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113章 夹道

    傍晚时分。

    葛峄山西南峰,山顶大营。

    魏越埋怨成廉道:

    “老成,你怎么搞的?

    一个必死之人,居然能让他跑了!”

    成廉啐了一口唾沫,道:

    “他娘的!

    陈纪这老小子,狡猾得很。

    我照君侯吩咐,带骑兵绕到他背后,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居然把战袍甲胄什么的偷偷脱了,让一个副将穿上,诱我去追。

    我一个没注意,竟然上了他的当。

    事后才知道,这小子弃马爬山而逃,早没影了。”

    许耽也道:

    “成将军所言不假。

    陈纪确实狡猾。

    他看见三道交汇处有兵把守,压根就没有再往上追,直接就跑了。

    只是他这一跑,就苦了那些跟他一起来的淮南兵。”

    吕布道:

    “陈纪虽然跑了,其麾下百余名士兵却悉数被杀,这仗也算是没有白打。”

    成廉道:

    “还是君侯说话中听。

    老魏,你别光说我。

    你倒是说说你自己,峄阳里那边的战况如何了?”

    魏越嘴唇动了动,没敢回答。

    吕布接过话茬,笑道:

    “没什么不能说的。

    峄阳里的敌军,虽然没有主将指挥,阵形却始终保持得很好。

    再加上弓箭手颇多,吾等仅毙伤百余人,就撤了。”

    魏越不服道:

    “要不是敌军及时增援,这些人早晚会被吾等拖垮,可惜了。”

    吕布道: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岂能尽如人意。

    敌军自西、北二门双向增援,再加上李丰自南门派来的援军,足有两千余人。

    吾等以二百人调动敌军数千人,已属不易。

    若再恋战,恐遭围歼。

    撤退是唯一选择。”

    魏越道:

    “唉!

    我知道。

    可就是心里憋屈。

    对面阵形已有松动迹象,只要再坚持一炷香的工夫,必然出现破绽。

    到那时,吾等往缺口上一冲,保证他们难逃高迁亭之敌的下场。”

    吕布道: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不过,你也不用惋惜。

    淮南兵数万之师,岂会因这些许失利而踟蹰不前耶?

    仗还有得打。

    想灭了他们,机会多的是。”

    成廉道:

    “我看未必。

    经此一战,陈纪丧胆。

    他敢不敢来,都是个问题。”

    吕布道:

    “陈纪此役,仅以身免。

    吾料其短时间内,定然不敢复来。

    然张勋主力不日将至,到那时,可就不好说了。”

    魏越道:

    “莫非他还敢来此抢山不成?”

    许耽道:

    “我最担心的,不是张勋来抢山,而是他非但不来,反而以重兵围山,使吾等求战不能,那就糟了。”

    吕布道:

    “汝言是也。

    吾等所以据此山,以能与城内守兵互相策应故也。

    彼若围此山,而以重兵攻城,则吾等无能为也。”

    众将皆担心道:

    “若果真如此,如之奈何?”

    吕布道:

    “尔等勿慌。

    吾观小山大营距城北,不过七里之遥。

    若能使二者之间,往来交通不断,则敌或围山或攻城,吾等当可从容应对,无所畏惧也。”

    成廉道:

    “此策甚妙,然何以成之?”

    吕布道:

    “小山大营至下邳北门,原有一条小路。

    苟能在此小路两侧,挖土砌墙,使成夹道,更在其外,掘深堑、筑障墙以御敌,则袁军欲绝吾等与城中联络之筹谋,立成泡影。

    尔等以为如何?”

    众将大喜,皆道:

    “君侯妙计,吾等佩服!”

    成廉道:

    “夹道若成,则内可通车马,外可御强敌,万不得已,还可以撤兵入城,可退可进,可攻可守,真妙计也!”

    魏越道:

    “计是好计。

    然七里长的夹道,修起来,颇费人工和时日。

    且袁军望见,必驱兵来袭,未易成也。”

    吕布道:

    “汝言之有理。

    夹道两侧之围墙,高不少于七尺,厚不少于五尺。

    夹道之外的障墙,若按每一百步设置一面计,则需砌筑四十余面。

    二者所需人工、锹镐等,数量巨大。

    再加上敌兵骚扰,实施起来,就更加艰难。

    不过,要是人手够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修造完毕。

    我意,可通知城内守兵,让他们与吾等同时开工,南北对进。

    如此一来,就能缩短一半时间。

    至于敌军骚扰,我会一面派兵防护,一面先发制人,使其无暇他顾,尽可能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许耽道:

    “军营之中,锹镐数量倒是不少。

    只是这人手嘛,恐怕不敷使用。

    总不能让士兵全都去砌墙吧?”

    吕布皱了皱眉头,道:

    “这确实是个难题。”

    正为难,一名斥候急匆匆来报:

    “禀君侯,山北五里处,发现一股人马,足有千余人!”

    成廉腾身而起,道:

    “他娘的!

    不会是淮南兵绕到山北,想要偷袭我等吧?”

    吕布摇了摇头,道:

    “袁军新败,而主力未至,断无可能。”

    魏越道:

    “然则为谁?”

    许耽道:

    “莫非苌奴已攻克郯县,率兵南下,会攻下邳来了?”

    吕布笑道:

    “苌奴要是有这种本事,天子就不会被曹操拐去许都了。

    汝等莫再瞎猜,待吾前去观看。”

    于是,他领兵自山顶东侧小道,先向东,再向北,一路来到山脚之下。

    放眼望去,千余人的队伍,哩哩啦啦,排出去老远。

    最前面的,已经渡过沂水,朝山这边走来。

    成廉道:

    “兵法云,半渡可击。

    君侯你就下令吧,不消半个时辰,我就能把他们全咔嚓了!”

    吕布见那些人衣衫褴褛,不少人身上还挂着个破布袋子,里面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玩意,走起路来,滴溜咣啷直响。

    可以肯定,他们既不是淮南兵,也不是什么军队,而是一伙穷得掉渣的难民。

    他对成廉道:

    “休要动手。

    你去找个明白事的,带到这里来,我一问便知。”

    须臾。

    一个精瘦的年轻人,吭哧吭哧地跟在成廉马后,来到近前。

    吕布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从一留在艾山的贼寇。

    他曾经对从一说过,让他带五百人跟自己先走,余下的,收拾好行李后,再自行启程,前往葛峄山与他会合。

    这些人此番前来,也算是话复前言了。

    足足一千余人,老弱妇孺占了绝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只有三百多。

    众将一看来了这么多白吃饱,个个愁眉苦脸,纷纷把手按在了刀把上,就差上去砍了。

    唯有吕布,打心底里高兴。

    因为人手紧缺的难题,终于有了眉目。

    他们虽然穷,看起来也不太聪明的样子,但要论砌墙的本事,那可都是拿得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