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消遣日

第三回 见黛玉知西子捧心 识宝玉解通灵图谶

    王夫人心心念念要把儿子引荐给公主瞧瞧,但这宝玉是痴顽之辈,不与她配合,只把王夫人自个儿急得没着没落,进进出出在荣禧堂门口好几次。

    而荣禧堂内,贾瑷怀中抱着的橘将军引起了宝钗与湘云的好奇,不免动手逗弄了几番,又问了些养猫之事。橘将军在玄真观里也见过大世面,倒是并不怯生,不一会儿,便被湘云哄入怀中。

    公主与贾母,则聊起造省亲别墅的事情。

    时过少顷,贾宝玉终于进了荣禧堂,回头嬉笑间,只见其身后还跟着一位妙龄少女,生得体态袅娜纤细,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正是宝玉的表妹黛玉。

    王夫人一见宝贝儿子终于到场,忙迎了上去,又觉失了态,怕被旁人识破心思,临了又故作矜持,反是把儿子瞪了一眼,转而亲切地拉过黛玉的手,关怀了好几句,再把姑娘带到贾母面前。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就给公主热情地介绍起来,“这位是我的外孙女,因她母亲去的早,从小就在我们贾家养活,在我心里她比嫡亲的还亲,他老子,当年是圣上钦点的探花,在扬州任巡盐御史……”话至半句,老太太又垂泪叹息,“前不久,好端端的去世了,天可怜见的,这孩子昼夜兼程往扬州去,也没见上她父亲最后一面……”

    黛玉低下头,红了红眼圈,倒是不愿在外人面前落泪,随后非常礼貌地给公主行了一礼。

    公主也故作拭泪,安慰黛玉,“圣上时长提及你父林如海,足可见其简在帝心,故而这连续六七年,一直让其连任巡盐御史这种要职,年初本欲召他回京,升任户部尚书,怎料找不着合适的人顶替,故而耽搁了几个月,岂料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朝庭如今痛失一位能臣,圣上也非常痛心。姑娘你如今孤苦,且安心住在京城,改日我再去圣上那里,给你和你父求个恩典,也不辜负他们君臣一场。”

    公主言罢,推了推一旁贾瑷的胳膊肘,示意贾瑷仔细瞧瞧黛玉。

    两世为人,贾瑷都是美男,前世身边也不曾缺过馋他样貌的女儿家,另外他有些脸盲,前世因他开窍晚,弄出不少暴殄天物的可笑事情,直把冤家当冤种,气坏了好几个姑娘的身子。

    他生平自尊自傲,再漂亮的女子,若关系不亲近,也仅仅是略睹其容,认识即可,不多逗留五官面貌上,此时被公主这般怂恿,他倒也破例做了回癞皮狗,看得细致入微起来。

    眼前人儿,柔美婉约,果真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贾瑷内心赞叹:病如西施,莫过如此了。

    黛玉俯首静立如姣花照水,被贾瑷一双桃花眸子盯着,不由缩了缩身子,含羞带怯,俏脸发烫,一抹红霞飞至耳根去了。一边的宝玉看到这些,却是吃味起来,心里别扭,连忙走上前来,横在两人中间,给公主请安。转而又对贾瑷拱手一礼,“敢问兄台是何人?”

    但见贾瑷从坐榻上起身,“鄙人姓贾,名瑷,表字君朋。是贾家玉子辈的。”

    黛玉与宝玉闻言,心头都是一阵惊讶,宝玉遂喜道,“我叫宝玉,跟你是一个辈分的,我今年十二。你呢?”

    贾瑷回道:“我也十二。”

    宝玉笑道:“我是五月的。”

    贾瑷回道:“我是九月的。”

    宝玉喜色更盛,“看来我是哥哥,你是弟弟了。”

    言及此处宝玉却好奇起来,“既然你是我们贾家人,我这些年怎么从未在府上见过你?”

    贾瑷又把他从小与贾敬在玄真观生活的事情简要说了一番。

    宝玉听了,却遗憾道:“你是个仙人一样的人物,又何必来京城这天下第一等俗气的地方,我若是你,我就住在山上不下来了。”

    贾瑷被如此抬举,倒是笑了笑,“有人的地方,必然有俗,山中也不例外。俗字拆开,乃一人一谷,可见人吃五谷,就不能免俗。而在山上道观生活这十几年,我却不曾见过一个能辟谷修行的道士,那山上的道士们一个个的也需一茶一饭,续上一条小命过活,甚至他们为了吃上饭,不惜到处算命化缘,诓骗世人碎银几两,如此,岂不也是一群没德行的大俗人,可见雅俗之分,不在于置身京都或栖身山水。而一人一谷,天下万姓皆顿顿离不得,少三五日,就一命呜呼了,要说这世上何处有不俗之人,依我看只有死人,但凡活着的,都没那脸说自己不俗。”

    贾瑷此话本意,本是想劝宝玉看破雅俗。怎料,人吃五谷生百病,一样谷养百样人。同是凡胎降世,众生却各有各的正邪禀赋,亦或可称夙慧、根骨。同样一番道理,夙慧相近者,你一言道出,旁人自可心领神会。然夙慧相斥者,你纵有千言阐明一理,旁人也能万般误解,打出满墙的歪钉子来。

    如宝玉听了贾瑷所言,却是心中大喜:连道士他都瞧着俗,这品性高洁率真比我更胜几分,岂不正是同道中人?

