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农夫开始

第21章 冯抠门的格局

    沈平悄悄退出了洞道。

    他没想到陆家药园竟派人守着这里,要是没察觉,必然会被发现,后果不用想都知道陆家会灭口。

    “到年底前,都不能再来此地了。”

    “还得让瘦猴知道。”

    山谷里的药他薅了一遍,半年乃至数年都没法再获得灵币,或许更深处有,可现在有陆家护卫盯着,不值得冒险去。

    回到村里。

    他趁着吃晚饭,喊出了瘦猴。

    “药谷那边你可别去,有人守着呢。”

    瘦猴吓了一跳,后怕道:“幸亏俺没听俺娘的,不然就危险了。”

    沈平这才知道,原来瘦猴他娘最近好的差不多了,但却一直想着去药谷那边挖药卖钱。

    “你好好劝着你娘,药谷那些人是县里的,咱得罪不起。”

    “俺知道。”

    瘦猴重重点头。

    次日清晨。

    村里雾气笼罩。

    八月底大凉山这边已经有些凉意了,有时候会起山雾。

    沈平像往常那样和花嫂一块前往镇上。

    半路。

    浓雾遮掩视线。

    花嫂一个不慎被石头给拌了下,疼出了声。

    “嫂子还能走不?”

    “能。”

    花嫂咬牙道。

    看着她踉跄走路,沈平直摇头,“还是别去了,我跟管事说一声。”

    花嫂倔强的道:“俺能行,又不下雨,要是请假会扣工钱的。”

    “那……我背你走一段路吧。”

    沈平迟疑道。

    花嫂一怔,又看了看周围的雾气,面颊微红道:“行。”

    背在身上。

    两人都没吭声。

    雾气包裹着他们。

    走了盏茶功夫。

    花嫂两只手臂下意识抱住沈平脖子,几乎贴在了背上。

    沈平正值血气蓬勃...

    似乎是猜到沈平难受,花嫂开口转移视线的道:“经常去镇上,鞋子磨的快,嫂子给你做了双新鞋,晚上给你。”

    “啊,嫂子咋知道我的鞋大小?”

    “你去县里,俺在你家用旧鞋量的。”

    沈平沉默了下,问道:“上次听李哥说,粮税的钱是借冯主家的……”

    花嫂打断道:“你别管,俺能还上。”

    快走到其他村口。

    花嫂让沈平将她放下,先试着走了几步,就越走越顺,“看,俺说不碍事吧。”

    沈平扯了扯嘴。

    到了东跨院。

    还是站桩。

    经过这十多天的锻炼,其他护卫基本都能坚持半个多月钟头了,有的更是能支撑到一个时辰。

    结束锻炼。

    冯主家罕见的出现。

    他富态的面庞上挂着笑容,“听胡教头说,你们这些天锻炼都很用功,赖管事也跟我说,在坊里,你们除了巡视,剩下的时间都在锻炼,这是好事。”

    “学武就得下苦功夫,我给你们保证,只要能学有所成,以后工钱都会涨。”

    说到这,他看向胡教头。

    胡教头领会的点了点头,然后道:“你们中,沈平的进展最快,以后他便是护卫长,你们可服气?”

    没人吭声。

    胡教头面色一沉,“怎么,都哑巴了?”

    “服气!”

    “很好,若有不服的,可以提出来,我会给他个机会。”

    其他护卫离开。

    冯主家态度温和的看着沈平道:“胡教头很少夸人,可对你却赞不绝口,听说已经练到拳响如鞭了?”

    沈平嗯了一声,他在前天当着胡教头的面打了套长山拳,拳力响彻如鞭,如今以他的拳力,哪怕极力收束着都会产生响声。

    冯主家抚掌道:“沈平,你很不错,县里武馆那些养力境有一大半都达不到拳响如鞭,这说明你有天赋。”

    “我冯家不会埋没人才,以后你练武所需,皆由我冯家承担,另外每月工钱上涨到十枚!”

    这可是不小的手笔。

    沈平忍不住露出惊讶,他印象中,对方是很抠门的,有葛朗台的风范,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格局。

    看来姓冯的能在镇上开家布坊,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抱了抱拳道:“谢东家。”

    冯主家听出沈平话中的意思,没有喊主家,便是只承认雇佣关系,而不是上下关系。

    对此,他没在意,毕竟对方成为护卫时日尚短,待以后其真正练武开始,就会知道有一个主家培养是多么的珍贵。

    冯主家离开后。

    胡教头意味深长的说道,“穷文富武,习武到了后面,对于药材的需求很大,冯家愿意培养你,是机会,你要抓住。”

    他没往深里说,只提点了一句,就继续说起了长山拳,“长山拳你已经入门,今天我教你长山拳的第二套动作,这套动作很复杂,共包含了四十八式,如果是在武馆,想要掌握就得配合药液辅助,你食用过特殊山果,体内气血旺盛,暂时无需药液。”

    第二套拳已经涉及到了养力,是长山武馆能外传的极限,再往后,就必须要到武馆内修习。

    胡教头也想看看,这位沈平体内的山果,效果能持续多久。

    ……

    傍晚。

    黄良村村头。

    落日黄昏的余晖洒落在沈平和花嫂身上,长长的影子都遮住了正聚在一起的张婶等村妇。

    “哟,冯家的沈护卫来了。”

    “花嫂每天都有沈护卫陪着,路上可不用担惊受怕了。”

    “人花嫂胆子本来就大,以前不是也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吗?”

    “那不一样,有沈护卫在身边,多少有个照应不是。”

    听着闲话。

    花嫂嘴角一撇,扬声道:“张婶啊,以后你们得改口喊护卫长才对,今儿个小沈正式成为护卫长了。”

    村头闲话顿时消失。

    张婶等人都瞪大眼睛,一时都没回过神。

    直到沈平和花嫂走远。

    她们才反应过来。

    “护卫长,不得了,不得了啊!”

    “月工钱五枚大钱,一年下来那不是一张熊皮的钱?!”

    “小沈真是大出息了,十里八乡的汉子挑出来的,竟然还能当上护卫长。”

    “打小沈进咱们村,我就知道他迟早有出息。”

    “要不了多久,小沈就是咱们黄良村的富户。”

    “怪不得那花嫂粘着他,这眼光不一般。”

    “戚,粘着又能咋样,还能偷不成,莫说她当家的还在,就算不在了,小沈也看不上她。”

    村头像炸锅一样,议论纷纷。

    没多久,沈平成护卫长的事,就在村里彻底传开。

    晚上村长还有老陈叔,都提着酒过来庆祝。

    “小沈啊。”

    “咱黄良村挨着大凉山,贫瘠穷困,你要是有机会,得帮着点村里。”

    酒过三巡。

    村长语重心长的说着。

    沈平拍着胸膛道,“村长放心,我是黄良村的人,有好事肯定想着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