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79章 他的性格素来稳重

    吃饱喝足。

    吕布领大军,向东渡过泗水,正式出发。

    行至戚县地界,张辽马上一揖,辞别北去。

    吕布自统主力,向东南方向的郯县进发。

    这是一条长达四百余里的漫长征途。

    两千余人的战兵,外加几乎同等数量的辎重运输队伍,总数在五千人左右。

    成廉建议,对外应号称大兵两万,方能壮吾军胆。

    吕布性格素来稳重,觉得太夸张了不好,便采纳了魏越的建议,号称一万算球。

    五千余人,加上车辆,前后迤逦数十里。

    旗幡招展,看起来倒是挺壮观。

    可是,很危险。

    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被敌人从侧翼击溃。

    为了安全,吕布把队伍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锋,他自己担任主将,成廉领一半主力骑兵从旁协助。

    第二部分为宋宪部第一曲,五百人。

    第三部分为宋宪部第二曲,五百人。

    第四部分为丹阳军第一曲,五百人,许耽负责。

    第五部分为丹阳军第二曲,五百人,章诳负责。

    第六部分为辎重部队。

    第七部分为后卫及侧翼警戒部队,由魏越领一半主力骑兵负责。

    各部皆为两列纵队。

    各部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两里。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行军之时,某一部分遭到突袭,其余部分还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列阵迎敌。

    此外,他还在行军队列的两侧布置了斥候骑兵,两人一组,前后距离不超过五里。

    斥候骑兵与步兵行军队列的间距不超过两里。

    这么一划分,队伍虽然前后可达三十余里,却更加安全一些。

    如果东海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处处抵抗的话,那他这支部队将很难有所建树。

    毕竟,玩攻城战,靠他这点人数,是无论如何,也玩不转的。

    好在,东海国不是。

    而他五原猇虎,无双飞将的名头,早已声震四海。

    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说他来了,基本上都会智力减半,敏捷点满,勇气瞬间消失。

    叠加上克彭城,破小沛的威压,效果立刻提升好几倍。

    大军一路顺风顺水,所过之戚县、阴平、承县、兰陵、襄贲,皆望风而降。

    让人可笑的是,大军经过阴平县时,远在百里之外的合乡县,居然也派人过来,向他表达了仰慕之意。

    这真的让人很难绷得住。

    也真的省了无数的麻烦。

    他可以让大军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得到补充和休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战斗力。

    行军第九天。

    吕布命糜芳为向导,出襄贲,向沂水西岸进发。

    渡过沂水,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郯县城下。

    不过,从哪里渡河,却是个问题。

    糜芳建议道:

    “君侯,前面就是峰山了。

    翻过此山,向前不足十里,就能到达子房渡。

    从那里渡河后,大军可径直南下,不足五十里,即可到达郯城北门。”

    吕布点点头,一催赤兔马,来到峰山顶上。

    这是一座低矮的山丘。

    但架不住四周都是平地,视线还算开阔。

    他向东南方向眺望,发现一条大河,自北向南,奔腾而下,知道这就是沂水。

    水势还挺大。

    若徐璆派兵守住渡口,要想快速过去,还真就十分困难。

    他正担心,成廉飞马来报:

    “君侯,吾已探明,子房渡无兵看守,可放心渡河。

    徐璆拒不投降,却拙于用兵如此,真自作孽,不可活。”

    吕布道:

    “休要轻敌,待我前去观看。”

    他策马来到渡口边上,仔细察看一番。

    子房渡水面窄,流速缓,地势也相对平整,确实是个大军渡河的好地方。

    但这个渡口太小,大军都从这里走的话,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

    一旦出了变故,很难收场。

    渡河中的军队,宛如正在吸吮营养的人类幼崽,是非常非常脆弱的。

    他问糜芳道: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渡口没有?”

    糜芳道:

    “有。

    上游三十里,有江风渡。

    下游六十里,有白果渡。

    江风渡,是个大渡口,渡河方便。

    白果渡,也不小,但渡河后,距离郯城不足十五里。

    如果徐璆出郯城西门,攻击率先渡河的部队,我军将非常不利。”

    吕布点头道:

    “我先渡河,观察一下再说。”

    于是,他命人传令,让部队在峰山附近集结待命,然后带着成廉、糜芳以及十余名骑兵,自子房渡渡过沂水,前去察看地势。

    一行人驱马,悄悄南下,一直到距离郯城以北十余里的地方才停下。

    吕布手搭凉棚,向南观望,郯城轮廓依稀可辨。

    此城曾是东海国治所,占地却并不甚广,比之小沛,只稍稍大上那么一点,然在下邳之下。

    糜芳作为郯县的老油条,忍不住道:

    “君侯,要说这个郯县,那我可太熟了。

    当年陶恭祖重病,若非我糜家和陈家出死力相助,刘备断不能入主徐州。

    原指望他当了徐州牧,能稳定州境,还百姓一个安宁,没想到结果更糟糕。

    如今,君侯英姿勃发,亲提大军,兵临城下,又有卑职带路,谅此城不难取也。”

    成廉见糜芳大言不惭,冷哼一声,道:

    “某观此城,北宽南窄,东西二面略同,高不下四丈五尺,壕沟、箭楼等一应俱全,恐攻之不易也。

    吾闻曹孟德数次乘怒而来,皆不能下,吾等需谨慎小心才是。

    莫要信了那善夸海口之人,弄得伤兵损将,岂不晦气!”

    糜芳本想拍个马屁,却不想讨了个无趣,立时闭上了嘴巴。

    吕布笑道:

    “汝前欺徐璆无能,后又言城坚难攻,何以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成廉道:

    “我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他不守渡口,就是无能。

    他躲在城里不出来,我等就是难攻。

    这本来就是事实嘛,有什么奇怪?”

    吕布哈哈大笑,道:

    “你这脸皮厚的啊,倒像你身后的那座马陵山。”

    成廉转身望去,只见一座大山,自北向南,绵延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

    山上松柏参天,杨槐遍地。

    糜芳道:

    “君侯好眼力!

    那就是马陵山。

    想当年,孙膑斩杀庞涓,就在此山之中。”

    吕布道:

    “刺曹的斥候,早已将郯县周边地势画影图形,送于我知了。

    今观此山,背水面川,真屯兵之所也!

    成廉,汝速去传令。

    命宋宪部自子房渡渡河。

    许耽、章诳部自江风渡渡河。

    辎重部队待大军渡河后,再行渡河。

    所有部队,一旦渡河,皆前往那里安营扎寨。”

    成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问道:

    “那里是何处?”

    吕布道:

    “马陵山,禹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