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第12章形势(1)

    “局势如何?”麹展一边询问帐内的诸人,一边坐了下来,没等旁边的随从上前,便自己倒上茶水,饮了起来。

    先零宝库,显然引来各方势力的觊觎,这几日连续外出,系统的视野边缘,几次发现了汉人的名字,受于距离限制,暂时无法得知规模,但对于麹展来说,更多的势力介入,已经属于坏消息了。

    “这种宁静恐怕保持不了多久,今日上午,钟羌自己的两个部族都打了起来。”杨缇在一旁接上了话。“其他羌人之间也多有摩擦,这几日勉强的克制,显然已经到了极限。”

    这倒算是个好消息,只要有人按捺不住率先动手,必然会引得众怒,被群起而攻之。

    点了点头,一旁的北宫伯玉却紧皱着眉头。

    “郎君,羌人们盘桓的时间有些太久了,以往来说,早应该打起来才是,如此忍耐,事恐有变。”

    和羌人打交道多年的北宫伯玉,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本来预计一旬左右的时间,到今天,已经超出了一倍,如今人吃马嚼,补给的压力巨大,而且迄今为止,这些羌人还在保持克制。

    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战争,本就是比谁信息更全面,错误犯的更少,后勤更充裕,如今这种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多方云集,更是要慎之又慎。

    听闻此话,又联想到自己侦查到汉人的踪影,麹展一瞬间就想到董卓的名字,但旋即又觉得不可能。

    湟中到金城尚需时日,遑论传递消息到并州?遑论还有人马布置。

    “那我们只有等了……”忍不住干笑了两声,又问起新的问题。“补给的情况怎么样?”

    “粮草不多了,但是有人粮草很多。”北宫伯玉似乎早已经料到麹展的问题,不假思索的便给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钟羌号称有大部十二,但此番咱们只碰到了三部,要不再抢上次那部一回?”

    眼瞅距离上次洗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如众人最初所料,除了遭灾的那位头人表示了严重抗议,整个钟羌并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

    虽然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当下宝库的争夺,一旦分出了胜负,钟羌自然会重申旧账,但此时此刻,只要能损敌肥己,帐中的众人都表现出异常的兴致。

    “如果出兵,其他羌人可有反应?”麹展正色道。

    “必然不会。”北宫伯玉连忙响应,“那自称滇零的羌人,盘踞在宝库附近,已被合围,只要我们不是奔着他去,其他人想必会乐享其成。”

    战场瞬息万变,攻取粮草固然容易,但在羌人之中如此跳脱,是否会引起羌人共同的敌视,麹展必须有自己的考虑。

    北宫伯玉贵为一方将军,但终究深受段颎的影响,行事颇为酷烈,早已养成了嗜杀的行为,尤其是面对羌人。

    上一次马踏敌营,更是以“激发士卒勇气为由”纵容杀戮,平白造了许多杀孽,如今这小老头自觉得了信任,骨子里的嗜血,更是毫不遮掩。

    若不敲打一二,自己整个军队的风气,与兵痞又何异?将来怕是会一发不可收拾。

    可如果此时敲打,又正值临阵之际,岂能不影响军中士气?

    驭人之道,难矣。

    麹展按下心中的杂念,着手解决当下的问题,需要调整的,只得暂且搁置,事后再议。

    “那便出兵,此番出击,军队布置须同上次一样,与众人细细说来。”

    有心培养自己班底的麹展,不顾北宫伯玉微微发苦的表情,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

    时间往前一点。

    金城,韩遂坐在内宅之中,右手轻轻的搭在左臂上,无意识的抚摸着崭新的白色大氅。

    李文侯,阎行全身甲胄,手把兵刃,和十余名士卒立于门口。屋内的一众人战战兢兢,安静的坐在下方,听候吩咐。

    “我韩文约,三十有六,人生羁旅早已过半,但终究入不得张家的法眼,拜不入他家的门墙。”韩遂回过了神,脸带笑容,但目光平静的环视四周。

    “原以为大司农是想要让出位置,让我等后学末进自己竞争,现在终究是坐不住了,诸位,往日里我待尔等如何,你们心中自是有一本账,如今文约有难,还请诸位倾力一助。”

    虽是请求,但屋内的形势,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拒绝。

    不等堂下的众人开口,韩遂又继续道。

    “此番我已派人联络了董公,更是以举家之财许以羌人利益,此事尔等今已知晓,想必不会举报文约吧。”

    李文侯阎行向前一步,故意发出抽刀的声响。

    惊的众人连忙高呼“吾等不知,吾等不知啊。”

    见到此状,李文侯早已得了吩咐,推开房门,一众仆从又端上来大礼,安抚住这群受惊的士人。

    韩遂目中隐藏着几分不屑,旋即示意阎行将这些人带了下去,整个内宅很快便陷入了死一样的安静。

    他州的士人,即便在凉州历练了如此之久,也依旧是无胆鼠辈,大汉朝要是这样的人再多一些,自己又何必如此费尽心思呢?

    沉默了良久,身后的屏风里,忽的传出一道声音。

    “你终究是士人,与张公天然自成一党。”

    过了许久,大氅之中的韩遂,才悠悠的叹了口气。

    “我首先是凉州人,张然明,已经是弘农人了。”

    听闻此语,暗中那人似乎才勉强放下心来,推开屏风,阔步走向前来。

    顺手拿起先前案上的瓜果,毫无礼仪的啃了起来。

    “董公有何指示。”安静的容忍那人粗俗的行为,待到对方入座,韩遂才缓缓开口。

    门口的光线透了进来,照在那人的脸上,赫然印出李傕的面容。

    李傕蹲在座上,饶有兴致的看着案上的吃食,一副浑不在意。“董公说,老前辈这是考校我们能不能担得起凉州,那自然要使出解数让他看看我们的本领。”

    “那董公又有何安排?”

    李傕猛猛的吃了两大口甜瓜,然后坐直了身子,脖颈转向了韩遂,举起了一只手,嘴里吐字不清。

    “五万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