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品家丁

第一百一十七章:暗中调查(上)

    “大人,这次卑职将金陵府及周边州县能信得过的兄弟都散了出去。从早上到晚上,这一天的时间里,已经将您要求的通信网建立了起来。包括镇海府、熊光县在内。”

    说到这,冯三感叹道:“之前天统司也试过,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却没想到今日在大人手中重焕生机,卑职佩服至极。”

    “别拍马屁了。”叶童笑着摸了摸大壮的狗头,见这狗目不转睛盯着笼子里的飞奴,叶童温柔的蹲下对大壮说道:“大壮,这些以后都是跟你作战的兄弟单位,你可不能惦记吃它们啊。”

    昨日在金陵,叶童将冯三喊来就是让冯三带着鸣苑训练好的飞奴进行第一次试飞试训。

    冯三几乎一夜没睡,丑时末便带着兄弟们出了城奔赴各地。

    结果比预料的还好,老王头从南京城买入的青衣和雪衣都是最好的。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买入的青衣和雪衣都是带比赛血统的赛鸽。

    一分钱一分货。这些青衣雪衣本身就有赛鸽血统,这些天经过简单训练以后就是能日飞1400里的飞奴。

    鸣苑的王老板还特意告诉冯三,这二百只飞奴中有11只属于顶级的罕见飞奴,按照训练的飞行时速计算,这11只飞奴一天能飞2000里。

    叶童知道这些飞奴飞行时常一般在5个小时左右,也就是不到三个时辰。

    毕竟它们也要休息,要吃食喝水。虽然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通信系统和高楼大厦影响它们,但同样的,这个时代天上飞的猛禽和地上的猎人也比后世多了很多。

    今夜的月色很美,照的整个院子里都成了‘月亮地’。

    叶童从笼子里抱出一只飞奴,将一卷如同乱码一般的密信卷在飞奴的脚杆上,摸了摸它的头扔上了天。

    二百只飞奴花了三万两银子,冯三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事叶童要做,他冯三这个金陵天统司千户就只能无条件配合。

    “冯大人,本官诈死这件事还得继续演下去,现在有两条藤已经摸到了,最后能摸到多大的瓜还不清楚。在这之前,我都不能露面。”

    冯三跟在后面抱拳道:“卑职明白。”

    叶童又朝刘忠抱了抱拳道:“刘大人,冯大人带来的这几个兄弟都是生面孔,在这也能用。本官今晚便连夜回金陵等你们的好消息了。我不在这,更少了泄漏的机会。所有事情,刘大人你尽可做主决断。”

    叶童和冯三他们离开镇海府并没有走镇海府已经落了锁的城门。

    镇海府内有内奸是一定的了,现在就连兵马指挥使吴达都不能信。

    刘忠为叶童他们找了一条可以直通外城的密道,顺着密道乘了一艘安排好的小船,走水路一路离开镇海府。

    见叶童躺回小船的后仓就睡了过去,冯三心中暗叹叶童心大。

    安排好护卫,冯三闲来无事与冯六对坐在灯下,拿着那支射向叶童的弩箭仔细观察。

    “看出什么来了?”冯三问拿着弩箭发呆的冯六。

    “没看出来啥。”

    “那你发什么呆?”

    冯六憨憨一笑,有些忸怩道:“三哥,我想我那还没过门的媳妇了。真好看,嘿嘿。比窑子里的窑姐儿好看多了。当初媒婆登门的时候,我都懵了。没想到天统司也有人登门提亲。”

    冯三气得踹了冯六一脚骂道:“你真他妈是个老六,这时候还想娘们?再说哪有用自家婆娘跟窑姐比的?”

    “也对啊。”冯六挠挠大黑脸,指着弩箭问道:“三哥你看出啥门道来了?”

    冯三指着弩箭箭头花纹低声道:“这弩箭箭头乃是精钢锻造,不仅锋利无比,这三棱螺旋纹的设计,近距离连皮甲都能穿透。”

    “啊?那不是跟弓箭一样厉害了?”

    冯三点点头:“这弩箭的箭头在淬火的时候应该是淬了两次,我记得南京城有一家铁匠铺子有个祖传的淬火工艺,但是有些模糊记不清了。”

    冯六咔吧咔吧眼睛兴奋的低声问道:“三哥你是想去南京了解一下这个箭头是谁订购的?这倒是个办法,但是订购这种箭头的人多了去了,咱们怎么查?”

