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稀之年开始御兽修仙

第三章 灵眼之泉

    将一些材料的图像,拓印到玉简中后,余化将玉简收入储物袋。

    沉吟片刻,再次取出一枚玉简,以指为笔,以体内法力为墨,记录的却是《御兽经》中的一道法诀。

    修道之士,神魂强大,过目不忘的本领不在话下,余化已对《御兽经》倒背如流,此时另行将法诀记录在玉简中,自然是有其他目的。

    说实话,今日之事,的确发生得太过突然。

    那从域外穿越而来的灵魂,没有经过任何修炼,所以在余化搜魂之时,不可能行欺瞒之事。

    余化修行数十年,早已从各种典籍中,得知三千大世界的存在,甚至此方世界中,也有修炼到化神境的大能,对化神之后的修道之路感到迷茫,于是破空而去,傲游宇宙,去往其他大世界,搜寻更高层次的道法,或是向那些渡过天劫的真君请教后续道路。

    有这些铺垫,对于这名穿越者的记忆,余化没有太多惊异,很快便已接受。

    以余化的理解,因为玄黄大世界正处于末法时代,那金色珠子作为传承之物,为保御兽宗传承延续,才会带着魂体穿梭两界,只是在禁制磨损之下,再无力抵挡余化神通。

    虽然说得通,但实在过于巧合。

    在经过初时的惊喜过后,余化已经冷静下来。

    《御兽经》究竟能否助人筑基,出于谨慎,他不会盲目尝试,而是会先寻人配合修炼。

    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考虑契约妖兽的事。

    这也是余化为何在搜魂之后,并未将那魂体直接抹灭,而且先封印起来,便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

    若其中有诈,魂体就是线索!

    ……

    铭刻完毕,余化并未再将玉简收起,只是握在手中,从蒲团上站起,推开了静室的石门。

    在静室外,一名小道童靠在门边,昏昏欲睡,听到石门打开的动静,顿时被吓了一个激灵。

    “老爷。”

    见余化走了出来,小道童慌忙拱手,有些心虚地喊了一声。

    “嗯。”

    余化点头。

    “文通现在可在谷中?”

    他此时心事重重,见小道童偷懒,也未发作,直接问道。

    余化占据的这处山谷,之所以能成为洞天福地,全因山谷中心,一口初具雏形的灵眼之泉。

    余化围绕灵眼之泉,布置法阵、建立洞府、开辟灵田,其间自然多出诸多杂务,于是会不时下山,招收几名道童,差遣他们洗衣做饭,打扫清洁,照顾灵草。

    这些道童大都资质低劣,无法修行,期满之后,便会放他们下山。

    至于余化此时口中所问之人,全名叫作杨文通,却是他在十年前下山招收道童时,所收的一名弟子。

    虽说资质也是平平,但好歹身具灵根,如今也有炼气三层的修为,而且性子敦厚,倒是很让余化满意。

    “回老爷,杨师兄正在谷中,好像是在检查法阵。”

    那小道童见余化没有责怪自己懒散,松了口气。

    “检查法阵?”

    余化闻言,目光闪动了一下。

    布置在山谷上空的雾海清光阵,是他昔年击杀一位仇敌后,从其储物袋中搜出,纵然是筑基境的修士,也能抵挡一二。

    余化将法阵传授给杨文通,差他每个月初检查一遍即可,可现在才不过四月中旬而已……

    “是的,听杨师兄说,是山谷东南角有一片雾气突然变得稀薄了一些,似乎是阵基受损,让我等老爷出关时说一声。”

    小道童不知其中关窍,老老实实回答道。

    轻轻颔首,余化未再多问,出了洞府,径直向山谷东南方向而去。

    究竟何事,去一看便知。

    ……

    山谷东南角。

    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正搬动着一块足有半人高的巨大青石,稳稳将其放置在正确位置后,竖起双指,引动天地灵气,熟练地在青石上刻画禁制与阵纹。

    随着纹路逐渐完善,山谷上空,那稍显稀薄的雾气,当即浓郁了几分。

    青年正要继续修补法阵,可视线余光却瞥见有一人朝这边走来。

    “师父。”

    待看清是余化后,青年连忙迎上前,恭敬行了一礼。

    此人自然便是杨文通。

    长得人高马大,浓眉大眼,看起来一副忠厚老实相。

    余化示意无需多礼,走了过来,望向法阵有损处。

    雾海清光阵,依据山谷地势而布下,谷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是法阵之基。

    虽说法阵已被杨文通修复了个七七八八,但余化亦是一眼看出,在山谷内外交界之处,几块青石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虽不伤大雅,但仍然使法阵运转出现些许滞涩。

    余化老谋深算,哪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帮宵小之辈,觊觎灵眼之泉,却只敢耍些见不得人的小手段,这是在试探我呢!”

    神情微怒,余化冷哼了一声。

    这处洞天福地,灵眼之泉虽只是初具雏形,但天地灵气亦比其他地方浓厚得多,免不了被有心人盯上。

    加之余化年过古稀,寿元无多的消息,也是在外界传得沸沸扬扬。

    对此,大多数修士并不相信,但亦是有些动了心思。

    “师父神通广大,他们也只敢试探而已,不敢堂而皇之与您为敌。”

    杨文通平日里话不多,看起来比较木纳,此番恭维之语,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显得十分真挚。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如此油腔滑调?”

    余化看了一眼自己这名徒儿,叹道:“为师寿元将尽,若再不得筑基,早晚驾鹤而去,以你如今的修为,可守不住这处洞天福地。”

    自从踏入修道之路后,余化便一心求道长生。

    收杨文通为弟子,更多的也只是想多一个为自己办事之人,对他没有太多师徒之情。

    而此次偶得《御兽经》,或许是余化最后的筑基机会,一旦失败,身死道消,于是也不由流露出几分真心来。

    “师父定能成功筑基的!”

    杨文通说得斩钉截铁,语气却难掩急切与担忧。

    见此,余化失笑一声,将目光从法阵上收回,却是暂时没空去管。

    “此番闭关,为师另有际遇,要前往天云坊市一趟,采购一些炼器用的材料,时日不定,你且留在府中,若有变故,及时传讯为师。”

    望向杨文通,余化吩咐道。

    “采购材料的事,让弟子去做就好了。”

    杨文通不解道,平日里这些事情,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

    摇了摇头,余化犹豫片刻,还是将手中握着的玉简抛了过去。

    “这段时日你留在府中,除了看守好洞府,这玉简中的法诀,亦要好生修行,若有机缘,说不定能凭此突破到炼气中期。”

    杨文通由他一手教导,余化对其知根知底,且同是修炼《玄水诀》,修为同根同源,自然是试验《御兽经》的最好人选。

    接过玉简,杨文通不会质疑余化的决定,而且当听到可以突破到炼气中期时,双眼也是一亮。

    “请师父放心,弟子定当刻苦修行,不会让您老人家失望。”

    杨文通卡在炼气三层,已有两年半,迟迟不得寸进,只觉得愧对师父教导,既然玉简中的法诀能助人突破,他自然下定决心,要牢牢把握这个机会。

    余化点头,又嘱咐了两句,不再耽搁,掐出几道法诀,朝天一指。

    一道灵光飞出,没入头顶云雾中。

    雾海翻滚,向两边分开,现出一个通道来。

    待余化纵地而起,化作一道金光冲出山谷,那通道才重新合拢。

    杨文通躬身相送,直到余化彻底不见踪影,才将玉简郑重收起,修补完法阵后,乐呵呵回屋修行法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