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品家丁

第一百三十三章:能工巧匠翻身的时代(十三)

    下午申时正,午后的烈阳稍稍褪去。天香院后园响起了做工的闹铃声。

    李钰咯吱窝里夹着写好的讲义,准时来到了那颗大松树底下。

    众人见到李钰,纷纷起身恭恭敬敬的打了招呼。

    李钰也不废话,朝大家抱拳寒暄两句,便开始继续讲起了建造工程机械之类的知识。

    这些能汇聚在此的能工巧匠,都是在自己行业数一数二的工匠。

    他们凑在一块交流本身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再加上李钰这位天才老师的提点教授,这些人的脑海里很快便爆发出耀眼的灵感之光。

    叶童光是坐在这左耳听右耳冒,都有一种触类旁通茅塞顿开的感觉。

    他是洛氏后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这副时不时心不在焉的样子,就是李钰讲的他都懂的表现。

    再加上叶童打着‘自己’的名义,告诉这些工匠,叶大人说了只要李钰前来授课,都可以暂停手中的监工工作过来听讲。

    他们都是大工匠,不监工不会影响工程进度,只要提前将工作布置安排好就行。

    叶童这一手,直接让这些工匠将他引为了知己。

    李钰也很享受这个传授的过程。

    这么多年装疯卖傻的压抑和绝望,让他格外珍惜叶童赐予他的前程。

    虽然研习院还没有建成,但此时坐着的,不就是一个个求学的学生么?

    他当年建造研习院,其目的就是研究学习推广器械制造、火炮火铳升级改良,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懂自己力挺自己的强硬靠山,李钰又怎能不全力以赴。

    只不过他们引为知己的叶童,渐渐已经处于听不懂不明白的状态了。

    所以只听了一会,叶童便脚底下抹油向后园下风口处的‘重化工基地’方向溜去。

    课间休息的时候,这些工匠闲聊便说起了昨夜坠楼死的女工。

    叶童不在,这些工匠更能畅所欲言。

    隋文彬坐在一块石头上,盯着不远处的小河发呆。

    这是刚刚挖好的河道,引金陵城内河水,从东北角引入经过三曲九弯流过快活楼、大医院、大学院,再经军校、技校和几个工坊,最后再从东南角流回内河水渠。

    此时河道刚刚挖成,水流璨璨细小。与隋文彬相熟的工匠见他对着水面发呆,忍不住笑着说道:“老隋是想钓鱼了?你家那弓弦随便拽二两出来,换一颗内河东珠都能换了。”

    隋文彬挤出一丝笑容,装作不经意的问道:“那女工既然死于关家罗家公子之手,还有两个倭国浪人也参与其中,叶大人难道没站出来主持公道吗?”

    “嗨,谁能愿意为这一个女工出头?叶大人已经是几十年遇不到的好人了,阳平城救了不少百姓,现在又兴建学堂技校,你难道还想让叶大人为了一个下人去得罪金陵罗家关家?”

    “就是啊,据说这两个倭国武士是代表倭夷什么将军来的。是要准备演礼之后去南京城上表的,这种身份的倭夷,叶大人怎么敢轻易得罪呢。”

    “倭夷国去南京城上表,下一步就要进京师面见皇上了?那岂不是说今后这个时节的浪人海盗就没了?”

    “你可真是没见识。”那匠人拿着几块精巧的竹篾,手中刻刀上下翻飞。“浪人海盗到什么时候被咱们的海防打疼了打怕了,才会没有。跟朝廷有什么关系?”

    “老三你这话说的也不对。”另外一个匠人接过话道:“浪人海盗没了,水师怎么办?”

    “慎言!”一个独眼老匠人咳嗽一声叹了一口气道:“隋老弟想必是想做出那复合弓为家里二郎报仇,以老夫愚见,此事宜早不宜晚。这些倭夷矮子凶残狡诈,占便宜行,吃了亏就要咬人。”

    隋文彬沉默片刻点点头道:“是啊,叶大人对咱们已经够好的了,不能奢望叶大人为了一个下人出这头做这主。”

    李钰喝着家丁们送来的绿豆水,背对着众人一言不发望着远处的树林发呆。

    一个时辰之后,李钰结束了今日的工程机械类的讲学,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然后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隋文彬回到家,老大和老三已经将复合弓做好了。

    他们是做硬弓的世家,各种顶级稀缺的硬弓零部件家里都有,工艺纯熟精湛分工合作严谨明确,有了具体的图纸和思路,做一张弓自然就特别快。

    “爹,这弓果然是威武,只需要两石弓的力气,就能拉出七石弓的威力!”

