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拒绝飘零,我活捉了糜夫人

第153章 下邳攻防战(十八):绝望

    李丰夜闯袁术大营,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袁术听说大战在即,他居然要告假还乡,坚持不允。

    李丰以父丧必奔为由,固请。

    袁术大怒,命人狠狠打了他一顿,同时下了死命令,让他五日后一定要拿下缺口,攻入下邳,否则军法侍候。

    李丰被人抬着回到自己的营帐,心中那个委屈,那个愤恨,全掺和在泪水之中,别提多难受了。

    他把事情原委一说,刘泓故意问道:

    “将军,还能回家吗?”

    李丰没好气道:

    “你看我这样,还能动吗?”

    刘泓高声道:

    “将军父亲亡故,理当奔丧。

    袁术执意不允,何不通人情至此也!

    我去找他辩理去!”

    说着,他作势欲出。

    李丰躺在榻上,赶紧一摆手,阻止道:

    “休要莽撞!

    吾尚不得所请,汝去,下场必与吾同,于事无益也。”

    刘泓道:

    “然则,该当如何?”

    李丰道:

    “还能怎样?

    听袁将军的,暂不奔丧,待五日后破了下邳再说。”

    刘泓道:

    “吾闻彼统大军,血战数次,皆未能攻破下邳。

    将军有把握耶?”

    李丰苦笑一声,道:

    “但听命而已,何来破城之把握?”

    刘泓道:

    “既无把握,岂不徒丧士卒性命而受上司责罚耶?”

    李丰道:

    “此种结果,吾何尝不知。

    然不如此,吾命立丧此地矣。”

    刘泓见他决心已定,觉得还不是劝降的时候,便不再追问。

    其实,李丰虽然被捶了一顿,心中却对袁术说的话颇有些赞同。

    他也觉得,攻方确实艰难,但吕布那边更艰难。

    也许他再加把劲,这城就拿下来了。

    当然,他也不是傻子。

    这次攻城的部队,他挨打的时候就盘算好了。

    他不可能再拿剩下的两千老弟兄去送死,得让陈纪死后划归自己的部队打头阵。

    这样一来,就算战败了,也伤不到他的根本。

    对袁术,也是一个交代。

    反正,攻也攻了,打也打了。

    实在打不过,你总不能真的拿军法来惩治吧?

    一定要按军法从事的话,那张勋的坟头草早就长出来了。

    于是,李丰趴在榻上,发号施令,整编军队。

    三日后,他感觉伤势略好,便在亲随的搀扶下,来到下邳南城的城墙缺口外,观察地形。

    他举目远望,顿时傻眼。

    那个缺口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新的防线,土木构造,与城墙齐高。

    防线外围,尖木桩,铁蒺藜等等应有尽有。

    虽然不如城墙一般坚固,却也足以将进攻之敌挡在城外。

    其余城墙上,敌楼、角楼、箭楼、出楼、行楼、转射等防御设施,皆已修复完好。

    那门打死陈纪的单梢砲也摆在显眼的位置上,看上去就让人心中打怵。

    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转身回到军营。

    刘泓全程陪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禁赞叹,温侯动作是真的快。

    才这么几天工夫,下邳城几乎完好如初。

    自从察看地形之后,李丰整日趴在榻上,唉声叹气。

    刘泓道:

    “将军,这仗明摆着就是去送死。

    要不,你再去找袁公求求情?”

    李丰连摇头,带摆手,道:

    “不不不。

    我宁愿去打一仗,也不想再找他。”

    刘泓心中好笑,他这明显是被袁术打骂怕了。

    打仗,死的是大头兵。

    找袁术,受伤的可是他自己。

    这个账,李丰算得还是很明白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李丰的伤还没痊愈呢,袁术定下的攻城日期就到了。

    这一天,他下达了三更造饭,四更出发,天明攻城的命令。

    担心像陈纪一样被砲打死,他这一次没敢骑马,而是站在巢车上指挥军队。

    参与进攻的士卒,足有五千余人。

    摆在最前方的,是原陈纪部麾下的两千余人。

    其后是前来帮忙的张勋部一千余人。

    最后面才是他自己的老部下两千余人。

    为了配合他的行动,袁术又命东、西、南三门外的驻军同时攻城,以分散守军兵力。

    鼓声响起。

    旗手把旗帜一挥,前军开始行动。

    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难题是仰攻。

    城墙崩塌后,形成了一个大缺口,也在缺口内外形成了两个斜坡。

    尽管双方战死在坡上的尸体都已各自回收,但是斜坡仍在那里。

    坡上到处都是土石木料,断瓦碎砖。

    走起路来,身体左摇右摆,别提有多难受。

    更别说,他们还要防备城头上无情的箭雨,以及时不时袭来的石弹。

    因此,走不到五十步,阵形就已经散乱不堪了。

    阵形一散,中箭受伤的就多了起来。

    石弹也趁机往人群里面钻,一砸就是一大片。

    被击中的士卒,不是脑袋开花,就是骨断筋折,下场极其惨烈。

    不少人目睹惨状,心中的退堂鼓开始隆隆作响。

    李丰站在高处,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他急命云车再往前靠近一点,好让车顶的弓箭手压制城头上的守军。

    但是,云车再怎么靠前,也不能开到坡上去。

    效果依然有限。

    他又下令,增调更多的云车过来,试图以数量优势,弥补距离上的差距。

    结果好了一点。

    但也就是那么一点。

    当士卒们好不容易来到坡顶之时,数排半人高的尖木桩,连同其下的铁蒺藜,又挡住了去路。

    他们手举盾牌,结成盾阵,一边遮挡矢石,一边破除这些障碍。

    在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后,终于如愿以偿。

    后续部队赶紧扛着飞梯,搭在缺口处的土木围墙上,开始登城。

    然而,他们无论如何拼命,就是不能越城墙一步。

    数次冲锋,皆被打退。

    陈纪麾下的士卒伤亡过半,无奈撤退。

    但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战果,他也不想就此放弃。

    于是,他下令,让张勋部一千人继续进攻。

    但这一次,他改变了作战方法。

    不再强行飞梯登城。

    他见缺口处的围墙都是土木构造,而且木头居多,不由自主想到了火攻。

    士卒们抱着柴草,冒死向前,堆积在缺口围墙之下。

    好不容易凑够了数量,想要点火,可是怎么也点不着。

    因为守军从城头上倾倒各种沙土、水,以及新鲜的稀泥巴。

    眼看烧着了一点,立刻就又被扑灭。

    那星星之火,永远也成不了燎原之势。

    战斗自天明打到下午日色偏西,李丰终于支撑不住,下令撤军。

    这次失败,耗尽了他最后一点心气。

    他绝望了。

    他确认,以自己的能耐,是无论如何也攻不破下邳了。

    想通了这一点,他反倒轻松起来了。

    他决定主动去找袁术请罪。

    他觉得尽管没能拿下城池,但自己尽力了。

    袁术不念功劳,也会念在苦劳上,放他一马。

    然而,他想错了。

    他那刚结巴的疮口,再次被打得如花绽放。

    而就是这一顿毒打,让他对袁术彻底死了心。

    他要为自己好好考虑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