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众生之主

第29章 董家的孩子们

    董承嗣从善如流地给他让地儿。当馆盖打开,老太太往里望了一眼大嚎一声,两眼翻白险些晕过去。

    不仅是双眼不见了,舌头、右侧大拇指和升至器也都被人割了去。

    纵使董承嗣早已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亵渎的场面恶心的说了句“草”。

    “妈了个巴子,真他妈缺德。”

    环顾了一圈破口大骂痛哭流涕的一家人,董承嗣对还算镇定的一家之主说:“快去报警吧。”

    他被老人反手抓住:“你看到北边村里有人往药材里加人眼珠子,那是哪个村?”

    “……王家埠。”

    “好,好,谢谢你小伙子。老二,你和春儿看着你娘,我去报警!”

    得到答案的董承嗣一点也不想接受警察的盘问,找了个理由直接开溜。至于高萍那边她早晚会接到这个消息的。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是谁提出了用死者的器官熬汤药治病的?必须得把这个人找出来。他作为青年男人在这种事情上行动不方便,最好找个女人。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苗牧歌,但想到她刚受了伤就又让她出任务可能不太好。不过他难得出来一趟,这里离着董家塘村又近,去看看也无妨,顺便还能找董璨谈谈。

    于是,他顺着田埂向南走去。

    ……

    董璨面前摆了两滩信件。

    一边边是从李承哲家搜出来的外国来信,另一边是村里外派出去学习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村民们给她的来信。还有一部分其他村寄来的感谢信,感谢她的保佑,让她们、他们的女儿、妻子、儿媳顺利的分娩。桌子下面摆了大大小小十几箩筐的鸡蛋以及相当数量的红糖白糖、花生和三袋白面。

    除此之外,董璨的桌子边上还摆着八张五十元面值的钞票。

    董璨救治孕产妇只是顺手的事,不会收钱,因此偏远地区的一些人并不知道她的住址,否则单就鸡蛋这个屋子可能都放不下。最开始,她连这些鸡蛋都不想收的。但人这玩意儿有些时候很奇怪,你收钱救人他觉得天经地义,你要是纯善心免费帮他他反而怀疑你另有图谋。所以为了让这些人安心,董璨通常不会彻底的拒绝他们的谢礼。

    太穷的给几个鸡蛋意思意思就行,富的话愿意多给点就给点,糖油面粉都行,只要不是钱。

    最开始有人甚至拿了一对金耳环送给她,董璨不敢收,让郑壹和毕媱联合起来把人请出去了。这个头可不能开,今天是金耳环,明天就是金项链,保不齐后天就是金条了,下一步指不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她现在面对的形势本来就很复杂,不能再让外来人把水搅混了。

    至于那八张五十元的钞票,都是她从八个鸡蛋筐底下抽出来的。毕媱在接收礼物的时候没检查仔细给他们混了进去。

    她看着面前站着的女人,端庄的脸庞上有些局促和紧张。

    董璨说:“还记得这八筐是谁送来的吗?”

    “记得。”

    董璨把八张钞票交到她面前:“那你挨个还回去的。我说过,不要钱,就是鸡蛋也不能超过一筐。下次再有人送白面就给他退回去,这一带就有二十斤了吧?”

    毕媱弱弱地说:“还有个送五十斤的,我让他开车拉拿回去了。这三袋是家里男劳力背来的,他们家离得远,好不容易送来,不好再让人家背回去。”

    董璨一个劲的无语:“家里穷就别送这么好的面了。”

    “您保住了他们家唯一的男丁,他们家不用绝后了,他们说这些面都少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最后一次。”

    房门被敲响了,一个虎头虎脑的毛茸茸的脑袋探进来:“姨,爸爸让我告诉你,董承嗣叔叔来了。”

    “他怎么来了?”董璨嘟囔道。

    “不知道。”男孩乖乖回答。

    “让他等一会,我马上出去。”董璨把钞票往毕媱手里一塞,“趁中午饭之前,早去早回。”

    ……

    董承嗣正在发糖。

    近十年内,村内村外有无数孩子都是在董璨的注视和祝福下分娩的。以至于在附近形成了约定成俗的习俗: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董家塘村的女活佛请来,假如请不来就必须在分娩床的正南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捏一个黄图做的泥人代替本人注视分娩过程,以保母子平安。

    据说,这样做以来,孕妇的死亡、难产概率极大地降低了。

    这是董家塘村以外的情况。

    在村内,董璨实际上是极力避免自己出现在即将分娩的妇女身边的。尽管她的存在客观上确实有利于分娩进程,但因为村子太小,她完全不需要亲自看护。也因为的原因,董璨发现近几年村里出生的女孩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无法忽视的精神问题和部分肉体上的良性畸形。距离她越近这个问题就越突出。

    精神问题以自闭和烦躁最为突出。具体体现为不与人有眼神和语言上的交流,有的甚至会厮打父母兄弟姐妹,摔打家具甚至虐杀小动物。但她们普遍又拥有相对较高的智力和外貌,越是拥有以上突出特点的人往往也会出现视觉和听觉过于敏锐的情况。

    董璨经常会遇到年幼的女孩在祠堂的供桌前倾诉自己听到、看到的恐怖画面,她们经常表示只有待在董璨的身边才会感受到安宁,于是祠堂里经常留宿有不愿意回家的姑娘们。

    相对的,出生的男孩就正常很多。他们除了个头比别的地区的男孩要高出不少之外,智商、五感和精神状态都跟正常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经常光顾祠堂,而诉说的内容往往是家中或抑郁或狂躁的姐妹,他们对她们的感情既畏惧又怜悯,不知该如何是好。

    为此,董璨大为苦恼。她意识到是自己的存在害了他们,她客观上减轻了孕产妇的痛苦,又同时制造了更多的痛苦。

    对此,董璨提出扩建董家塘村小学,让受到影响的孩子入内读书。她曾想过建设女校,甚至想过进一步细化,让那些精神处于狂躁状态下的女孩待在一个班级里。

    这个想法刚一从脑海中蹦出来就被她自己掐灭了。让一群狂躁症患者待在一起房顶不得掀没了?最后她决定,让这些女孩先到自己身边住一周左右,等精神状态稳定了再与相对正常的那些一起入学。同时也包括男孩子们,董璨认为与正常人共同学习生活有利于她们的康复。经过几年的测试,大家共同认为董璨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