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未来在未来

第四章 是他吗?

    跟踪方贤瑞在图书馆转了一圈,方贤瑞又回家了。国安局部署留守人及定位监视人员之后,程阳和马天回到了国安局。

    刚好,庞雪也在局里,正与程阳迎面走来。程阳叫住庞雪,把今天图书馆里面来蔚天的说词告诉了庞雪。庞雪沉默一下,询问了今天方贤瑞的情况之后,去物理研究所和肖越他们汇和,一起工作去了。

    听了程阳告诉自己,那个图书馆年轻人的说法,庞雪也觉得有些道理。她把情况和肖越以及胡梓泸说了。胡梓泸摇头说:不可能,技术上达不到。如果付总们没有问题,谁能够开启数据库呢?黄亚亚和丁钰宛都必须两人同时在,同时用个人信息才能开启信息库。就算随便一个人能开启,那信息被弄成空缺,也是用了顶级技术。所以我更倾向于付总们有嫌疑。

    肖越说:在排除一切疑点上,我们不能马虎,咱们现在就去调出录像再看一看吧。

    在保卫处,严处长还没有下班。肖越问候说:“怎么严处长这么晚还没有下班呀?”严处长苦笑一下说:“问题没有查清楚以前,国安局的同志仍然在工作,我怎么可以放心回家休息呢?”庞雪一旁笑着说:“那我们需要学习一下严处长的工作精神了。”严处长回答说“相互学习,相互学习!”

    监控被调出来了,这回重点放到了连接数据库和两个付总的办公室,和总工程师吴浩昌的办公室。

    那天下午,在丁钰宛锁闭信息资料信息库的时候,方贤瑞给总务打电话,让把一个坏了的灯换掉,同时通知让保洁打扫一下卫生。而另一个付总,正在调研资料库的数据资料,工作状态中。丁钰宛一直在资料数据库外自己办公桌上用电脑和人聊天,直到下班回家。

    在丁钰宛关闭数据资料信息库半小时后,十五楼和十六楼公共卫生间,两个保洁员开始在打扫卫生间。楼道里卫生机器人在拖扫地板。一个小时后,两个付总一同去了顶楼会议室开会。十五楼保洁员,开始分别打扫付总方贤瑞的办公室,和总工程师吴浩昌的办公室。肖越问严处长:另一个付总工程师的办公室,保洁为什么不打扫?严处长解释说:“这个我也问过十五楼保洁,她说一般是早上上班前打扫办公室,除非有领导提出要求才专门打扫。而吴浩昌所长的办公室,因为这些天吴浩昌所长在BJ开会,她就顺便进去打扫一下,等所长回来再日常打那里的扫卫生。”

    仔细看完保洁打扫卫生的细节,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枝节。

    快下班的时候,总务处的处长,带着一个工人进入付总工程师方贤瑞的办公室。五分钟以后,工人换了一个顶灯,然后和总务处长离开了方贤瑞付总工的办公室。期间,工人架梯子,卸旧灯,安装新灯,然后收梯子离开。总务处长踱步了一会,翻了一下书柜里的一本书,最后和工人一同离开房间。

    下班后,刘秘书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了个文件包又出去了,前后一分钟时间。以后十五楼再也没有出现过人,除了楼层进入门口值守的保安,每隔几小时在楼道里转一圈。

    庞雪建议,去两个付总的办公室看一看,肖越和胡梓泸表示的确应该去再仔细看一看。

    先看了方贤瑞付总工程师的办公室,胡梓泸介绍了传输线路由房顶边穿下来,裹着高分子聚合保护层,而后进入地板下的线路,进入办公室工作主机。

    庞雪由主机开始检查,提取多枚指纹,经仪器对比,都是付总工程师方贤瑞的指纹。在第二次检查没有新发现以后,大家就准备去另一个办公室查看了。而庞雪迟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走到那条由房顶16楼穿下来的传输线路。线路裹着高分子聚合保护材料,呈现黑色,摸上去有点软。庞雪拿出探伤仪器,在离地一米五的地方,探伤仪器发出“滴滴”的报警响声。

    庞雪首先用放大镜观察报警处,离开报警位置十公分,有一枚不是很清晰的指纹。庞雪小心翼翼的提取出指纹,然后用仪器对比,结果指纹属于总务处长祁鸿。接着,庞雪让保卫处长请示能不能剥离线缆外层保护的高分子材料。不一会,严处长告诉庞雪,可以剥离,但是手要轻一些,不要伤到线缆。庞雪点头说:“放心,严处长,我手很轻。”

    线缆保护层材料,被庞雪轻轻的,一点点的用工具剥离开,露出圆润的红色线缆的塑料外套。在外套上对称的两边各有两个针眼大的创伤。仪器探测,有外物从两边硬插进去过,如同两边有人用四颗针插进线缆,而后拔掉过一样。庞雪用另一个仪器贴在针眼上,大约三分钟,拿开仪器,读出一些测量数据。

    接下来又往后面再查一付一正总工程师的两间办公室,线缆和主机检查都一切正常。其他房间没有线缆连接数据资料库,所以就不再检查了。

    再一次调看线缆有伤办公室的录像,发现付总工程师方贤瑞并没有去触摸那条线缆过,而换灯的时候,总务处长在翻书架书的时候,工人喊他帮忙递一下新灯,他就过去把灯递给梯子上的工人的时候,左手抬起来,握着线缆要求电工把灯上好,不要松动。之后,总务处长祁鸿松开手,又走到书架,浏览有些什么书。

    电工下梯子脚着地的时候,带手套的左手也握了一下线缆,高度和总务处长祁鸿刚才握的地方差不多。电工着地后,收了梯子,喊总务处长,说自己已经工作完毕,然后两个人一同出去了。

    肖越看完录像,疑惑的问庞雪:他两人都握了那个地方,并没有刺针的工具操作,会不会只是偶然?那针眼是过去的老痕迹呢?

    庞雪拿出探伤仪器,和分子活动分析仪,分别把数字和图片都投放到大屏幕上讲解说:物质的分子在一段时间的期间会运动,在各种外力作用和地球引力作用下,物质的分子会改变最初锋利的创伤口形状。从目前的线缆创伤口放大的图片看,这个创伤去过高分子聚合保护材料的保护作用,也是最近几天形成的针眼。接着,庞雪又讲解了数据分析线缆外层物质分子运动现场环境的规律。得出的判断,就是五天以内出现的创伤。

    再次调看一个星期以内的,付总工程师方贤瑞办公室的录像,的确只有那天下午,总务处长祁鸿,电工马如龙两个人碰过线缆。后看三十天,也还是如此。立刻,总务处长祁鸿,电工马如龙被请来谈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