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有亲情回报系统

第21章 回家抱老婆要紧

    “庆军,你咋这个点来了?”

    张成林的表大爷孙建国听到喊声,拎着煤油灯就出来了。

    一边提着灯迎上去,一边问道。

    但刚说完,他就注意到张庆军身后还跟着张成林,不禁有些疑惑。

    “成林也来了,这是怎么了?你们爷俩怎么这个点一起过来?”

    “没什么大事表哥,我们就是来还钱的,你这不是急着用钱嘛。”

    张庆军见表哥似乎误会了,便赶忙笑着解释道。

    “那快进屋说。”

    孙建国正为钱发愁呢,现在听张庆军说是来还钱的,立马就把人带进屋。

    进屋之后,张庆军不等坐下,就直接掏出钱递给表哥道:“表哥,这是还你的一百零七块零五分,你先数数看。”

    “这么多?!”

    孙建国先是惊讶了下,但随后就一脸激动地说道:“好,好,有了这钱,明天浩子就不用急着出院了。”

    他本来以为张庆军是想先还一部分钱,但没想到要还的是剩下欠款的全部。

    这可就帮了他的大忙了!

    现在不光不用急着出院,就连儿子后续治疗的费用都有了。

    “还好没误事。”

    张庆军有些庆幸,随后又提醒道:“表哥,你数数看数额对不对。”

    “没误事没误事,拿来的正是时候。”

    孙建国说着,便开始数钱。

    没一会,他就抬头对着张庆军说道:“数额没错,加上昨天给我的八块九毛五,咱们两家的账今天就直接了清了。”

    说完,还不等张庆军开口,孙建国就突然问道:“庆军,你这钱哪来的?怎么才一天半就凑了这么多。”

    他之前全在为儿子没钱住院发愁,刚拿到钱就光顾着高兴了,都没想着问问表弟这钱是哪里来的。

    表弟家的情况他清楚,可别是为了给他凑钱把家里粮食全卖了。

    这才刚过秋收没多久,离麦收还远着呢,家里要是没点粮食,这一整个冬天可怎么过。

    张庆军光是看到表哥瞬间严肃起来的表情,就知道表哥一定是以为这钱是他拿粮食换的。

    便解释道:“表哥,这钱不是我拿粮食换的,是成林,他今天去城里卖了一麻袋炒花生赚来的。”

    “一麻袋炒花生能卖这么多钱?”

    孙建国很是惊讶道。

    一麻袋炒花生最多也就一百来斤,这能卖一百多块钱?

    要知道,一百多块钱可是城里一个正式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去掉平时正常吃喝的钱,还不能是敞开吃的那种吃喝,最后一个月能剩下几块钱都是条件好的。

    抠抠索索的攒一年,都不一定能攒下五十块钱来。

    放他们农村,想要攒下点钱就更加难了。

    像他们家借给表弟家的一百多块钱,那可是他们全家这么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家底。

    就他家这样的,在他们村里还算是条件不错的。

    一般家里能有个几块,几十块的存款就已经很好了。

    他今天出去借钱,还都是这家一块,那家几块的在凑呢。

    张庆军一看到表哥露出惊讶的表情,就差点没绷住笑。

    掩着嘴,侧头假装清了清嗓子,努力调整了下才开口说道:“主要是成林花生味道炒得好,他昨天又是煮又是泡的,看着都挺麻烦,不过炒出来的花生味道是真的好。”

    孙建国闻言很是好奇。

    这花生味道得多好?一麻袋炒花生就卖一百多块钱。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并没有多问,只是点点头道:“这倒是,花生味道炒得不好,可不会有人买单。”

    说完,又忍不住看着张成林说道:“没想到成林还有这能耐,这次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这可称不上,这钱本就是你之前借给我们的,我们还钱可算不上是帮大忙。”

    张庆军连连推辞,但嘴角的笑意却怎么压都压不下去。

    【来自表伯的亲情点+81,来自父亲的亲情点+133】

    自进门起,张成林喊了一声表大爷之后,就一直看着父亲和表大爷交谈,自己没有插话。

    等两人又聊了几句,父亲准备告辞时,这才又跟着起身告辞离开。

    回家的路上。

    张成林和父亲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

    但他脑中还清晰的浮现着表大爷拿到一百块钱时,既开心又激动的模样。

    仿佛这一百多块钱,就是他救命的稻草一般。

    也正是这时,张成林才终于重新认识到一百块钱,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有着后世的记忆,也早就习惯了后世的金钱观。

    虽然自重生回来之后,他也知道一百块钱放在1983年是一笔巨款,但内心里却依然觉得一百块钱没什么大不了。

    后世十块钱左右一斤的猪肉,一百块钱只能买十斤左右。

    但放在现在,1983年,按他今天买五花肉的价格一块一毛三一斤来算,一百块可就是八十八斤多。

    十斤和八十八斤,这可就是八九倍的差距。

    购买力不能同日而语,同样的,后世的收入和现在的收入也是天差地别,生活条件更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后世想吃什么基本就能买什么,还因为怕黄曲霉素中毒致癌,剩饭剩菜更是说倒就倒。

    但放在现在这个物资匮乏,什么都不那么宽裕的年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会有人考虑会不会致癌。

    顶多就是把明显坏掉的地方弄掉,剩下看着没坏的地方则是继续吃。

    只要吃不死人,就不会有人觉得这样吃有任何问题。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是常态,娱乐匮乏更是常态。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更没有大妈开着移动音响跳广场舞。

    各家各户都为了能省那一毛六分一度的电舍不得开一盏灯,甚至直接早睡。

    张成林从去表大爷家到回来,前后也就半个多小时的间隔,这会儿月色变亮了,可张成林走过的地方却更加静安静了。

    去表大爷家的时候,虽然各家各户都没有开灯,但偶尔还能听到有人交谈的声音,又或是家里皮孩子在闹腾的声音。

    但这会一路走来都是静悄悄一片。

    后世的晚上八点多,夜生活都还没开始呢。

    哪家不是数盏灯齐开,电视就算没人看,也时常会开在那里听个响。

    路灯更是数十米一盏,一开就是一整晚。

    走夜路也不用摸黑。

    当然,这个年代也有好的地方。

    这会儿没有灯光污染,只要不是阴天下雨,晚上一仰头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

    大的小的,明的暗的,数都数不清。

    没有娱乐活动的大家晚上睡的都早,更不会有来往车辆叨扰,村里的夜晚是真的安静。

    除了鸟啼虫鸣,就是树叶偶尔被风吹动的沙沙声。

    安静的夜晚,真要说有娱乐活动的话,那大概就是天一黑就能回房抱老婆了吧。

    说到回房抱老婆,张成林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徐宁雪。

    他从重生回来都还没好好抱老婆呢。

    这样想着,就不自觉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

    张成林和徐宁雪居住的西厢房。

    张成林刚推开房门,就听徐宁雪惊喜地问道:“成林,你回来了?”

    与说话声同时响起的还有一道咔吧声,随后房内昏黄的钨丝灯泡就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