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狮驼岭,跑山成大圣

第14章 卖宝植,长春功

    “没成熟的红铜果可以卖到二两五钱,这种熟透了,个头还不小的,怎么也该六七两银子吧?

    秋税肯定是够了,多的给大哥求个丹药,让他早日康复,再做件棉衣,让他不会挨冻。

    往后再多存些钱,现在的木屋四面漏风,过不了冬,还是得住到宅子里。”

    周榆心理估摸着价格,走进回春医馆,前台的伙计招呼上来:

    “小兄弟,要买些什么?

    天气凉了,最容易染上风寒,我们最近推出御寒汤药,效果绝佳。

    着了凉,熬上一碗,睡上一夜,保管好。”

    周榆听着有点心动,不过眼下还是先办正事:

    “我是来找石大夫的,有东西给他。”

    伙计听了这话,哦了一声:

    “我是刚来的,不太懂这些,你等等,我给你叫人。”

    不一会儿,石大夫的徒弟,年龄尚小的童子政元过来,看到周榆便明白了他为何而来,当即带他穿过前堂。

    “又找到了?”

    政元问。

    周榆点了点头。

    “别人一年未必找得到一个宝植,你连续两天都碰到了?”

    政元有点感慨。

    “碰巧罢了。”

    周榆笑笑,从背篓里翻出红铜果,政元看到他手里的红铜果,眼珠子瞪得老大。

    “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熟透的红铜果价值最高。”

    他走到一扇门前,向着周榆解释道:

    “请稍等片刻,师傅他正在书房见客人。”

    这时候,门内传来石伯阳的声音:

    “周榆来了?让他进来吧,正好客人要走了。”

    政元给周榆开了门,周榆一进门,就看到了个脸熟的人,是起身往外走的叶继山。

    叶继山第一眼看到他,第二眼看到了他手里的红铜果。然后他的视线就再也转不开了。

    “周二,你哪里来的红铜果?”

    叶继山的爹是守山人,靠着从樵夫、猎户、采药人等跑山人手里抽水,打小就对各种山货耳濡目染。

    包括宝植。

    一颗熟透的红铜果,药力刚好达到巅峰,这样一枚果子,最好的用处就是作为一剂猛药,用在武道的突破上。

    如果作为礼物送给一个卡在一练难以突破的人,对方这辈子都会记得他的好。

    “山上采的,还能是哪儿来的?”

    周榆淡定回答,他总觉得叶继山和往日有些不同。

    虽然两人没什么接触,但他记得叶继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可今天的叶继山,似乎和印象里有些偏差。

    “既然是云峰山上采的,那便是我叶家的,这枚果子,我要了。”

    叶继山伸手就要拿,周榆闪开后立马拒绝:

    “这枚果子不卖给你们。”

    叶继山听到这话,眉头皱起来:

    “你什么意思?你有一口饭吃,全仰仗云峰山。

    我爹是守山人,你找到宝植不优先卖给我们。

    难道你要吃里扒外?”

    见周榆敬酒不吃要吃罚酒,他伸手就要抢。

    这时候,一只苍老的手落在叶继山身上。

    “好啊,如今这柴帮的手,都伸到我这里来了。”

    手上的动作轻飘飘的,却好似千斤重。

    叶继山一个站不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整个人都懵了。

    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按在了地上,他想反抗,却只觉得按住自己的不是手,是座山。

    “石大夫,您看看这颗果子品相怎么样?”

    周榆第一次看到石大夫出手,他甚至没看到石大夫怎么过来的。

    上一秒还在后面的椅子上,下一秒就到了叶继山背后。

    虽然不明白的事情很多,他觉得该做的事情还得做,把红铜果递了过去。

    “不错,这样品相的红铜果十分少见,老夫给你十两银子。”

    石大夫拿过果子,稍加端详,就喜笑颜开。

    他的余光督向叶继山:

    “小东西,这果子是我要的,你也要抢?”

    叶继山好似又变回那个沉默寡言的样子,低着头哆嗦着嘴唇:

    “不敢,不敢。”

    “石大夫,我不知这是您的,求您饶我。”

    石大夫松开手,给他浮起来,轻轻拍他后背,笑呵呵道:

    “瞧你这话说得,我只是个大夫,你可是练血武者,还抱上傅家财这条大腿。

    哪里需要怕我,不过是讲个先来后到的道理罢了。”

    “是的,是的,您说的对。

    我先行告退了。”

    叶继山低着头出了门,周榆瞧见他额头都出了冷汗,又听到他出门后立刻跑起来,像是要逃离魔窟一般。

    “唉,现在的年轻人,风风火火的,真羡慕啊。”

    听着屋外头急促远去的脚步声,石大夫感慨一声,转头招呼周榆进来坐下。

    “刚刚说的十两银子,你看如何?”

    听到石伯阳再次确认价格,周榆心底惊喜,他没想到能卖上这么高的价钱。

    这都抵得上普通人苦干小半年了。

    “多谢大夫。”

    敲定价格,周榆又说:

    “有件事,还希望大夫帮帮忙。

    大哥他三日后,就要跟随打鱼队进深水湾,但他伤势未愈。

    有没有能加快愈合的丹药?”

    石大夫点头:

    “自然有,不过价钱可不便宜。”

    周榆没有犹豫:

    “劳烦大夫了。”

    石大夫点头,站起身出去了。

    回来时,把一个纸包和一个钱袋子摆到桌上。

    “这纸包里有两枚丹药,个头大的是壮骨丹,你大哥的伤势,今夜服下,明日便能起身,两日内必定康复。

    个头小的是旺血丹,让你大哥带着,遇到危险服下,或许能救命,算我送你的。

    钱袋子里装着八两银子,你清点一下。”

    “多谢石大夫。”

    周榆把东西收下,又打听起来:

    “石大夫,您认识的人多,我想学武,有没有便宜些的武馆?”

    听到这话,石大夫狐疑道:

    “我可听说你家欠着不少债务。”

    周榆苦笑:

    “债务总有还清的日子,也算是为将来做打算。

    我偶然听到,咱们县里曾有位不世出的天才。

    五岁练武,十六岁就一练大圆满了。”

    石伯阳听到这话,咳嗽两声,纠正道:

    “你说的这人我也知道,不过有一点错了,不是十六岁,是十五岁。”

    周榆愣了一下,应和道:

    “嗯嗯,我就想着,想练武的话,我得早做打算,毕竟我已经十六岁了,也没有那个人那么高的天赋。”

    石伯阳听到这话,嘴角忍不住上翘,然后又拼命压了下去,故作淡定:

    “天赋这种东西,不能强求,你说的那人是万中无一的好根骨,虎背熊腰。

    你比不过,不能怪你。”

    说道这里,他话锋一转:

    “你想练武的心是好的,你看这样如何,我这医馆其实也有一门功夫,叫做《长春功》。

    不是杀伐术,属于内功,调理身体用的,你可以先练着,打打基础,不收你钱。

    等攒够钱,我按照你练的进度,给你介绍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