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有亲情回报系统

第23章 一看就是个疼老婆的

    张成林的岳父家就住在隔壁村,离张成林家不算远。

    抄近路的话,走路过去也就半个小时的样子。

    但鉴于他从系统里抽到的蜜三刀和兰陵白酒,以及黄桃罐头还没机会拿出来,便稍微绕了绕远。

    带着徐宁雪和一双儿女先去了一趟镇上的供销社。

    张成林自重生回来,一直忙着赚钱还表大爷家的欠款,人就没好好闲下来。

    这会和老婆、儿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终于获得了真正的放松。

    此时,他们已经走出村里一段距离。

    只要回头看,就能看到他们村子的一角。

    一眼望去,全都是和张成林家一样低矮的土坯房。

    房顶或许有瓦片,也或许没有。

    有新有旧,但同样都带着一个或大或小的院子。

    院子里或是院墙外,还被种着一些树,有高有矮。

    不像后世重新规划之后,整个村子都是排列有致,整齐划一。

    就连绿化都是统一做的。

    每家每户不是十五乘以十五的标准房,就是十乘以十五的老年房。

    虽然看着整齐好看,道路笔直一眼就能到头,却不像现在这样有着浓重的生活气息。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张成林恋旧。

    这会是十月中旬,秋收已经结束,麦子也都播种结束,树上的树叶也已经落的差不多了。

    田地里,除了水沟边角偶尔种着一颗小树苗,其它地方皆是黄色的泥土。

    田地大多被整理的干干净净,田埂也是排列的整整齐齐。

    这可不像后世,要么随意种着一些果树,要么就是直接荒在那里。

    像现在这样整齐种着的虽然还是多数,但整体观感上还是和现在有着明显的差别。

    现在每一分土地都是被用心的种着,恨不得田间的地埂都是自己的地。

    有谁家的地是挨着排水沟,那水沟的斜面上一定会被种上庄稼。

    而后世就随意多了,自家的地都不一定能种到边边角角,就更不用说其它的了。

    说起来,这也不是说这个年代的人比后世的人有多勤劳,而是这个年代物资太过匮乏了。

    能多种一点,就意味着能少饿一顿肚子,或者每顿能比别人吃饱那么一点点。

    但家家都是这想法,又是刚刚分田到户不久,该开垦的荒地早就开垦过了,哪有多余的地再分给大家种。

    这就只能是见缝插针一样,能多种一棵是一棵。

    要不是没有路,自己种的粮食不好运回家,估计路都能被人翻成地,种上粮食。

    但即便是这样,原本划分出来的路也已经窄了许多。

    张成林一路走一路看,没多久就带着老婆儿女走到了镇上。

    他们镇上虽然比他们村上要好上一点,但好的也不太多。

    张成林没有多看,就带着老婆、儿女径直去了镇上的供销社。

    这年代的供销社基本都设在最繁华的地段。

    镇上的供销社也不例外,就在镇上最繁华,也是镇上最宽的那条街上。

    供销社的平房虽然不一定是那条街上唯一的砖瓦房,但一定是最好看,最大的一套砖瓦房。

    再加上供销社标志性的门楣,走老远就能看见。

    到供销社门口。

    张成林把儿子、女儿放下,便接过老婆手里的篮子说道:“宁雪,你在这看着他们俩,我去里面买点东西。”

    “不用再买了,我们带了肉和苹果,有这些就够了。”

    徐宁雪本以为是张成林卧病在床太久,长时间不出门,就想要来镇上看看,但没想到他是想来供销社买东西。

    “我都大半年没见你爸妈了,这点东西怎么拿得出手,你们在这等会,我很快就出来。”

    难得带老婆回一趟娘家,怎么说也得让老婆好好长长脸,让二老知道,自己女儿没嫁错人。

    张成林说着,就快步走进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一排长长的柜台把售卖的商品和前来购买的人分隔开来。

    柜台后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虽然没有后世超市里品牌样式繁多,但至少从五金到布匹,从文教到食品,大到农资农具,小到针头线脑,都应有尽有。

    可以说,这个年代的供销社里出售着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

    张成林见此时食品柜台那边有人在买东西,便没急着过去。

    先在没人的角落,借着篮子的遮掩把蜜三刀和兰陵白酒、黄桃罐头三样东西从系统里拿出来,就直接放在了篮子里。

    岳父家和大舅哥家住在一个院子里,一大家六口人,再加他们一家四口。

    总共就一包蜜三刀和一罐黄桃罐头,蜜三刀兴许还能每人分个两块,但黄桃罐头就难得分了。

    所以,他准备再买点桃酥和鸡蛋糕。

    不然人多都不够分的。

    看买零食的人走了,张成林就拎着篮子过去询问桃酥和鸡蛋糕的价格。

    女售货员看了张成林一眼,不算热情地说道:“桃酥七毛一斤,鸡蛋糕九毛六一斤。”

    在这个年代,能在供销社当售货员那可是相当风光体面的。

    不仅能按月拿工资,还有特权买到紧俏商品,吃到耗损减量的罐头、饼干等食品。

    人人羡慕向往不说,就连找对象都要排着队候着。

    这不算热情的售货态度,放在后世肯定不太行,但放在现在,那都是态度好的。

    “给我每样称个两斤。”

    张成林一边说着,一边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掏钱。

    女售货员闻言没急着动,先是确认张成林掏出来的确实是钱,这才去称重。

    女售货员倒不是觉得张成林拿不出钱,而是这个年代都是先看钱才卖东西。

    像张成林要买的鸡蛋糕和桃酥还好点,只要有钱不用票就能买,但要是需要用票的东西,那绝对是拿着票查验无误,再对应上相应的钱才开始卖东西。

    “你这是要去走亲戚吧。”

    女售货员一边称重,一边对张成林笃定道。

    “嗯。”张成林点点头,回道:“去老丈人家。”

    “第一次去?”女售货员又问。

    “不是。”

    张成林否认。

    女售货员见张成林不多说,也就没再问,只是有些羡慕地说道:“不是第一次去,还能带这么多东西,一看就是个疼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