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101章 进击的秦宜禄

    下邳城东南,二十余里。

    高迁亭。

    魏续、秦宜禄指挥部队连续击退了淮南兵的三次进攻。

    其自身伤亡也很大。

    魏续从下相突围时,有八百人。

    秦宜禄麾下有五百人。

    合计一千三百人的部队,现在只剩下四百五十余人。

    魏续见淮南兵四面云合,料其下一次进攻必不会间隔太久,对秦宜禄道:

    “秦将军,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

    袁兵再冲击几次,吾等不说迎战,恐结阵亦成问题。”

    秦宜禄放眼望去,只见淮南兵仗着人多,四面擂鼓,八方列阵,旌旗飘扬,戈戟森森,不由得心中一紧,道:

    “魏将军莫慌。

    吾妻有言,用兵之道,无非正奇二字。

    今敌军进攻在即,不如将军结阵自守,吾率士卒反冲过去。

    彼连胜三阵,又欺我人少,不料我突然杀出,必然惊骇。

    吾趁机掩杀一阵,而后退回阵中。

    如此反复,以待援兵。

    不然,吾等皆为齑粉矣!”

    魏续见这种关键时刻,他居然拿一个妇道人家的话来搪塞自己,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忙道:

    “秦将军切勿杀出。

    敌兵势大,杀出去,徒丧性命。

    届时,士卒伤亡殆尽,求战不得,欲守不能,坐制贼手矣!”

    秦宜禄叹息一声,道:

    “若依将军,该当如何?”

    魏续环顾四周,见还有七八辆辎重车,道:

    “不如变阵。”

    秦宜禄道:

    “此话怎讲?”

    魏续道:

    “敌军八方列阵,显然是要八方来攻。

    吾若仍结方阵抵挡,则至少有四面遭敌侧击,久之,必溃。

    不如变方阵为圆阵,庶几可守住此地,以待援军。”

    秦宜禄想了想,觉得他说得也有些道理,道:

    “就依将军。”

    魏续赶紧下令,切换阵形。

    士卒闻风而动。

    八辆辎重车驶向八方。

    每两辆辎重车之间,布置一什士兵,共八个什,八十名士兵。

    如此人车相间,构成一个圆形防御圈。

    魏续觉得阵形太过单薄,又在其外,布置了一个更大的圆形防御圈。

    这个大防御圈,由十六个什,共一百六十名士兵组成。

    魏续觉得还不保险,又在内圈士兵的身后,布置了十六伍弓箭手,与前方戟盾兵,形成长短互补的防守序列。

    余下的一百二十余人,作为预备队,随时投入战斗。

    如果从空中看过去,这个圆阵分为三层,一圈套一圈。

    刚布置完毕,淮南兵就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鼓声大作,喊杀连天。

    魏续站在指挥车上,赶紧吩咐传令兵,挥动旗帜,准备迎战。

    外圈的士兵,左手持盾,右手握戟,做好了迎接冲击的准备。

    淮南兵八个方阵,每个方阵二百人,共计一千六百人,从八个方向压地而来。

    他们同样戟盾在手,个头看起来也差不多少,却有一样独特的优势。

    那就是阵形的宽度与厚度。

    每个方阵皆为十排二十列。

    纵深可达七步,正面作战宽度近十七步,与对手两排五列的外圈防御阵形相比,堪称遥遥领先。

    当两军撞在一起时,魏续布置的外层防御圈,没用多久,就跟鸡蛋壳一般,被敲得到处都是漏洞。

    要不是还有人车组成的内层防御圈及其身后的弓箭手,这个圆阵早就被撞得稀巴烂了。

    魏续、秦宜禄指挥士兵,拼命抵抗,才勉强稳住阵脚。

    但他俩心中都知道,这种均势极为短暂,用不了多久,就会阵破人亡。

    秦宜禄旧计重提道:

    “将军,事急矣!

    与其坐以待毙,孰若奋起反击!

    将军且在这里指挥,吾率预备队杀出阵外,不成功,便成仁!”

    魏续见情势危急到极点,无奈道:

    “要不,就听令妻的?”

    秦宜禄道:

    “吾妻熟读兵书,其言可从也。

    况吾等被困在此,计穷力竭,不听其言,更有何策?”

    魏续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点头答应。

    秦宜禄登车瞭望,观察敌情后,点兵百人,列成二十排五列的方阵。

    而后,他跳下指挥车,对魏续道:

    “将军,宜禄就此别过,你多保重!”

    魏续哽咽道:

    “保重!”

    秦宜禄来到阵前,高声命道:

    “所有将士听着!

    扔掉铁戟,握紧盾牌,拔出环首刀。

    除外围的士兵着甲外,余皆脱掉甲胄,只穿战袍。

    一旦冲到阵外,所有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向前。

    不得后退,不得侧望,只能向前,向前,向前!”

    魏续在一旁听他如此喊话,人都傻了,忙问道:

    “秦将军,你这么干,是投敌还是冲阵?”

    秦宜禄道:

    “当然是冲阵!”

    魏续道:

    “既然冲阵,为何弃甲扔戟?”

    秦宜禄指着淮南兵,道:

    “将军请看,敌兵虽八方攻我,各阵之间却并未完全合拢。

    吾观其间隙,约在十步开外。

    而我所排阵形,正面宽度只有四步。

    若从间隙中间穿过,则距敌左右两个方阵,刚好在三步左右。

    而敌兵手中之戟长仅一丈,欲击我侧翼而长度不够。

    故冲阵之关键,在于行军速度。

    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在敌兵反应过来之前,冲出敌阵。

    吾弃甲扔戟,正为此也!”

    魏续见他于乱军之中,尚能明察秋毫,惊道:

    “此亦令妻教汝耶?”

    秦宜禄点头,道:

    “吾平日多蒙其教诲,受益颇深。”

    魏续想到自家妻子,叹息一声,道:

    “真贤妻也!

    将军若决意冲阵,可往西北方努力。

    吾前日已遣人回下邳,君侯若晓吾等被围,定然来救。

    援兵若来,定来自西北方。

    愿将军吉人天相,早日搬来援兵,救吾于水火之中,则吾有生之年,必当结草衔环,报大恩于万一!”

    秦宜禄道:

    “将军言重了。

    请善保虎体,吾冲得出,冲不出,绝不独存以负将军。”

    魏续哽咽道:

    “吾平生贪财好色,所交皆狐朋狗友。

    没想到,临死之前,将军竟能如兄弟般待我,我……”

    秦宜禄道:

    “将军切勿多想。

    吾妻有言……”

    魏续一听他妻子又有话说,忙接过话茬道:

    “她说什么?”

    秦宜禄道:

    “吾妻有言,大丈夫临阵,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

    愿将军好自为之!”

    说完,不等魏续答言,他拱手告别,领着队伍,朝东南方向突围而去。

    魏续以为他走错了方向,忙高呼道:

    “秦将军,西北方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