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道

第十一章:梁燕出院

    转眼到了梁燕手术后第三天。

    上午王放巡视,他吩咐护士撤去输液装置。

    “病人可以进些流食,如果一切正常,下午可以出院。”王放道。

    “小米粥可以吗?”俞平问道。

    “可以,量不要太大,一碗就够了,食量要慢慢加。前三天都要是流食,第四天开始可以加固体食物。”王放道。

    王放和护士离去。

    俞平去医院食堂打了一份小米粥上来。

    “我来喂梁姨。”湘云道。

    俞平把粥碗和勺子递给湘云,湘云开始一口一囗喂梁燕。

    梁燕吃完一碗粥,心满意足,对湘云道:“谢谢。”

    “我去还碗。”俞平道。

    还碗回来,俞平坐回梁燕身旁。

    没过多长时间,有人来探视梁燕。柳秋带着两个男人过来。两人均在五十多岁的样子,都身着很考究的深灰色西装,其中一个身材高大,体形消瘦,另一个中等身体,微胖。柳秋也身着女式西装,颜色和两位男士一致。

    那位高大的男人显然是领头的,迈步到梁燕床前:“小梁,我们来看你了。”

    梁燕努力想坐起来,被他制止,道:“你就躺好吧。”

    梁燕只好躺着,道:“李董事长、蔡总,谢谢你们来看我。”

    “身体恢复得怎样了?”李文昌问道。

    “差不多了,刚还吃了一碗粥,第一次进食。”

    “那就好,今天就出院?”

    “应该是吧,估计下午医生巡视后就可以走了。”

    “那好,惠华公司还等着你去主持大局呢。”

    “我可能不会马上工作,就麻烦蔡总做事了。”

    “我做得没梁总好,梁总你尽快回来吧。”蔡干道。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李文昌道:“我和蔡干先走了,不打扰你休息了,柳秋留下,办一下出院手续。”

    李文昌和蔡干离去,留下柳秋。

    三人都围着梁燕坐下。

    “柳秋,你昨天的打扮太美了,今天怎么换了回来?”湘云道。

    “上班时间,我不能穿成那样。”柳秋道,说话间,她看了俞平一眼。

    俞平忙道:“你这身也不赖,officelady.”

    中午时分,梁燕道:“你们都去吃午餐吧,午餐回来就准备出院了。”

    “你饿吗,妈妈,我带份粥回来。”俞平问道。

    “不用,我就饿着吧,出院后,吃家里的饭。”

    三人来到医院食堂,打好饭,坐一桌。

    柳秋和湘云坐一边,俞平坐另一边。

    “湘云,这几天照顾梁总,很累吧。”柳秋问道。

    “还行,我就是盯着液体,快没了通知护士一声,别的事就没有了。”湘云道。“扶梁姨上卫生间累点,都被俞平干了。”湘云两个后半夜照看梁燕,梁燕没有上卫生间,白天有几次上卫生间,都是俞平陪着梁燕去的。湘云见俞平的动作,心道陪梁燕上卫生间,自己还真没这力气。只在今早,梁燕可以被搀着行动了,她才陪着梁燕去了卫生间。

    三人吃完午餐,返回病房。

    下午两点,王放查房。

    护士量好血压,报给王放:“血压正常。”

    “病人你感觉怎么样?”

    “很好,我觉得可以出院了。”

    “好,病人家属,随我来,办一下出院手续。”

    “我去就行了。”柳秋道。

    柳秋随王放离去。

    “我跟我妈妈说一下,让她来接我们。”湘云道。

    她拿出手机,拔通了电话。

    “喂,妈妈,梁姨准备出院了。”

    “好啊,我马上开车过去,接你们。”

    柳秋回来,道:“手续都办好了,我们可以出院了。”

    “花费多少?”梁燕问道。

    “一共是五十八万,医疗报销三十七万,剩下的二十一万惠华公司出。梁总您这属于工伤。”柳秋道。

    “柳秋你怎么来的?”

    “我坐蔡总的车过来的。”

    “我跟蔡干说一声,你这段时间陪我住一阵子,也算你的工作。”

    正说着,梁燕的手机响了,“是蔡干。”

    梁燕接通手机。

    “梁总,你出院手续办好了吗?”

    “柳秋已经办好了。”

    “本来说公司派车接你,听柳秋说你已经联系朋友了,公司这边就不派车了。”

    “不用公司派车。”

    “公司安排柳秋照顾你一段时间,你告诉她一下,随后有通知发到她的工作邮箱,你先告诉她一下。”

    “好的,蔡总你考虑的挺周到的,谢谢。”梁燕道,她本来想把对柳秋的安排通知一下蔡干,现在看来没必要了。本来柳秋就是梁燕的专职秘书,在惠华公司,她只听命于梁燕。

    挂掉电话,梁燕对柳秋道:“柳秋,不用我跟蔡干提了,刚他已说了,公司已安排你到我跟前照顾我。”

    “好啊。”

    “待会儿跟我到我家,认认门,你随后把你自己需要的东西搬过来,在我家住几天。”

    “好的,梁总。”

    湘云电话响了。是她妈妈打来的。

    她按通电话,开了免提。

    “喂,小云,我到了,就在医院停车场。”

    “好的,妈妈,我们这就下去。”

    湘云挂掉电话。

    俞平对湘云道:“云姐,你帮我拿一下行李箱,我背我妈妈下去。”

    见妈妈还穿着病号服,俞平问湘云:“云姐,我妈妈还有别的衣服吗?”

