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中国有一句老话
在这之后,两人又谈起了邀请中华联邦军队助战的事情。
本多忠筹还是觉得这样的行为风险太大了。
“中华联邦的军队的确战斗力强大,远非我们所能相比,但正是如此,我们才要更加小心谨慎,不单单是政务上需要小心谨慎,在军务上更需要如此,不能让我们内部的事务被他们过多的介入,否则一旦成为惯例,又当如何是好?
之前幕府决定邀请中国水师帮忙的时候,我就提出过反对意见,我觉得这样做不可以,这始终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介入进去,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就不好处理了,但是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听我的。”
安藤信成倒是有另外一种看法。
“话也不能这么说,您应该也知道,之前作战的时候,中国水师进行了炮火支援,效果很好,甚至遏制住了叛军的进攻,我们目前所能拥有的火炮和中国水师使用的火炮差距还是太大了,如果能得到他们的炮火支援,对于我们来说很明显是一件好事。”
本多忠筹摇了摇头。
“这种好事,我宁愿他不发生,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自己造出那样强大的火炮和火枪。”
安藤信成笑了笑。
“如果可以,我觉得这样当然是最好的,可是之前咱们也安排工匠尝试仿制他们的武器,工匠们表示这种武器制造十分精巧,少量制作还有可能,大批量制作给军队装备,需要的可能不单单是钱和人力,还有某种被中国人藏起来的技术,那个技术才是关键。”
本多忠筹默然无语。
他知道这种看家本领一般的技术无论是谁都不会轻易授予旁人,民间也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什么时候都要留一手,中华联邦在这其中进行了一些隐藏,也并非不能理解。
一念至此,本多忠筹才感到特别的无奈。
中华联邦那么强,技术又那么高,幕府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挣脱他们的控制,获得完全的独立自主呢?
本多忠筹得不出什么答案,但是安藤信成的心里却隐隐约约有一个答案。
所以他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的邀请中华联邦海军助战的方案给到了德川家齐,让德川家齐进行最后的审核。
德川家齐看过之后也找不到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他的心中依然觉得不够安稳。
“让中国人介入这样重要的事情,真的可以吗?”
安藤信成则回复道:“事急从权,古人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说法,将军大人,在您看来,是中华联邦的威胁更大,还是那群嚣张叛军的威胁更大?”
德川家齐想了想。
“那当然是中华联邦的威胁更大了。”
安藤信成点了点头。
“您说的对,中华联邦的威胁更大,但是这种威胁远在天边,看得见摸不到,距离我们还十分的遥远,更别说之前听说他们正在发动北伐和西征,要把还没有纳入领土的地方纳入领土,所以他们不会有精力对咱们下手。
而那群叛军的威胁虽然没有中华联邦那么大,但是他们的威胁近在眼前,看得见也触摸得到,更会影响人心,促成整個日本对幕府的怀疑和不满乃至于叛乱,中华联邦虽然威胁更大,实力更强,但他们毕竟是外人,不会影响到幕府的统治。
而那些外样大名虽然是自己人,可是他们一个个对着幕府的权势虎视眈眈,恨不能取而代之,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将军您的位置和权势,将军大人最重要的敌人,就是那些居心叵测、野心勃勃的外样大名啊!”
安藤信成说的这些话使德川家齐颇有醍醐灌之感。
他忽然意识到安藤信成说的很对,中华联邦的威胁看起来大,但是距离遥远,伤不到他,这些反叛者的威胁看起来小,却已经真真切切的伤害到了他。
和这些叛逆比起来,中华联邦怎么说也有互相合作的基础,可以谈,而和这些叛逆,除了打已经没有其他的余地了。
搞明白了这一点,德川家齐便明白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于是德川家齐决定采纳安藤信成的建议,决定派遣幕府新军出击,再邀请中华联邦海军一同讨伐叛逆,给这场战争加个保险,让没有训练完成的幕府新军多一重战场保障。
原先负责与中华联邦协同行动的德川治济已经死了,那么接下来就以老中本多忠筹和若年寄安藤信成的组合一起去和中华联邦方面展开协同。
潘升很快得知了这件事情,他有些惊讶于安藤信成行动的快速和高效,他这边只是通过某种联系的渠道与安藤信成说了一下这个事情,希望安藤信成可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在将军府里面促成一下这件事情,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效率居然如此之高。
不过经由这件事情,潘升也确定了这个安藤信成果然是一个可造之材。
潘升这边只是稍稍透露了一下以后打算对日本做些什么,并且对安藤信成做了一些许诺和保证,然后安藤信成便立刻调转了自己的立场和方向。
该怎么说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
识时务者为俊杰。
德川治济那个老家伙之前还想着让自己积累战功来帮助日本摆脱中华联邦的最终控制,然而这个安藤信成却非常的识时务,一早就看穿了德川幕府乃至于整个日本的力量都无法摆脱中华联邦的控制。
他们这样做,只是螳臂当车罢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潘升很喜欢和这样的俊杰展开合作。
与安藤信成这样的俊杰比起来,本多忠筹显然就是一个看不清时局的老顽固了,和德川治济差不多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人物,面对中华联邦的拉拢之意,他干脆坚决的拒绝了,由此登上了潘升的小本本。
此次谈判,幕府方以本多忠筹和安藤信成这两个人组成谈判小队,表达出来的想法就是请求中华联邦出动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协助幕府新军对九州岛上的反叛诸藩展开彻底的消灭行动,并且确保这一战必须要打赢。
对于这件事情本身,潘升当然是不会拒绝的,所以这个共识他们双方很快就达成了。
不过在指挥权的问题上,双方产生了一些争议。
本多忠筹认为,这场战争的军事指挥权应该掌控在幕府方手中,由幕府方派遣主要军事统帅,统领新军展开进攻。
中华联邦的海军和陆战队可以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战场上的指挥权归属中华联邦自己,但是中华联邦方面的军事指挥官需要遵从幕府方主帅的命令协助幕府新军作战,并且达成战略目标。
对于这一要求,潘升表示不能接受。
他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赤裸裸的瞧不起幕府方面的军事人员的军事素养。
“恕我直言,如果幕府真的能够找到具有一定才能的军事将领,那么之前那场战争就不会失败,之前那场战争先胜后败,本身就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我实在不能把战士们的性命安全交到一个不靠谱的人手里,不单单我不能接受,大总统也不会接受,如果幕府一定坚持这个要求,那么请恕我代表中华联邦拒绝幕府的邀请,这一战我们不参加。”
本多忠筹紧锁眉头,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很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安藤信成已经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潘先生,请您不要生气,这件事情并非不可商量!”