    老三将新做好的复合弓递给隋文彬,指着安装在侧滑轮旁边的千里镜道:“叶大人也不知从哪来的这奇思妙想,这千里镜瞄具比弩机上的望山来的远,从千里镜瞄准,射杀的倭鬼近在咫尺!”

    隋文彬接过这张快赶上他三分之二身高的弓,拽着撒放器刚要起手用力,老大连忙说道:“爹,信上特别说这复合弓万万不能空放,要是试弓的话,趁着天色还亮,咱们去外面。”

    三个人将弓用布罩好,背上剑壶和校对工具,出门转过一条街招手喊了一艘拉脚的小船。

    舟行向西来到一处面积很大的荒地,隋文彬便让船家停在这里。

    “老大去桥上看箭头飞的轨迹,老三去定靶,这弓我来调教,三箭之内必成。”

    “啊?爹你调教这弓?那签生死状比武的时候咋办?”

    像这种单独做出来调教的弓,原则上就是谁调教出来的谁用。

    毕竟这种弓世面稀少难得一见,做出这种弓肯定不是用来图个乐呵的。

    隋文彬伸出大手按着老三的脑袋让他转个个,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笑骂道:“三小子你想抢你爹的风头么?隋家这次扬眉吐气,你爹我也想要个虚名。”

    老三心思简单,他捂着屁股笑嘻嘻的点点头,拿着纸靶一边走一边说道:“只可惜我不能亲自射杀倭鬼给二哥报仇,不过爹你杀倭鬼也一样,二哥在天之灵也能闭眼了。”

    老大别有深意的看了隋文彬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忧色,隋文彬两眼一瞪:“快去桥上观察,三箭以后,画出箭头飞行曲线,我看看要用多大力度。”

    老三将第一张纸靶定在了七十步之外,这个距离就已经基本上与之前老二被射杀的距离相等了。

    这也是隋家老二丢了性命的原因:他完全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能做出七十步开外还保持精准的硬弓。

    二石弓一般普通人都能拉得开,二十步开外就没了力道准头。

    军营中的弓箭手都用三石四石弓,五十步之内能做到有效杀伤,五十步之外箭头同样发飘没准头。

    而大力弓箭手能使五石硬弓,有效杀伤距离甚至能到达恐怖的百步。

    像叶公公培养的能用七石弓的小五,属于万中无一的奇人。

    七石弓穿金洞银,百步之外皮甲甚至铁甲都能穿透致命。而现在隋文彬用撒放器拉开复合弓的一瞬间便感觉到,这弓绝对比七石弓的威力还要恐怖。

    他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慢慢将呼吸降下来,不用千里镜辅助瞄准,射出了第一箭。

    “爹!脱靶了!”

    “嗯?不可能!”隋文彬将弓轻轻放在地上,跟老三在附近找了半天,才找到距离纸靶足足二十步远的弓箭。

    羽箭肯定是没有问题,射程调校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了瞄具上。

    “看来我们还是小瞧了叶大人说的复合弓了。”

    隋文彬满脸欣喜抬头看了看时辰道:“老规矩,以十箭为一调,将射程、瞄具瞄针和千里镜瞄准做好标记。”

    像隋文彬这种痴迷于制弓技艺的顶级工匠,遇到这种自己居然能失手的弓,无异于素了三年的男人遇到了美女。

    一支箭壶一百羽箭,隋文彬一边调校一边观察记录思考,四十箭之后,隋文彬示意自己的三儿子在七十步之外摆好纸靶。

    好久都没见父亲如此认真欢喜了,老三摆好纸靶抬手示意可以射击。

    隋文彬从容搭箭,通过侧滑轮旁边的望山下调一针,然后通过瞄眼最后确定了七十步之外的纸靶,两根粗壮的手指搭在撒放器上忽然松开,羽箭带着细细的破空声,划出一道完美的浅弧线正中纸靶圆心。

