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我还是那么鲁莽

第十四章 供销社探底价

    到县城买完玉米种子之后,楚新执意要去供销社转一圈,小叔楚良一想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小侄子,肯定还是想在辣条上面下功夫。

    虽然楚良很是不赞同倒卖辣条的想法,但是耐不住旁边小家伙的一再请求,也只好顺从。

    在距离供销社大概有200米左右的地方,小楚新望着街边上的一个小卖店,随口喊道:“停。”

    “停什么停,还没到呢。”

    他拍了拍小叔楚良的肩膀,然后就跳下了驴车,“小叔,你等一会儿,我去给你买个好东西。”

    “嗯?好东西?别乱花钱,否则……”

    坐在车上的楚良还没把话说完,楚新便一头扎进了小卖店里,不一会儿便拿着一盒香烟跑了出来。

    望着那只略显微胖的小手将一盒迎宾香烟递到跟前,楚良不禁皱了皱眉头,“迎宾?这种烟在小卖部能卖1块2呢,就这么花出去了?我又不会抽烟,你给我买这个干什么?”

    楚新闻声后嘿嘿一笑,他很是清楚香烟这种东西,除了可以解决烟瘾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和陌生人快速拉近距离。

    男人之间初次见面,相互递根烟,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往往都是这么谈出来的,这种手段哪怕放在2024年都不落伍。

    况且,小叔楚良虽说已经到了18岁的年龄,但是从外表上看,依然还透露着一丝稚嫩。

    想要谈好生意的第一件事,先要学会如何包装自我,成熟的外表和气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敲门砖,只有把门敲开之后才有机会坐下来慢慢沟通。

    当然了,除此之外,沟通也是一门技巧,可临阵磨枪也貌似对小叔楚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他也没打算让楚良跟商家口若悬河,打头阵的事还得他亲自来,至于楚良的作用,仅限于站在他身边的一个大人形象而已,“别问那么多了,你要是不抽烟,可以给别人抽,待会看我的眼色就行。”

    1998年的门店,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粗糙的水泥门头上面,简单直白的刻着三个大字:供销社。这年头几乎很少会出现花里胡哨的名字。

    县城的供销社,果然是比村里的小卖店强上不少,这里的商品可谓是琳琅满目,靠前的柜台上摆放的都是零食类的快消品,靠墙的货架上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小到锅碗瓢盆甚至还有雨鞋,大到铁锹木耙之类的农具。

    此时的小楚心眼睛里自然满满的都是辣条,他用手指着最常见的一款长辣条说道:“老板这个怎么卖?”

    “一毛钱一根,小朋友你要几个?”,供销社的老板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楚良闻声后悠悠道:“听到没?这里的辣条价格跟咱们村里的小卖部都是一个价。”

    “小叔你先别着急。”楚新回过头来继续对供销社老板问道:“我要是多买的话,老板给我按多少钱算?”

    望着眼前这位身高刚刚超过柜台高度的小男孩,供销社老板的眼神不经意间转动了一下,“一整袋是10根,可以卖给你9毛钱。”

    此时,一阵电驴子的动静,由远到近的在耳边传来,听起来就跟放炮一样。

    如果未来的机车要跟现在的老式摩托相比全部都是弟弟,老式的摩托车能分分钟诠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炸街,尤其在这个各类机动车还不能被广泛运用的安静年代,完全可以做到:2公里开外只闻其声不见其车。

    萧楚欣顺声望去,只见一名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从老摩托上走了下来,摩托的两侧则是挎着像送信员之类的大挎包,后座上还捆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

    小伙先是手脚麻利地将大麻袋抱进了店内,对供销社老板道:“老板你要的货到了,2000包辣条给你放在哪儿?”

    供销社老板,则是连忙拿起算盘“咔哒咔哒”的算了起来,随后又在旁边的账本上记账,连头都顾不得抬,“就放在地上吧,待会儿我自己弄就行。”

    小楚新拼命地踮着脚,想要瞟一眼供销社老板的账本明细,可惜由于身高问题,根本无法实现。

    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然不能轻易被放过,于是他伸出小手捏了一下小叔楚良的大腿,结果只是做到了,让对方痛苦的“啊”了一声,最终也没领会意思。

    无奈之下,楚新只好亲自对供销社老板开口道:“老板,一整袋辣条9毛钱还能不能再便宜点?我要是一次买200包呢,你给这个价钱也不像是批发价呀。”

    批发价这个词汇,从一个10岁的小男孩口中说出,这让供销社老板不禁皱了皱眉头。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有批发意识的人,大多数都是在家里边开小卖店,而普通人却很少能说出这种行话,“小家伙,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呢,你家在哪个村里边开小卖部?”

    然而小楚心并没有直接回答老板的问题,“老板你就说200包辣条给我算多少钱?这个数量应该够批发级别了吧。”

    小叔楚良,听到此番数量后,顿时被吓得内心咯噔一下,呲牙咧嘴的对楚新低声嘀咕道:“你疯了200块钱买一大堆辣条,整整200包,那可是2000根辣条啊,你疯了?回家怎么交代?!”

    “小叔别吵,我就是随便问问价。”解释完后,楚新又立马转身对供销社老板笑了笑。

    殊不知他们叔侄二人刚才的对话已经被老板听得一清二楚,小屁孩打探商业机密,自然不会被引起重视,“价格不变,就是9毛钱一袋,一共180块钱。”

    “呦,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刚送来2000包辣条,结果您就遇见一个要200包的客户,不错!”送货的年轻小伙,连连对老板称赞道。

    “哎,虎子你可别笑话我了,这孩子还不一定要不要呢,你没看见人家旁边的大人还没开口嘛。”

    供销社老板的一席话,让楚新算是彻底明白了,眼前这单生意要是拿不出一点诚意来,辣条的批发价格就会永远不能被摸透。

    想到这里,他立马从兜里掏出200元大钞,小手一挥直接拍在了柜台上,“老板,今天我叔是言传身教,专门让我来学做买卖的,这次买辣条,无论买多少都是我说了算,现在钱已经到位了,您就痛快地给个批发价吧。”

    无论是什么店的老板,只要看到钞票,两只眼睛瞬间变得跟灯泡一样亮,尤其是碰到眼前这样的大客户。能开口直接要200包,就这种批发量,已经超过了农村普通小卖部进货的两倍还要多,“成,这位小老板咱们第一次做生意,我就拿出个诚意价来,给你一包按8毛钱算,怎么样?”

    此时的楚良彻底被惊呆了,连大气都不敢出,砰砰乱跳的心脏让他感觉既惊恐又兴奋,小侄子竟然真的能掏出200元来,而且还在短短3分钟之内,将应该买到的200包辣条谈到了惊人的250包,其价值整整翻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