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27章 寒山不是山

    吕布命老王为向导,率领成廉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去探查寒山。

    当然,老王之所以这么卖力,是因为得到了新的赏赐:成廉大拇哥上的玉扳指。

    但这个玉扳指给得值。

    寒山渡就掩映在泗水北岸的芦苇丛中,若不是熟悉情况的人,一时间根本找不到。

    因为这个渡口平时并不常用,几乎废弃了。

    借着朦胧的月光,可以看到一条鸭卵般粗细的麻绳,在水流的冲击下,不断晃动。

    绳子的一头系在岸边的木桩上,另一头连着一条破船。

    这些都是老王白天的杰作。

    别看船破,却可以载人,即便一次只能载八个。

    否则,宽达百余步的水面,还真就如天堑一般,难以越过。

    浆动船行。

    吕布站在船头,往南岸眺望。

    寒山两头粗,中间细,像一个哑铃,被主人随意丢弃在大地上,一头朝西南,一头朝东北。

    这实在不能说是一座大山。

    或者压根就不能说是山,而是丘。

    它的高度绝对不超过四十丈。

    临近泗水的这一头,还要矮一些,估计也就三十余丈。

    山上的树木倒是挺茂盛,夜色之中,一眼望过去,黑黢黢的一大片。

    拉泡屎的功夫,船已到达对岸。

    当然,由于水流的原因,与原计划相比,登陆点偏了。

    偏得也不多,也就一里多路吧。

    成廉一个劲抱怨,不肯下船。

    老王二话不说,又把他渡回北岸去了。

    吕布领着剩下的五名士兵,朝寒山方向步行前进。

    修个脚的功夫,到了。

    吕布以步代尺,开始测量数据。

    寒山东北端距离泗水南岸,最窄处约莫一百二十余步。

    一条六尺多宽的官道从中间经过。

    如果宋宪等人在寒山与彭城士兵交割财物的话,多半会在山脚下的官道上进行。

    因为这附近看起来荒无人烟,没有像样的场所可供举行仪式。

    虽然月光不甚明亮,目前还看不见上山的道路,但这种山丘,真要上去,压根不难。

    郁郁葱葱的林木,可以为军队提供绝佳掩护。

    当双方交易时,骑兵突然从半山腰冲过去,完全能够保证袭击的突然性。

    泗水南岸的芦苇丛,也是可以藏兵的好地方。

    步兵在隐蔽处射箭,可以配合骑兵冲击,给敌人一个小小的震撼。

    现在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彭城接收财物士兵的数量不确定。

    敌兵越多,对他越不利。

    二是主力部队能不能准时到达的问题。

    一旦迟延过多,而袭击不得不提前进行的话,他将面临孤军奋战的境地。

    因为嘎了对面的士兵,却迟迟不押送财物进城的话,势必会引起昌豨的警觉。

    三是主力部队到达后,如何才能快速渡过泗水的问题。

    几十人渡河尚且困难,何况几千人。

    一旦部队不能在彭城以南快速集结,那么无论来多少军队,都是白费。

    因为从泗水以东方向过来的军队,如果不渡河攻击彭城南门,就只能跨水攻击西北二门,那跟自杀也没什么分别。

    前两个问题,需要等严畯和魏续的消息。

    最后一个问题,他请教过老王,得到的答复是:没办法。

    不过,神奇的是,当他把成廉佩刀上镶嵌的三颗宝石薅下来,放到老头手中时,他又改口说,办法嘛,想一想还是有的。

    除寒山渡外,他额外提供了三个渡河的地点。

    云龙渡,在寒山渡上游十二里处。

    凤凰渡,在寒山渡下游十五里处。

    昆吾渡,在凤凰渡下游九里处。

    这三个渡口有三个共同特点。

    一是都在泗水转弯处,水流较缓。

    二是附近都有可供伐木作筏的树林。

    三是渡口对岸都是大片的开阔地,渡河后,便于兵力展开。

    当然,也有缺点,就是容易被人发现。

    半个时辰后,老王、成廉带着三十八名骑士,出现在吕布面前。

    吕布让老王回去。

    夏天的夜晚,热气熏蒸,加上蚊叮虫咬,怕他一口气上不来,原地猝死。

    老王临走前,来到他身边,小声嘟囔,说他是个骗子。

    吕布否认。

    老王反问他,你见过哪个贩马的客商,会把刀枪箭矢驮在马背上。

    吕布说,你最好当作什么都没看见。

    老人耳朵不好,但显然听出了他语中的杀气,转身离去。

    吕布下令,让士兵给战马吃饱喝足,然后以布勒口,牵入寒山密林之中。

    潜伏至天明,吕布起身攀爬至山顶。

    山不高,却因四周都是平原旷野之故,视线非常开阔。

    遥望北方,泗水奔流南下,遇到寒山,转而掉头向东。

    他突发奇想,若是奇袭不成,则在转弯处断流立堰,水淹彭城,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正午时分,出城报信的严畯,被埋伏在芦苇丛中的暗哨活捉,带到山上。

    吕布详问之后,才知道昌豨派出来接收财物的士兵足有二百人之多。

    领兵带队的,是昌豨的弟弟昌尨和彭城令周球。

    可惜,到达寒山的时间,未能探知。

    不过,按老王传话中所说,宋宪等人今早出发,大概率傍晚时分就能抵达寒山。

    严畯很担心,若是大部队未能及时到达,能不能吃掉这伙敌人。

    他还说自己的老上司周球就是个烂柿子,抬脚就能踩个稀碎,但昌尨麾下的二百余人隶属王宫卫队,堪称精锐。

    吕布拍拍成廉肩头,笑道:“还记得,在河北之时,吾等面对黑山军万余精兵和数千骑兵时,是怎么做的吗?”

    成廉哈哈大笑道:“冲他娘的!”

    严畯还是将信将疑。

    吕布开始分兵派将。

    八名骑兵弃马用箭,埋伏到泗水南岸的芦苇丛中。

    余下的三十名骑兵,吕布和成廉各统一半,隐蔽在半山腰两个不同的地点。

    这两个隐蔽点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他审慎考虑后的选择。

    多年的骑战经验告诉他,骑兵冲击非常依赖速度。

    而要加快速度,就需要一定的距离。

    这个距离至少要二百步。

    当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昌尨要在何处列阵。

    到时候,他还需要根据敌兵站定的位置,调整冲锋的发起点,以确保冲锋的效果震撼人心,而不是透阵而过后,连人带马,一头扎进泗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