    “事故时阿姨穿的衣服后来扔了,这几天我都在医院,也没准备。”

    “就这身病号服吧,回家再换。”梁燕道。

    俞平背起梁燕,湘云推着俞平的行李箱,柳秋跟在他们身后,出病房,来到电梯间。

    湘云按下楼键。

    电梯门打开,里面只有一人,俞平一见,认识,是廖永忠。

    俞平背梁燕进电梯,湘云和柳秋跟着进来。

    湘云按下一楼键,俞平注意到二楼键亮着,廖永忠应该二楼下。

    “廖主任,您好。”俞平忙道。

    “梁燕出院了?”廖永忠道。

    “对。”

    二楼很快就到了,廖永忠并没有下电梯。

    “廖主任您到了。”俞平道。

    “我送送你们。”廖永忠道。

    俞平不由对廖永忠心生感激之情。之前他推荐了刘天禄主刀,现在又要送他们,真够客气的。

    电梯到一楼,大家出电梯,来到大楼大门囗。

    “我就送你们到这儿,回去病人好好养伤。有事再联系。”

    “好的,谢谢廖主任送我们出来。”俞平道。

    来到停车场,找到孙凌云的车。

    俞平扶梁燕坐到后座中部,绕到车另一侧坐下,湘云在梁燕另一侧坐下,柳秋坐到前座。

    “这位是柳秋,我秘书。”梁燕对孙凌云道。

    “梁燕,你气色好了很多。”孙凌云道。

    孙凌云启动车辆,离开医院。

    金山医院也在北市区,距离梁燕的家不远,也就四十分钟的车程。这里叫金地家园,是东海比较早建成的小区,建成已有二十多年了。孙凌云的家也在这个小区,她和梁燕作邻居也有二十多年,这也是为什么俞平能和湘云相处那么久的原因。

    车辆进金地家园,停到一栋楼下,到了梁燕的家。

    俞平扶梁燕下车,然后再次背起她。湘云、柳秋和孙凌云都下车。

    进楼门,爬到二楼,湘云开房门,俞平先进屋,扶梁燕在沙发上坐下,三个女人也进屋。

    “房间好几天没打扫了,不过沙发也不脏。凌云你先坐一会儿,等你走了再打扫。”梁燕道。

    孙凌云在梁燕身旁坐下。

    “我去买点菜,为晚饭做准备。”俞平道。

    “我也留下来吃晚饭,多和你妈妈聊会儿。”孙凌云道。

    “我先看看家里有什么。”俞平道。

    来到厨房,俞平检视了一圈。油盐酱醋之类还有,大米和面粉也有。冰箱里的东西基本上不能食用,俞平清空冰箱,把里面的青菜、水果装进垃圾袋中。

    拎好垃圾袋,俞平道:“我去超市。”

    俞平离开,留下四个女人。

    多多超市就开在小区门口,这是东海有名的联锁超市,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俞平来到超市,买了些蔬菜、肉,还买了一条活鲈鱼。

    俞平回到家,见柳秋和湘云在清扫房间,孙凌云和梁燕坐在沙发上喝茶。

    梁燕已换了衣服,身着浅灰色家居服,头发湿的,显然刚冼过澡。

    把菜放到厨房,俞平来到正对湘云和柳秋道:“我来干这活吧,你们都去沙发那边坐着吧。”要从湘云手中抢过笤帚。

    “快完事了,不用你。你去坐着吧。”湘云道。

    俞平忽然想到妈妈还未吃午餐,于是道:“那好吧,我去给我妈妈准备午餐。”

    俞平来到厨房,思考了一下,有了想法。

    他洗好青菜,又洗好鱼,剔出鱼肉。

    这条鱼有二斤重,俞平拿出鱼肉的四分之一,放进豆浆机内。又把洗好的青菜拿出一部分,切碎,也放进豆浆机内。放些大米进去,洒些盐,最后往豆浆机内注了些清水。

    俞平启动豆浆机,用了豆浆功能。心道:这顿饭营养足够了。

    豆浆机运行起来,俞平回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下。

    “妈妈,我给你做了午餐,待会儿吃。”俞平对梁燕道。

    “做得什么?”