本多忠筹闻言,顿时十分惊讶。
“安藤!你说什么呢?这个事情是可以妥协的吗?”
安藤信成请求暂时停止谈判,自己把本多忠筹拉到了外边没有人的地方。
“您真的糊涂啊!这件事情的关键点在于是谁来指挥吗?难道不应该是必须要获胜吗?您认为幕府还能接受第二次的战败吗?不能!我们必须要赢!
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要剿灭那些叛逆获得胜利!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去谈别的!没有这个基础,我们还能剩下些什么?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吗?这难道就是您想要看到的结局吗?”
安藤信成劈头盖脸一顿输出,把本多忠筹说的一愣一愣的,愣是没反应过来。
好一会儿,他才堪堪反应了过来。
“当然不是,我当然不想要看到那样的结局,但是安藤君你要想明白,这场战争关乎幕府的生死,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你把指挥权交给一个中国人,这合适吗?将军能接受吗?”
安藤信成摊开双手。
“那么您觉得哪一位将领一定可以获得胜利?您觉得哪一位将领能够得到中国人的认同?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我们的指挥?我们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自古以来哪里有手下败将能够指挥获胜方的?他们能帮着咱们作战,已经很给面子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指挥,怕是给再多钱他们都不会出兵,他们不出兵,只靠还没有训练完的新军能打赢这一仗吗?”
本多忠筹沉默了很久。
他当然不知道幕府手上还有什么特别能打的将军能够得到中华联邦的认可,能够让中华联邦放心把自己的军队交给这个人来指挥。
他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太可能,但是从情感上,他很难接受这样一场决定幕府生死关键的战争交由中华联邦来决定。
这种命运被他人掌握在手里的感觉真的很不愉快。
于是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说的这些我也都知道,但是安藤君你想过没有?如此重要的一场战争,他们打赢了之后,就等于是幕府的恩人了,他们会有更多的理由和借口要求幕府做更多的事情,而幕府很难回绝,他们现在已经从幕府手里攫取了很多利益,要是再多一些的话……”
安藤信成摇了摇头。
“首先,请他们出战,我们是花了钱的,他们所耗费的一切物资,受伤的每一个人,战死的每一个人,幕府都会出钱,他们不需要为此付一分钱,只是相当于我们雇佣他们来打这场仗。
这是纯粹的交易,不存在什么恩情不恩情,除非他们不收这笔钱,再说了,您所考虑的事情是打赢了之后才能考虑的,战争都没有打赢,幕府生死难料,您怎么能提前考虑这种事情呢?”
本多忠筹想了很久,不得不承认安藤信成说的很对,所以,他最终只能叹息。
“咱们真的荒废了很多东西啊,军事武备彻底的荒废了,连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才都没有,平白无故叫人看轻,惹人耻笑,决定命运的战争还要交给旁人来指挥,何等的耻辱啊!”
安藤信成心里一松。
他知道本多忠筹说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他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
他已经接受了这场战争必须交由中华联邦方面的人来指挥这样一个事实。
既如此,他的目的就达成了,所以他没有再说什么,与本多忠筹一起回到了谈判桌上,重新展开了谈判,并且表示幕府方面不再要求一定要指挥这场战争、指挥中华联邦的军队,他们可以接受中华联邦方面安排一个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人来出任副帅。
但是主帅必须要由幕府方面指定的人来担任。
实际指挥权可以交给中华联邦的指定人选,但是幕府需要这个主帅的名义,以此掩人耳目,使幕府众人可以接受这个事实。
潘升对此表示认可。
他表示自己可以理解幕府在这件事情上的需求,只要指挥权在手就没有问题,所以这个条件他可以接受,接下来他们可以谈谈价钱了。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潘升为海军争取到了一大笔的军费和奖金,幕府方面会全面承担此次出击任务的所有费用,确保中华联邦海军人员的伙食供应标准和中华联邦本身提供的标准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最后双方敲定了所有的细节,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兰芳十三年十月中旬,这场战争得以再次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