    “能用得起、定得上的,整个江南也就那些家而已。”冯三眯着眼睛,看那箭头在烛光下反射出的锋利光芒。

    “叶大人遇刺,原本就不讲道理不用证据的天统司,可以更加不讲道理不需证据。只要怀疑,就够了。”

    冯三将箭头仔细收好低声狞笑道:“有了这飞奴,办起事来更是事半功倍。”

    “三哥,那咱们跟叶大人先回金陵再取道南京吗?”

    冯三摇摇头:“自然不是,叶大人带几个护卫兄弟返回金陵。你我上岸快马直奔南京。外面都已经叶大人殉职,他现在是最安全的。”

    冯三见冯六眼神飘动,忍不住笑骂道:“你这个黑人,办完正经事让你回家去看看那婆娘。你小子是个混人,既然这次要娶亲,就正了八经好好张罗张罗。断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家。”

    叶童一觉醒来,冯三和冯六早就上岸直奔南京调查去了。

    下船之前,叶童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软甲和弩箭。

    现在看来,在古代这玩意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真能保命。

    跟着叶童的两名探手都是武功高强之人,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叶童的各类事迹,现在跟在身旁,见叶童如此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两个探手心中顿时升起膜拜之心。

    小船顺流而下,远远看见一座不大的城池。

    “大人,小的就送大人到这里了。”船家是天统司外围的合作小伙伴,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银钱拿,有重要情报的话,还可以拿到赏金。

    他虽然不知道叶童的身份,但是从两个探手对叶童恭敬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位公子身份了得。

    “辛苦了。”探手点点头,接过船家递过来的三张盖着公印公章的符验。

    “大人,咱们要先进这草沧县找咱们兄弟要几匹马。这草沧县是一个粮食储运中转之地,原本就是个军事关隘,后来百姓们发现这里可以讨生活,便越来越多的聚到这周围。再后来江浙省便将草沧设了县城。”

    叶童点点头:“你们安排就行,不用都本官汇报。”

    到城门处,探手拿出船家给的进城符验递给城门监守兵,守兵打着哈欠懒洋洋的看了看,刚要指挥手下搜查一下三个人身上。

    那探手悄悄递过一锭银子,守兵眼睛一亮,对身后的手下说道:“这三个我查验过了,放行。”

    “粮草重地,这城门监就这么放行了?”

    听到叶童的问话,探手抱拳道:“回大人,其它县城都有四门或者八门,唯这草沧县只有两门,一进一出不能混淆。而且再往前走便是军事严管地带,寻常百姓靠近都会被抓。要想到达草沧县粮草囤积中转区,一路要经过八道门岗。外城的凌江也是戒备森严。”

    叶童点点头问道:“凌江是不是距离凌河不远?”

    “是的大人,凌河是凌江的一个支流。凌河距离此地一百五十里。”

    当初自己初穿乍到时,王妈妈便说叶童是凌河人氏。要是有空,叶童还真想去这个凌河看看。

    城门口的城墙上贴着巨大的告示,叶童好奇的仰头跟着围观的百姓一起看。上面有官方画的盗贼蒙面头像,下面说发现捉拿者赏银二十两。

    还有朝廷发下来的几个中央令,有认字的百姓得意洋洋的大声读出来。

    这些倒是跟后世影视剧里的情节很像,叶童忽然生出一些亲近感,忍不住往前凑了凑仔细看看悬赏上写的是什么。

    悬赏上画着两名江洋大盗的蒙面图,那图叶童看了都想笑。有点像后世各大学院里立的古代先贤圣人的雕像,长的都一个模样。

    这蒙面图也是如此,画的是中规中矩完全没有外貌特征。如果说唯一有特征的话,那就是一个人的眉头有一颗痣。

    那颗痣上面还画了一根毛,十分醒目传神。

    叶童乐不可支,看下面写的是这两名江洋大盗偷了草沧县江员外家的若干金银财宝。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笑道:“老道,你眉心上有根毛,倒是跟这盗贼有些像啊。”

    “去你妈的老狗,老子这毛是长在眉心,那盗贼是眉头。”

    “万一是画像先生画歪了呢,咱们拿了老道换二十两银子去草沧坊听评书喝酒快活。”

    众人哈哈大笑,七嘴八舌议论起这件事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位可是干了不少大快人心的事啊。”

