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稀之年开始御兽修仙

第七十八章 凝煞

    两天后,包红艳并未从地煞通道中出现。

    余化等人也不再等待,深入火行地煞中,然后分散开来,既不会互相干扰,但若有意外发生,又能及时支援。

    余化选中位置,在周围布置出一个简易法阵,可以用来隐匿身形和隔绝神识。

    法阵作用有限,稍用蛮力,便能强行破除。

    可一旦法阵被破,余化自能有所感应。

    火行地煞中的三人,互相之间并无仇隙,想来不会做出这等挑衅之举。

    让铁甲蜈蚣散布周围,亦是当作一道警戒。

    布置完毕,余化不再耽误时间,盘膝坐下,呼吸之间,便已进入空冥状态。

    入定凝神,运转心法,浓郁的火行地煞之力,随之翻涌起来,然后从四面八方,朝着余化聚拢。

    周围温度稍有升高,却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余化张嘴一吸,地煞之力便如长龙一般,被他吞入腹中。

    滚烫的灼热之感,从余化口腔,顺着喉管,四散到身体之中,若非他提前用真气,在体内形成一层防护,恐怕光这一下,经脉就要受到重伤。

    但即使如行,火行地煞流经之地,那些脆弱的经脉,也因此稍有些蜷缩。

    由内而外的剧痛,使得余化面色瞬间潮红,豆大的汗水,从毛孔中渗出。

    但汗水出现的瞬间,又被周围火行地煞释放的高温蒸发而去。

    余化全身都有白烟升腾,与周赤红色的火行地煞交织,将他身形彻底遮掩。

    对此情况,余化早有准备,咬紧牙关,忍受疼痛的同时,一边使火行地煞在经脉中继续运转,一边用真气温养着受损的经脉。

    等到火行地煞运转完一个周天,开始第二个周天的运行,再次经过这些经脉时,能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否则不等凝煞成功,经脉受到的损伤不可修复,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不过对此,余化倒也并不担心。

    凝煞过程中,会出现何种情况,《五行通天道地诀》里都有详细记录,余化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不说万寿的行云布雨之术,储物袋中,温养经脉的丹药亦有不少。

    至于为何现在不用,却是功法中有言,不依外力,全靠自身修为凝煞成功,对于感悟五行变化,有着不可言说的好处,更利于筑基中期圆满后,五行合一的修行。

    御兽宗很可能是超过元阳域三大宗门的修仙势力,其传承经过多位真人、真君的完善,既然有此说法,自然有其道理。

    余化纵然不明所以,也会照做。

    四十九个周天后,那一缕火行地煞已被驯服,变得温顺起来,余化这才敢将其渡入丹田之中,让其与丹田中的火行道种文字融合在一起。

    “呼!”

    看着那道种文字闪烁着赤色光芒,余化吐出一口浊气。

    直到现在为止,进展还算顺利。

    有着第一次凝聚木行地煞的经验,余化知晓,别看现在凝煞进度缓慢,待等到经脉适应了地煞之力的冲刷,变得坚韧无比,那么凝煞的速度,便会越来越快。

    “应当与凝聚木行地煞所需的时间相差不多,大概一年左右。”

    余化心里暗自说道。

    如此看来,先不管凝煞的过程中,对日后感悟五行变化,究竟有没有好处,但至少能够用来淬炼经脉。

    不过修炼《五行通天道地诀》,在筑基中期,凝煞本就是最简单的一步,难的是如何让五行真气在体内并存。

    五行之间的生克变化,才是最费时间的地方。

    之前凝聚木行地煞,余化还记得,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已将修为稳固下来。

    现在加入了一种新的地煞之力,木行与火行,二者之间,如何共存,如何平衡,如何能使修为增长,而不是互相掣肘,使得修为不进反退,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将这一阶段的修行彻底完成。

    “先行凝煞,再说之后的事……”

    余化定下心神,将杂念排除,专注于眼前,不再去想其他无关之事。

    ……

    ……

    一年半后。

    天炎道人双眼骤然睁开,轻喝一声,一指头顶六层小塔,赤色火焰缩回第三层中,塔门关闭,小塔上方由地煞之力形成的漩涡,也是消散而去。

    “乾阳地煞火凝聚成功,如此一来,六种火焰都已集齐,道基圆满,接下来便需寻到一处灵脉之地,以便在结丹契机来临之际,可以随时开始凝结金丹。”

    抬手将小塔召回,让其悬浮于掌心,天炎道人望着小塔每一层都有不同颜色的宝光流转,脸上亦是忍不住露出欣喜之意。

    他走的是祭炼本命法宝的路子。

    本命法宝威能的增强,能带动修为的增长。

    自身大境界的突破,又能使本命法宝发生蜕变。

    不过欣喜之后,随即又是深深的担忧。

    西域诸国之地,天地灵气本就贫瘠,灵脉大都已有归属,西域之外,那些大宗门,有些倒是坐拥数条灵脉,可惜门下弟子亦是众多,尚且不够分润,自己一介外人,若不付出足够代价,恐怕也难以向他们借取灵脉结丹。

    他早些年建立天炎城,便是想靠自己培养出一条灵脉来,如今筑基境已经圆满,却还是连灵脉的影子都没见到。

    还有结丹的契机,或是一种感悟,或是一份触动,或是一道执念……

    几乎所有涉及凝结金丹的功法,对此都是一带而过,只说欲要成就金丹大道,机缘、努力、心性,缺一不可。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人能凭之突破的契机,并不能成为参考,有时甚至一叶障目,最终误入歧途,越走越偏。

    轻轻一叹,天炎道人将四周布下的法阵收了,从闭关之地遁出,分别望向左右两个方向。

    曹龙闭关之地,火行地煞疯狂翻滚,似已是到关建时刻。

    而余化所在的方向,却是无比平静,周围火行地煞动也不动,若非还能看到铁甲蜈蚣穿梭法阵之中,天炎道人甚至以为余化已是坐化在其中了。

    “真是奇怪。”

    天炎道人亦没有窥探的想法,在旁边等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