    思及以后又多个知己,宝玉不由一脸痴态,忙出言赞叹:“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竟生出这等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眼前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京城本地,也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涨了一层学问。”

    宝玉这番感叹,闹得贾瑷一脸错愕,只觉宝玉浮夸过激,倒却引得在场的姐姐妹妹们一哄而笑。只听李纨赞道:“宝兄弟怕是要转性儿了,可见瑷兄弟是他的福缘。”

    气氛欢快起来,公主与贾母,也被逗得一乐。

    而黛玉垂首偷瞧着贾瑷,再偷瞧瞧不远处坐着的宝钗、湘云、探春,只见三姐妹眼神正巧也在看她,尽皆冲她掩嘴偷笑,都很默契地用食指戳戳贾瑷的位置,又戳戳她们自个儿白净净的脸蛋儿,以此打趣黛玉。黛玉登时脸又红了,忙别过头去。

    同时贾母这边以为贾瑷说服了宝玉,喜极而赞,“瑷哥儿小小年纪,心性却是很通透,什么俗啊雅的,竟被他一语勘破了。”言及此,转而笑着看向宝玉,佯装嗔怪,“倒不似我那可恨的宝玉,整日里,就会计较雅啊俗的,埋汰别人。”

    而后公主看向宝玉胸前衣襟上耷拉着的紫金项圈,只见项圈下摆还垂挂着一个金镶玉的长命锁,于是想起几年前贾瑷在玄真观提及的‘口含玉’图谶,后来她带着这套理论,又旁敲侧击去‘钦天监’问了一众饱学之士,都认为贾瑷说得有道理。

    站在宝玉身后不远处的王夫人,见公主已经开始留意宝玉,于是笑着上前,把项圈解了下来,双手呈给公主,“犬子衔玉而生,这项圈上的玉,便是他在胎中含着的那块玉了。”一旁贾母也陪笑点头,故作谦虚,“殿下见多识广,能不能帮忙看看,这是吉是凶啊?有什么寓意说头没有?”

    贾母忙把长命锁上的“通灵宝玉”拆解下来,捧到公主面前,公主仔细拿过玉,放在手心,反复端详着。

    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玉石前后两面,各有金丝篆文。

    公主看毕,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又念,“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公主这般念叨着,贾母、王夫人等一众夫人,听来不觉什么异样。唯独无书不晓的薛宝钗忽觉不妥,此时她再琢磨通灵宝玉这八个字,总觉得与传国玉玺上那八个字有照虎画猫之嫌。

    遂见公主将通灵宝玉还于贾母手中,把贾瑷当初说给她的那套言辞,复述了一遍:“在金文篆文里,‘玉’字与‘王’字,同写作‘王’字。先贤造字取意,必有缘故,玉器本就是君王祭天不可或缺的礼器,可见,玉器即象征王权,王道则化身为玉,玉与王混淆,就不奇怪了。再说起‘國’字,如茴香豆的‘茴’字一般,有多种写法,其中有一种写法乃‘口中一个王’,就是‘囯’了。”

    贾瑷当初的卖弄已经到此为止了,然而就怕听者有心,尤其是永乐公主这种最擅玩弄鬼神之说的人……

    谈笑间,只听公主言辞剑走偏锋:“你这孙儿口中含玉,就是口中含‘王’,恰巧,他母亲娘家,也姓‘王’,若以图谶论,这孩子只需依仗他舅舅王子腾,前途就不可限量……”

    公主言及此,思想起王子腾曾任京营节度使,掌管京营大军。京城是“口”,而“王”字拥军坐镇其中,也能与口含玉,遥相呼应。

    后来圣上把王子腾调离京城,倒是无意间把谶破开一层,然而王子腾升迁,军权更盛。按官场惯例,每到岁末,又该回京朝觐了。

    于是公主忖度着,回去后也该找她那皇帝侄儿提个醒,故先拿贾家作法,试试‘紧箍咒’灵不灵,“王家王子腾,如今任九省统制,协理九边军务,位列朝中武臣前三把交椅。宝玉若应了‘囯’字谶,往小了说,是国公爵位,那往大了说,又作何解?可惜啊,老夫人这个孙儿生错了地方,若是生在皇家,那他就是皇帝的不二人选了……”

    公主欲言又止,贾母听了这一席话语,面色惨白如纸,死死盯着二房儿媳王夫人,狠狠使个眼色,几如刀剐。而王夫人会过意,也已经吓破了胆子,慌忙跪在地上请罪,浑身冷汗涔涔。