    “是啊,那江老贼恶行累累,上次被杀的徐老贼也不是个好货。村东家张屠户姑娘就是被徐老贼家的大儿子欺辱跳河自尽的。一家都屠了,真是让人痛快。”

    人群渐渐散去,叶童跟着两个探手取了快马出城直奔金陵。

    让叶童感到意外的是,出了草沧县的路上有不少马车,沿途随处可见歇脚的山野茶肆酒店。

    叶童屁股在马上颠了一个时辰便颠不动了,三个人找了一间临河的小酒馆,点了一尾野钓的野生大鲤鱼,又点了炸的河虾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河鲜。

    小酒馆外停了十几辆货车,浑身骚哄哄的大牲口被拴在树荫下悠闲的吃着草,赶脚拉货的老汉们坐在酒馆里喝着酒说着话。

    见叶童的眼神不住的往那边瞟,探手对叶童说道:“大人,这个季节正是黍米第一季成熟期,转运仓储已经开始,所以草沧县这条路车和人都很多。赶上最旺的季节,这条路上的车流几乎昼夜不停。”

    “不是有宵禁吗?那他们如何入城?”

    “就在外城的一片地上原地休息,有官兵在外围守护,不会出事。”

    菜很快就上来了,叶童尝了一口大鲤鱼,忍不住食欲大开。

    这鲤鱼做的不比金鼎轩的差,而且自带一种人间烟火气,坐在这四处漏风的酒馆,望着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河面,叶童只觉得心旷神怡。

    就是这大米差了不少意思。

    三个人边吃边聊,这时候两匹马由远及近奔着酒馆而来。一对背着行囊的中年夫妇从马上跳下来,走进酒馆要了酒菜吃食。

    叶童抬头看了一眼,恰巧与那女人的目光相对。

    那女人大大方方的朝叶童笑了笑,然后与男人坐着对饮起来。

    叶童穿来,就没见过如此豪迈的女人。

    男人女人喝酒吃饭特别快,半柱香的功夫两个人吃饱喝足,付了钱骑上马离开了酒馆。

    叶童吃饱了又好好休息了一下屁股,才上了马继续向金陵城出发。

    此时的金陵风月场已经出现了乱象。

    起因就是进城的老妇和他的女儿。

    叶童之前为了糊弄关家三公子,特意说自己的怡红院的家丁。结果卖果子的老妈妈便按照叶童说的地址找去还钱,结果便被怡红院扣了下来。

    此次天赐节,金陵十大风月场唯有天香院独领风骚一骑绝尘,将其它风月场比得黯淡无光。

    就算怡红院的美艳花魁天雅姑娘出场,也只不过是让怡红院输得没那么难看而已。

    怡红院的老鸨子憋了一肚子气,下午回来准备晚上开业,知道来了个雏儿顿时心情大好,扭着大肥腚笑嘻嘻的走进了房间。

    没一会房间里便传来了哭骂声,又过了一会,老鸨子满手血气哼哼的走了出来,吩咐两个家丁往死里打。

    这时候,回到怡红院的天雅拦下来把人要走了。

    “妈妈,我还缺个丫鬟,我看着姑娘模样周正也不愿沦落风尘,不如就赏给我吧。”

    花魁别说要个人,就算是要个人命老鸨子都得给。

    当下点点头,让天雅姑娘带走了老婆子和女儿。

    她一身邪火没撒出来,便去了后院的仓房,找到得了脏病治不好的姑娘开始折磨。

    耳边听到后院又响起惨叫声,天雅姑娘轻轻叹息一声,让小翠将窗户关上。

    “老妈妈,姑娘你们勿怕。”天雅姑娘将门关好,递给姑娘纸巾让她擦擦脸上的血迹道:“有我护着你们,你们暂时是安全的。等叶大人回来,我便与你们一起去见他。”

    她见两个人一脸惊恐将信将疑,忍不住微微笑道:“若是你们没撞进怡红院,奴家近日也会去投奔叶大人。他现在是东华朝从四品的大官,有他在,怡红院的老鸨子也不敢造次的。”

    此时华灯初上,风月场也即将迎来今夜的纸醉金迷。

    罗员外吃了两碗凉茶,哼着小曲让丫鬟伺候穿上衣服,准备坐轿子去天香院。

    他去书房的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翻开愣了一下。

    罗员外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书皮,将书合上之后又打开,还是什么都没有。

    他有些慌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找了一遍依然什么都没有。

    “来人!谁进我书房了?”罗员外朝外面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