    “蔬菜鱼肉粥。”俞平道,他给这顿饭起了个名字。

    “好啊,还从没吃过。”

    “也是流食,医生说你得吃三天流食。”

    “妈妈问你一下,你怎么认识林玉琳的?”梁燕问道。

    “在飞机上,这回回来买的是头等舱,和她邻座。”俞平道。“经济舱买不到。”俞平又加了一句,坐了这次头等舱,俞平觉得值,能休息好,十几个小时航行一点也不觉得累。

    “云姨,我听湘云说湘雪准备去格拉斯哥大学了。”俞平问孙凌云道,称她云姨是她要求的,所以俞平从未在她面前称湘云为云姐。

    “是啊,录取通知书已收到。湘雪想去,就让她去吧。正好你能照顾她一下。”

    “我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也只能照顾她一年。”

    “一年够了,到时候她也熟悉环境了。”

    豆浆机响了起来,蔬菜鱼肉粥做好了。

    “妈妈,我去给你拿饭来。”俞平起身,来到厨房。

    找出一只碗,把豆浆机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上去不错。俞平端着碗,拿了一把勺子出来。

    “妈妈,我来喂你。”俞平道。

    “不用了,我自己吃罢,这里不是医院,我也恢复过来了。”梁燕道。

    俞平把碗放在茶几上,勺子插在碗里。

    “有点烫。”俞平道。

    “看上去,真不错,我有点饿了。”梁燕道。用勺子舀出一勺粥,吹了吹让它凉了些,吃了下去。

    “真不错,有鱼的味道。”梁燕道。“凌云,你尝尝。”她把碗和勺子推给孙凌云。

    孙凌云也学她吃了一囗,道:“不错。”又把餐具推给梁燕。

    一碗粥被梁燕吃了个精光,梁燕道:“终于不饿了。”“还有吗?”梁燕问道。

    “没了,妈妈你刚开始食量要控制一下。”俞平道。

    俞平收走碗和勺子。

    湘云和柳秋已收拾好几个房间,坐到沙发上。

    沙发是五人沙发,湘云和梁燕、孙凌云坐三人沙发,柳秋坐了一个单人沙发。俞平回来,坐了另一个单人沙发。

    柳秋给俞平倒了杯茶。在座每人一杯茶,都是她倒的。

    电视机开着,正播着一个剧集,大家心思都不在上面,只是闲聊着。

    喝了会茶,梁燕道:“我想出去走走。”

    “俞平,你扶你妈妈出去吧,晚饭我来准备。”孙凌云道。

    “云姨,菜已洗好,鱼肉也准备好了,还有猪肉我放在冰箱冷冻室了,您看着做吧。”

    “我帮忙做饭。”柳秋道。

    “那我也陪梁姨出去了。”湘云道。

    俞平帮梁燕穿好一双便鞋,扶她出门,湘云在另一侧也扶着她。

    金地家园绿化不错,当时的地产商还没有象现在这样利欲熏心,这里遍种各种树木,路边一律是灌木做界,灌木内侧种植着花草,正是鲜花怒放的季节。正因为这里绿化好,这里的房价要高于周围类似小区,每平米要高上一万元,即使这样这里的二手房依然抢手。

    俞平搀着梁燕,走在小区道路上。

    湘云也在另一侧扶着梁燕。

    “五天了,终于解放了。”梁燕道。她昏迷了两天,真正感觉在医院的时间其实是三天。

    在小区溜了一阵子。小区有一条主干路,正好是一个环形,把小区分成两部分,环内都是六层建筑,梁燕和孙凌云都住在这里,环外则是二十层的高楼。主干路一侧有人行步道,方便行人。三人也就是在主干路上溜了半圈,俞平提议回去。

    “妈妈,运动要循序渐进,今天就做这么多吧。”俞平道。

    “好的,虽然还想再转转,还是回去吧。”梁燕道。

    回到家,孙凌云和柳秋还在厨房忙活。

    扶梁燕在沙发上坐定,俞平和湘云一左一右陪着她。

    俞平看了一下手表,五点钟,饭点快到了。腕上这块手表是妈妈送他的二十岁生日礼物,卡地亚,价格不菲。他生日时在英国读书,有专人送到他手上,并献上了生日祝福。送货的是个美女,还是华人,俞平和还用中文跟她交流了几句。俞平得知,送货上门,卡地亚公司会派专人来,额外收费。收到这块表,他还是很激动,因为这是妈妈给他的第一份礼物,但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他对妈妈的感情,他依然很平淡地对待妈妈,这激动也就那么一瞬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这手表用处不大,他一直带着,但他不把它显露出来,只藏在衣袖之内,偶尔看看时间。

    “我送你的表,你喜欢吗?”梁燕问道,她看见俞平的腕表。

    “喜欢,谢谢妈妈。”俞平道。

    “对妈妈还要说谢谢。”梁燕道。“你生日我不能过去,我还要说声对不起。”

    “妈妈,你不用过意不去,我的生日也就在英国的那几年你没过,之前不都给我过了吗?”俞平道。俞平生日是十一月十六日。自记事起,他的生日总有一个生日蛋糕,一家三口一起吃。爸爸失事的这几年,俞平生日,梁燕也会和俞平一起吃生日蛋糕。这就是俞平对生日的记忆。

    在英国俞平过了三个生日,每次妈妈都会跟他通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二十岁生日,也就是去年的事,妈妈还委托卡地亚送来生日礼物。

    “妈妈,你生日快到了,到时候庆祝一下,正好庆祝你出院。”俞平道。梁燕生日是六月六日,今天是六月二日,她生日也就是四天后了。

    “你在国内还能停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