    在场的其余的贾府女眷,全都把目光落在王夫人身上,或有疑惑不解,或有恍然大悟的担忧。

    史湘云也就一愣怔的刹那,搂在怀里的橘将军,就已经跳脱而出,转而投入公主怀抱。公主逗了逗橘将军,没搭理王夫人。

    荣禧堂内骤然无声,一众贾家公子小姐们全都呆若木鸡,养尊处优的她们,哪里见过此等反常,而另一边邢夫人尤夫人暗呼倒霉,也随王夫人跪下。唯独宝玉仍旧不解其意,见母亲王夫人跪地抹泪,只怕是犯了什么错,也如个蒙眼瞎子不问缘故,随了母亲倒头跪下。

    贾母见公主依然不予理睬,慌忙起了身也要跪下,贾瑷连忙将老太太搀扶起来,好生宽慰几句。

    这才见公主和颜悦色,做出一脸懵懂无辜之态,“这不过是家长里短的闲谈,也没人较真,你们又何必杞人忧天呢?都快快起来罢,大冬天,别跪在地上着了凉。”

    王夫人遭此一劫,灰了攀附之心,忙战战兢兢起身谢过公主开恩,又扶了儿子宝玉起身。堂内其余下跪请罪者,也随后跟着起了身。

    一时间,通灵宝玉,身价暴跌,贾家人人思之忖之,只觉此物不祥。

    过了少顷,贾家众人渐又堆出欢欢喜喜的神采,逢迎着公主这位笑脸活阎王,心里却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贾瑷当年解‘口含玉’之谶也只敢道出十之二三,只这十之二三,他都觉得已经犯了取祸之道,余下诸多疯言疯语,只能咽在肚子里。

    此间可并不是什么唯物世界,谶纬悚闻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比如:物谶、画谶、诗谶、令谶、签谶、谜谶、戏谶、梦谶、语谶等。谶字,贯穿红尘大众一生,平日里一些无心之言、无意之举,也难保日后应验,伏于命运,显于生死祸福之间。

    而这‘口含玉’之谶,一曰“囯”,二曰“死”。两者来回颠倒,又能衍生出数种不祥之寓意。

    这“死”字谶,乃是说口含玉这种事儿,按常理来说,只存在于历朝历代贵族丧葬风俗里。玉琀之礼,说的就是口中含玉而葬。

    贾宝玉一个大活人,方从王夫人肠子里爬出来,就行了死者之礼。

    以死者之礼,呈上“囯”字。果有天意,天意若何?

    子不语怪力乱神,荒唐之言少述。

    且说王夫人陪在贾母一旁,仔细留意主位上贾瑷与公主的一举一动,得知公主膝下无子,又待贾瑷如亲子侄一般,方明白这贾瑷在公主面前颇为得宠,虽不是公主的亲生儿子,倒也得了五六分的亲近宠爱了。

    这种关系,应该和她对宝钗的态度是差不多的,黛玉么,就稍逊了一些,只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罢了。

    想清楚这些,王夫人倒是悄悄讨好起贾瑷来。拉着儿媳李纨出了荣禧堂,吩咐李纨赶紧带人把绮霰斋好好打理清楚,再从府里物色些个灵巧丫鬟。

    王夫人这个为人母的,虽多有蠢处,到底是个女人,体察情感还算细腻,虽是个不知内幕的局外人,竟也把公主与贾瑷的亲疏远近给悟出了要领。

    时间匆匆,到了申时三刻。

    腊月阴天,至申时,天色渐昏昏,贾府各处厅堂,灯火早早添置。只需再过一个时辰,到了酉时,就成了傍晚。

    只见王熙凤入荣禧堂,及贾母身旁,向公主福了一福,禀告道:“晚宴已备好,殿下可以用餐了。”

    于是贾母起身笑着解释,“荣禧堂这边太热闹,不方便下人们进来张罗,所以我悄悄命人在隔壁荣庆堂已经备好宴,殿下请吧。”

    公主满意地点头,“也好。”又吩咐身边随行女官,“晚宴礼仪从简。”转而笑看贾母,“都是自己人,少些冗余礼节,咱们好亲近些。”

    闻此喜讯,贾母忙又一通千恩万谢,感戴皇家恩情。

    公主携贾瑷移驾荣庆堂,贾母与王夫人在前引路,出了荣禧堂的堂院角门,又至西边贾母院东穿堂,一行贵妇人方进了荣庆堂,明堂内十几个俏丽丫鬟已经侍奉在宴桌周围,一个赛过一个标致。公主见了这些丫鬟,对比公主府的侍女,除钗裙不够精致外,倒也不落下乘,口中遂笑赞道:“老太太可真是会享受。”

    贾母赔笑看座:“哪里哪里,跟殿下您比起来,我们不过是中等人家罢了。”

    ……

    要知端的,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