    “一百步!校准记录千里镜瞄具。”隋文彬沉声吩咐道。

    等一百步外纸靶立好,隋文彬通过千里镜看到的纸靶圆心虽然有些扭曲失真,但距离却感觉近在咫尺。

    他只需要适应这种有些扭曲的图像,调整好射程即可。

    张弓搭箭,食指中指拉开撒放器将复合弓仰起,隋文彬果断松开撒放器。

    一箭命中百步之外的纸靶圆心。

    一百五十步,一箭命中依然毫不费力,最让隋文彬欢喜的是,复合弓不需要其它硬弓那样,对腰力臂力有严苛要求。

    军中能使五石硬弓的箭手,拉满弓射百米外敌人最多不过五次便会因为力道不稳而出现精度下降严重的问题。

    而这复合弓即便一百五十步之外,以隋文彬的臂力和精力,三十箭百发百中毫无压力。

    若是换上军中顶尖的弓箭手,六十箭之内百发百中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大,射杀老二的倭鬼就住在西柳街的宅子,你带上生死状,现在就去找他约明日就在明月校场,我在那里替二郎报仇。”

    回到家,隋文彬将弓交给老三去库房养护,让老大写了生死状按上了自己的手印,然后让老大现在就去找倭鬼。

    “爹,这么着急?您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跟老三?”

    隋文彬知道老大心思细,他叹了一口气道:“我怕签了生死状,到时候官府偏袒倭鬼。”当下,隋文彬将昨夜天香院发生的事说给老大听。

    “爹,这件事难道叶大人不过问吗?我听说叶大人可是为咱们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隋文彬摇摇头道:“叶大人过问的话,我自然不会担心官府敢偏袒倭鬼,就怕叶大人有心无力,毕竟他也不能在金陵城只手遮天。罗家和关家,可是金陵城的大户。与官府各位大人都交好。若是到了那时,我一把年纪赴死也值了,老三心思简单,有你带着他我便可以放心离开。”

    “爹。。”

    隋文彬一摆手:“别跟个娘们一样,快去快回,那倭鬼狂傲跋扈,你都不用激将他便会与你签生死状,打铁趁热,明日我便取了他性命为二郎报仇。”

    老大知道自己爹的性格,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再说签了生死状,就相当于官府认可的生死搏杀。

    只要不出现违反规则的问题,官府是不会追究的。

    想到这老大点点头,带着隋文彬按了手印的生死状,去西柳街的宅子找倭鬼。

    因为江浙省每年六月间都会遭遇乘风而来的倭人海盗浪人袭扰,所以沿海各府州县对倭人都十分厌恶。

    金陵城不靠沿海,所以民间对倭人的厌恶憎恨还相对少一些。

    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百姓一辈子没出过城甚至没见过府衙的数不胜数,所以金陵城对倭人对番鬼的憎恨,相较于被海盗浪人袭扰,甚至破城的沿海抗倭第一线上的州县,确实少了不少。

    即便如此,金陵城的倭人基本都聚居在西柳街,平日里出门打扮也尽量与东华朝穿戴相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麻烦。

    隋家老大下了马车,敲开了西柳街西边第三家宅子的大门。

    家丁是东华国人,领着老大进了院子,便跑到一个正在挥刀的男子面前指着老大。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昏暗,男子将倭刀入了鞘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待近距离看清了老大之后,男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隋家滴,来找我什么滴干活?难道是报仇?哈哈哈。”

    男子的笑声很快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见大家都向这边走来,老大点点头冷笑着抽出生死状:“倭人河田,我二弟被你射死,此次我来便是要替我二弟报仇,与你签下这生死状,硬弓羽箭互射,生死各安天命。你若是敢,便签了这状子明日领死,若是不敢,那边跪下磕三个响头,告慰我二弟在天之灵。”

    “八嘎!”叫河田的倭鬼听完老大的话顿时勃然大怒,刀鞘中的倭刀唰的抽出来砍向老大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