的田产。

    以前侵夺百姓田地的,一律给朕还回去!

    也别想着瞒报转移什么的,朕今天跟各位明说这些事情,那就是锦衣卫已经都摸清楚了汇报给朕的,朕才说的!

    谁要是继续做这些混账之事情把百姓们逼反了,除爵收封国都是轻的,朕还会拿他的人头去平息民愤!”

    众人战战兢兢的,见到众蕃王们害怕了后,宣德皇帝面色一缓,又笑道:“当然,朕也不是那么不通情理,毕竟都是一家人嘛!”

    众藩王内心却是暗骂,鬼才愿意跟你是一家人!

    你小子跟你爷爷朱棣都是一肚子坏水的货,摊上你祖孙俩这样的皇帝,我们这些蕃王们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只是内心怎么样的腹诽,表面上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宣德皇帝讲话:“当然,比如像二叔三叔这样子的,只要置换到了新岛屿之上,各位愿意怎么折腾那些土著人就怎么折腾,朕不管你们!”

    三叔赵王朱高燧闻言却是大喜,看起来二哥说的对,这回是稳了。

    换换换,这回一定要赶紧换过去!

    实现自己当土皇帝的梦想!

    至于逼反了土著?

    老子不会在国内多带百姓过去?

    你小子可是说了不阻拦的!

    老子有的是钱,大不了招募个十几万人马过去,看谁敢跳!

    越想越美的赵王朱高燧当即躬身道:“皇上爱民如子,臣深感钦佩。”

    此番回了封地,一定配合好锦衣卫,做好交接之事,请皇上放心。”

    三叔赵王朱高燧也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和其他藩王一样,都想着远远地置换封地,至于大明境内?

    你自个儿玩去吧!

    宣德皇帝家宴结束后,众蕃王一个个怀着兴奋激动,开心高兴等心情率领着护卫返回去自己的封地。

    准备开始接下来移封准备,当然二叔朱高煦和三叔赵王朱高燧俩人则是更加积极的招募百姓了。

    接着就是出使日本的天使蒋展宏,人还没有回来,但是其通过锦衣卫系统把倭国已经同意签订的条约消息传递回来了大明。

    这个在宣德皇帝看来哪怕是亡国都不能签的条约,倭国还真就敢签?

    而且更让宣德皇帝意想不到的消息则是,整个日本上下,贵族不分大小,基本上都是一口流利的汉语,唯有底层的贱民还在说着日本话。

    宣德皇帝召集内阁众人前来御书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众阁老,众人听到后内心深处也是暗骂一声,这种条约也敢签,活该倭国被祸害。

    宣德皇帝又道:“现在的幕府大将军之子,下一任的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量也会跟着蒋展宏他们一起返回大明来。

    而且为了明日友好之计,那些矮矬子的国主表示愿意以年租租一两白银的价格租借给大明九州岛,为期九十九年,到期后再商量怎么办。

    他们这次会走天津港,完成第一次的官方贸易,然后入京叩见。”

    宣德皇帝这一番话一出口,除了小福贵之外,剩下的众阁老都觉得这些矮矬子倭寇一定是疯了,或者脑袋是让驴给踢了。

    要不然的话,就宣德皇帝提出的这一番丧权辱国条约,谁敢签啊?

    反正在场的众阁老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了想,绝对不会签的,这种条约谁敢签,谁就是妥妥的卖国贼?

    国内的百姓怎么看待自己?

    后世的子孙怎么看待自己?

    史官会怎么写自己等人的“好名声”?

    还要不要做人了?

    真就是像皇上说的那一番,在坟头上蹦迪?

    众人问这蹦迪是什么,宣德皇帝道:“就是唱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