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吾主刘备,河北之雄

第62章:一个斗笠引发的血案

    三月十三,下午,不少从幽州诸郡赶来的士兵刚刚汇聚于涿县,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就突然到来。

    常言道:一滴春雨贵如油。

    在水利工程并不发达的古代,春雨往往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像幽州和凉州这样的干旱地区尤是如此。

    但对于汇聚于涿县的幽州士兵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却并不让人感到舒心。

    因为他们大多是刚刚赶到,还没来得及扎好营寨。

    再加上幽州的春天本就极少下雨,因此军队基本都没有准备雨具。

    万分无奈之下,大批士兵都涌入了涿县县城,躲避于民房屋檐之下。

    不少士兵因为爱惜自身的衣甲,便顺手“借”用了一些平民挂在屋外的斗笠用来遮蔽衣甲。

    因春雨下个不停,不少士兵都忘了归还,甚至把斗笠穿回了军营。

    本来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毕竟在混乱的汉末大区,只要不劫掠的军队就已经算是军纪良好,拿些平民的雨具对于驻扎在各地的郡兵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但在众多把斗笠穿回军营的士兵中,有这么一位从代郡来的队率,名叫杜晦。

    他平日里为人豪爽义气,颇得人心,是个说一不二的汉子。

    既然是借了平民的雨具,那就一定归还。

    于是到了三月十四这天,一大早杜晦就带着前一天借来的斗笠,去涿县里寻那户人家。

    好巧不巧,那户人家的主人是位丧了夫的寡妇,家中只有孤儿寡母,见前一日抢走了自家斗笠的军爷又来了,多少有些害怕,慌忙躲进了家里。

    杜晦也纳闷儿,刚刚还开着门好好的,这见了自己怎么就害怕地躲起来了。

    我有那么吓人吗?

    于是杜晦就去敲了下门,想着给道个歉,送几十钱赔个礼。

    毕竟是他不经同意就借了斗笠,如今又吓到了这家的孤儿寡母,是该好好赔赔罪。

    谁知这一敲坏了事。

    屋里的寡妇以为他有坏心思,立刻大声尖叫,将周围的邻居全都引了过来。

    燕赵之地自古便民风彪悍,这些热心邻居见一个士兵打扮的大汉在敲寡妇家的门,手里还拿着一看就是抢来的斗笠,一個个义愤填膺,抄起棍棒便来擒拿杜晦。

    杜晦见状也吓了一跳,连忙想要解释。

    但事已至此,情绪起来的热心群众如何听得下去呢?

    面对乌泱泱数十人的包围,自知理亏的杜晦不敢拔刀,只能拿起刀鞘勉强遮挡,结果就是他虽然武艺高强,但依旧是寡不敌众,被一众平民打倒,绑起来扭送到了官衙。

    因为杜晦平日里军中人缘不错,他被扭送去官衙的路上,有其他认识他的士兵看到,便慌忙去了营里报了信。

    这些来自代郡的郡兵一听也急了,老杜不是说去还斗笠吗?怎么就被抓起来送到官衙去了?

    出于对杜晦人品的信任,有数百士兵在他们代郡的一位都尉率领下,着急忙慌地往官衙赶去。

    按道理来说,这种误会很容易解决,只要大家心平气和地理一理,让子弹飞一会儿,就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民意汹汹之下,想要理清楚可没那么容易。

    就像大多数悲剧一样,好人杜晦成为了正义的牺牲品。

    当讨说法的民众赶到官衙,爱民如子,严令不得扰民的刘虞也赶到了此地。

    他也听说了有士兵扰民,甚至还想对寡妇行不轨之事的消息。

    他黑着脸,很是愤怒。

    我三令五申不许扰民,你还敢这么干,把我的话当放屁是吧!

    于是他没问任何细节,甚至没看杜晦一眼,便立刻下令让县令斩杀杜晦,以息民愤。

    面对汹汹民意和顶头上司的直接命令,这位涿县县令也不敢怠慢,忙唤来刽子手,省去了去刑场,直接下令把杜晦按在官衙门前就地正法。

    听到县令的判决,被五花大绑的杜晦完全懵了。

    什么情况,那么多人都抢了斗笠,就我一个人是借用完了来还的。

    你们凭什么把我抓起来!

    你们凭什么不审就要杀我!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但因为嘴里被塞满了脏布条,杜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拼命挣扎,呜呜大叫。

    可他挣扎的结果,只有衙役更加粗暴的动作,以及声势又大了几分的围观民众。

    “杀了他!”

    “杀了他!”

    “杀了他!”

    不管是知情人,还是不知情人,亦或者是刚刚路过官衙之人都在渴望着他的死亡。

    但身为当事人的杜晦却什么都做不了。

    他祈求地看向躲在人群中的寡妇,希望她能站出来说两句。

    可这样眼神换来的,只有寡妇害怕的颤抖,以及围观民众更加疯狂的叫骂。

    所有人都在骂他,唾弃他,甚至还有人拾起粪便砸他。

    杜晦被按倒在地,再也看不到一个人。

    片刻之后,一道强劲寒风扫荡而来。

    那一瞬间他感觉很痛,然后再也没了知觉。

    杜晦的血溅了一地,看着璀璨的血花,围观民众同时发出了欢呼声。

    官衙里,刘虞和县令也纷纷露出了笑容。

    没人在意真相如何,因为这个结果满足了在场所有人的需求。

    直到那位来自代郡的都尉带数百士兵拨开人群冲到了官衙前,杜晦之死才总算迎来了转机。

    看到他们的队率人首分离,平日里得过杜晦恩惠的士兵无不咬牙切齿。

    刘虞见有数百士兵突然到来,脸色十分难看。

    他皱着眉头走出了官衙,呵斥道:“尔等来官衙做什么!要造反不成!”

    可惜的是,刘虞虽然在幽州很得人心,但在军中威望却并不算高。

    毕竟他主张的是和平共处理念,这种理念虽好,却也斩断了军人的上升之路。

    所以公孙瓒才能将幽州精锐尽数收入麾下,毕竟幽州人都知道,公孙将军他是个爱打仗的主。

    正因为刘虞在军中威望一般,为首的都尉连头都没低,直接对着刘虞瞪了回去,怒目而视。

    他与杜晦是同乡,情同手足,如今杜晦被杀,他一定要讨个说法。

    “敢问刘州牧,我这位兄弟是犯了什么罪,竟然要被判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