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有亲情回报系统

第7章 生意开张

    张成林家所在的村子距离县城不算远。

    但因为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张成林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县城。

    就这,张成林还被颠的屁股生疼。

    这要换成后世那些柏油大马路,别说他还驮着一百来斤花生,就是再加个一百斤,顶天也就骑个四十分钟。

    想到这条路要等明年下半年才开始修,张成林就忍不住摇摇头。

    稍作休息了一下,张成林便再次骑上自行车,朝着酒厂的家属大院方向骑去。

    在酒厂上班的人大多都好喝上一口,炒花生配小酒更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最爱。

    而酒厂工人工资这会不算低,加上收入来源稳定,消费能力自然不弱。

    要不然早市也维持不到天天都能有的地步。

    所以,张成林在炒五香花生之初目标就很明确。

    而他也知道,酒厂家属大院他肯定进不去,但家属大院对面有两家早餐店,边上紧挨着还有个早市。

    虽然酒厂一般都是八点钟才上工,但这年代的人为了能省两度电,基本天一黑就猫进被窝里睡觉去了,晚上睡的早,早上自然就醒的早。

    而这时候每家兄弟姐妹都多,也没几个人能睡懒觉。

    早早起床又没到上工的点,除了做饭吃饭之外,也没什么其他事,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早市转上一圈。

    不管买不买东西,总之先去看看再说。

    看到自家需要的就买上一点,没看到要买的就空手而归,左右只当是早起遛弯了。

    张成林今天出来的早,等他赶到早市估计也才六点半的样子。

    七点前后的这一两个小时,正是早市人最多的时候,他刚好可以过去卖一波。

    换做以前的张成林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也是前世过来打零工的时候,听老板对这个时期的早市各种怀念,后来还跟他讲起了自己的发家史。

    听的多了,也就从对方细碎的话语中大概了解了早市的情况,了解了酒厂家属院的情况。

    张成林蹬着二八大杠径直朝早市而去,眼睛却不错过路上的景象。

    城里虽然也是土路,但明显要比城外的道路平整许多。

    看着路两旁低矮破旧的民房,想到九零年初的时候就被推翻重建。

    路还是这条路,但重建之后铺上了柏油,路也比现在更宽了,路两侧也多了很多店铺。

    但现在嘛,除了一方方的民房小院,还是一方方的民房小院。

    直到拐进城里的主路,小民房才变成楼房,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多了起来。

    当然这里的车辆可不是什么小汽车、电动车之类的,而是一辆辆或新或旧的自行车和脚蹬三轮车。

    行人的穿着大多与张成林相差无几,或绿或蓝或灰或白,除了可能没有补丁之外,颜色款式依旧十分单调,很少能看见亮色。

    又骑行了一段路,张成林一眼就看到了早市的入口,以及各占早市一边的早餐店。

    说是早餐店,事实上是全天都会开着,只是里面卖的大多都是油条包子面条之类的。

    此时早市入口已经有很多进进出出的行人,远远看着就很热闹。

    张成林观察了下早市入口的情况,没选择进去,而是和其他几个卖蔬菜水果的小贩一样,选在路边树下摆摊。

    就在早餐店边上,来往的行人有很多。

    张成林停好自行车,才刚把五香花生解下来打开,就有人凑了上来。

    “小伙子,你这是要卖什么?”

    一个烫着卷花头的大妈看着张成林面前的麻袋,好奇地问道。

    “婶子,我卖的是五香花生,昨晚刚炒的,花生是自己家里种的,都是今年刚收的新花生。”

    张成林说着,就把麻袋解开,好让客人能看到花生的样貌。

    “咦?你这是炒花生?怎么看着都这么干净?”卷花头大妈疑惑道。

    “花生壳才刚泛黄,该不会都没炒熟吧。”

    另一个拿着一把芹菜的大叔,刚凑上来看了一眼就质疑道。

    面对疑惑和质疑,张成林只是笑着对两人说道:“花生肯定炒熟了,如果你们不信,可以随便拿一颗先尝尝看。”

    第一次开门做生意,卖的又是五香炒花生,肯定得让人知道他这花生味道好才好卖。

    不然人家都不知道这花生味道好不好,他又怎么能卖的了高价。

    拿芹菜的大叔闻言一点都不迟疑,直接把芹菜夹在腋下就弯身拿了一颗两粒的。

    一边剥还一边对张成林说道:“别说,你这花生炒的还挺香。”

    说完,就把花生米放进了嘴里。

    “嗯!这花生好吃!”

    刚嚼两下就忍不住眼前一亮,拿芹菜的大叔不等嘴里的花生吃完,就指着花生对张成林道:“小伙子你这花生怎么卖的?给我来一斤。”

    “大叔,开门第一单生意我也不跟你多要,就一块五一斤给你吧。”

    张成林一边说着,一边把称从篮子里拿了出来。

    “行,快点给我称吧。”

    拿芹菜的大叔爽快点头。

    张成林麻利地秤了微微翘杆的一斤,随后就准备去篮子里拿半张旧报纸出来给大叔包上。

    “别,不用包了,你就直接给我倒兜里吧,你花生炒的这么干净,也不用那么讲究。”

    拿芹菜的大叔说着,就一边夹着芹菜,一边撑开自己的衣服兜,好让张成林给他倒进去。

    张成林见此也不去拿报纸了,直接端起称盘就朝他兜里倒。

    一边口袋倒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一点,大叔直接捧着就走了。

    卖第一单的功夫,又有几个人围了上来,张成林依旧是让他们先尝。

    有像卷花头大妈一样迟疑的,但像之前拿芹菜的大叔那样的也不在少数。

    基本上尝过的,都会或多或少的买上一点,可能是半斤,可能是一块钱的,也可能是两斤三斤。

    买的少的一般都是直接装口袋里带走,买的多又没拿工具的,张成林就用报纸包了给他们。

    而卖出去的价格,自然和卖给拿芹菜的大叔一样,都是一块五一斤。

    顶多就是谁买的多,多让几颗花生的事。

    本来卷花头大妈还在迟疑,但看他花生卖的这么好,也忍不住买了一斤。

    自拿芹菜的大叔离开之后,张成林就没有停歇过,一直在称花生收钱中循环。

    自此,他的花生生意也算是正式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