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第12章织网

    坞堡外,麴鼐骑在马上,不舍的望了眼天边。

    给自己偷半日的闲,但终究还是聊到了公事。

    “生与活……似乎永远无法兼得”

    但羌与汉,此时必须听我的。

    夕阳下,他的影子拉长,似乎在阳光交替之际,他也被天地褪去了迷茫。

    ……

    为什么古代王朝会变成独裁者的盛宴?

    麴鼐现在非常肯定,因为权利的奥妙从来不在于分享,而在于集中。

    “团结一切所能团结的。”

    在他坚定不移的思想指导下,所有人的意志都被他集中了。

    而集中起来的意志,足以击穿顽石。

    短短几日,营地里就展露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来。

    羌人们在麴鼐的治理下,开始从事别的工作。

    不论是马原负责的情报系统,游步负责的警卫系统,马腾负责的牧场系统,甚至包括姚朵珞在内的宗教系统,均已经开始扩大了规模。

    有了羌人相助,整个湟中大大小小的动静,终于开始或早或晚的落入了麴鼐的耳中。

    宛如瞎子一般的场面,总算开始被打破。

    而关于他这只位于狼塬的“部落”,已经被冠以狼羌的称号。

    作为狼羌“大头人”的他,更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骤然浮现在羌人的视线之中。

    与此同时,沃野羌三家争雄的局面,在一丝流言的推动下,表面的平静被迅速的打破,围绕着湟中的诸多羌人,顿时都警觉起来。

    秋风未动蝉先觉,新的风暴已经酝酿,只待一个时机爆发。

    而这个时机,被一位匈奴人带来了。

    ……

    狼羌的议事厅中。

    麴鼐和他麾下的一众熟面孔,再度聚首。

    情报头子马原正站起来描述总结近日的大事。

    “先是有传言说沃野羌中部大人姚重山想要嫁女,短短两日就传遍了湟中,紧接着呼厨泉就跳出来,以诸多工匠奴隶为聘,试图立足湟中。”

    “只不过此事还未板上钉钉,所以诸多羌族势力,都试图参与结亲,其中以沃野羌其他两部最为着急。”

    “而呼厨泉本就取得沃野羌左千户的信任,如果再拉拢了姚重山,恐怕右千户很快就会被吞并,届时将会南下,狼塬正是首当其冲。”

    姚朵珞立马发现了盲点,追问道。

    “左千户姚促,原名姚大虎,本是寻常牧民,因为其作战勇猛才能够在沃野羌中不断擢升,是个没脑子的,但是非常顽固与守旧,一切以力量为先,只会屈居于勇士之下,呼厨泉是如何取得此人信任?”

    这倒不是姚朵珞小瞧呼厨泉,要知道呼厨泉如今的年纪也就与麴鼐相仿,更何况长相平平,非熊虎之士,又如何能让满脑子肌肉的姚大虎顺从。

    “莫非与那搬弄是非的匈奴萨满有关?”

    马原摇了摇头。

    “非也,只听说他有一位武艺绝伦的随从,恐是此人从中作怪。”

    姚朵珞颇为惊讶。

    呼厨泉带了谁,她不了解,但是姚大虎的武艺,她是知晓的。

    沃野羌信奉强者为尊,姚大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大头人亡于叛乱之后,姚大虎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沃野羌的武力担当。

    此人少年时家境清贫,不得已跟随叔叔学习狩猎,没过几年就已经完全超越前辈,常有独自猎杀虎狼的战绩,到后来部落发兵,更是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这才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位置。

    放在汉人之中,恐怕也是一位万人敌。

    前些天右千户的人在暗中联络自己,正是听说了麴鼐一身勇武,想要促成麴鼐与姚重山之女的婚事,来让麴鼐这位“幼虎”与成名已久的姚大虎为敌。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短短几日,湟中如同打麻将一般,诸多牌手轮番上阵,已经无法先人一步,促成此事。

    “呼厨泉……”

    高位上,麴鼐听着两人的话语,不禁陷入了思考。

    轻轻的敲着桌子,他敏锐的感觉到,熟悉的感觉又来临了。

    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比武大会之际。

    幕后的黑手,暗中编制了一张大网,而自己,误入此间。

    上一次,自己杀了牛辅,坏了对方的盘算,不得已逃亡湟中,但终究,龙归于海,摆脱了游侠的身份开启了新的生涯。

    这一次,不知道谁又要遭殃呢?

    直觉告诉麴鼐,幕后的那人,正是凉州背后的阴影——董卓。

    无论是曾经惊鸿一瞥的吕布,贾诩,一面之缘的李傕,郭汜,这些一世之杰,均拜倒在他的马下。

    可惜了,与这些英雄人物为敌,真是可惜了。

    滚滚不停的长江水,轻描淡写的从历史里淘出真英雄。

    但终究,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获得书写历史的荣幸。

    环视诸人,麴鼐用肯定的语气,淡淡的说道。

    “不用想了,肯定是董卓做的,只是不知道他这番的动静,又是为何?”

    作为一个创业团队,他直观的指出了核心问题,自然是需要属下们去执行。

    马原心领神会,看来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有了新的方向。

    “报大人,金城来信。”

    大厅外,一位风尘仆仆的信使,恰逢其时的带来了全新讯息。

    接过信使手中两份密信,拆开火漆。

    韩遂与边章分别手书的书信,摆在了麴鼐的面前。

    韩遂的情报总是那么微妙,似乎紧紧的附着在麴鼐的烦恼之上,既不提早,也不太晚。

    简单的寒暄与关心,轻轻的带出了最近凉州郡城里趋于冷静的现状。

    (风雨欲来)

    话锋一转,才提起匈奴中郎将张修入狱后,是董卓稳定了匈奴人,又向朝廷献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董贼势大)

    似乎是感慨董卓的英武,又似乎是善意的提醒,最终麴鼐终于看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一位校尉级别的军事主官,张济,已经消失数日之久,韩遂“怀疑”,他最近在湟中可能有所举动,目的还是希望闹出点动静,让朝廷意识到羌人的“危害”。

    (漩涡中心)

    “黄河九曲”什么都说了,但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狐狸岂能斗的过熊虎?”

    难怪历史上董卓倒台许久,韩遂也未能成为凉州二代话事人。

    麴鼐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