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秦

第38章 兄弟交心(补昨天)

    狂欢总有结束,喧嚣归于沉寂,当激情退去,疲倦向所有人袭来,伴着杯盘狼藉,苟军将士终于进入休整状态,喧闹渐罢,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鼾声。

    旁人可以尽情庆祝乃至醉倒酣睡,作为苟氏集团最大的两个股东,苟政与苟雄却很难心安理得地与众同眠,在苟政的邀请下,兄弟俩巡视营防守备。

    虽经白日一战,当面赵军被击灭全歼,至少茅津周遭,暂时是不会有太大威胁,但祸患常积于忽微,也不敢全然放松大意。

    尤其是那两千多俘虏,虽然武器都被收缴,并且饿着,也安排了将士专门进行看守......但不巡察交待一番,总是难以让人安心的。

    “二兄,今日之战甚苦!”巡察完俘虏营的守备,兄弟俩缓步行走坎坷不平的村道上,酒意已经退去的苟政,斟酌了下语言,开口说道。

    闻之,苟雄道:“伤亡虽重,但渡河作战,又是以寡敌众,将士英勇,未尝怯战,乃获全胜!难道,还不能让你满意?”

    “我非此意!”苟政摇头道:“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我亦深感佩之,其功劳风险更不容抹杀。但在取得此胜的同时,亦不可否认我军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听苟政这么说,苟雄眉头不禁皱起,深吸了一口气,沉着声音道来:“元直有话,不妨直言!”

    见二兄那一副“警惕”的模样,苟政笑了笑,然后悠悠说道:“如今,我军虽取得初步的号令统一,但自陕县会师以来,又有孙、陈二部相投,再兼弘农所纳义士,全军上下,实则鱼龙混杂,人心散漫。

    军中固然不乏英勇敢战之猛士,但在军纪军令上仍有重大缺失,我虽一意改正严明,但就这些时日的体会,颇感无力。

    靠着血勇,能获一时之胜,但我苟氏如欲长久,还需一番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就拿今日之战来说,北岸守备的若是如石闵那般的赵军,我们会是何等结局?这一点,二兄当有深切体会才是......”

    苟政娓娓道来,苟雄听了,脸色也缓和了几分,思吟几许,舒出一口气,怅然地说道:“元直,旁人或许不知,但我却晓得,你是打心里瞧不上我们这些部曲义军,视为草寇流贼,粗鄙不堪,难成大事......”

    “二兄!”苟政停下脚步,有些严厉地打断苟雄,看着他,很是郑重地道:“我出于苟氏,发于义军,对于族人部曲、股肱手足,岂能鄙之蔑之?

    只不过,我苟氏崛起立足之基,必须要夯实,否则,就真要沦为流寇之属了!”

    注意到苟政认真的表情,苟雄呆了下,目光略显复杂,最终还是舒出一口气,叹道:“我并非迂蛮之人,心里也清楚,你所言有理,用你的办法,苟氏才能走得更远!

    但是,这全军上下,能体谅你此心此志者,又有几人?我只怕你操之过急,不合时宜......”

    “二兄所言甚是!此前,是我心切了!”听二兄这么说,苟政当即表示道:“因此,我已不奢望一蹴而就,而欲循循善诱,逐步改进!”

    “你欲如何?”听苟政这么说,苟雄来了些兴趣。

    苟政道:“此前,为了保证对诸军之控制,我苟氏部曲老人,多分散于三军,这实则导致我骨干力量的分散与削弱。

    如今,渡河而来,暂时摆脱绝境,张开的五指,也该重新收拢,握为铁拳,凝聚力量......”

    在苟雄的注视下,苟政道出他的打算:“既有之军令纪律,依旧要向全军宣传、灌输、明示。但接下来,我欲自全军之中,简拔精悍骁勇之士,以更高标准,更严明军纪,组建几支队伍,打造为三军尖刀,同时也强大我苟氏骨干部曲!

    而此事,需要你我兄弟达成共识,更需二兄配合!”

    闻言,苟雄不禁陷入思考,想得认真,眉毛也下意识地跳跃着,不时以复杂的目光,看着平静地等待自己答复的苟政。

    良久,苟雄郑重地道:“但凡对苟氏与三军有利之事,我绝无阻拦!”

    “二兄高义,小弟拜谢!”听苟雄表态,苟政“啪”的一声抱拳,躬腰拜道。

    “此时境况,还不适合大整军,我计划,待我们自河东彻底安顿下来之后,再启动。不过,依小弟筹算,当先建立两支营队,充以精锐,分属我与二兄直辖。

    三百先遣渡河勇士,生还者只余十一,这是一支打出了军魂的队伍,其中一支,就以他们为基进行扩充,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唤作‘先登营’,主将由苟旦担任!”苟政说道。

    闻言,苟雄感慨之余,也不禁诧异地看向苟政,见他目光真诚,沉沉地道来,就像是在向苟政保证一般:“苟旦只一鄙夫,粗蛮无礼。今后若其再敢狂言犯上,跋扈不敬,不劳你费心,我先处置了他!”

    见苟雄这副郑重其事的样子,苟政背过双手,以一副坦荡的姿态,说道:“二兄,坦率地讲,苟旦、苟起等部曲老人,倚仗资格,跋扈无端,对此我若说心中没有怒气,那便太过虚伪。

    只是,当前于我而言,首要之务,乃是率众摆脱危局,一心一意所求者,乃为我三军将士寻一片立足之地,为我苟氏觅一条光明前途,至于其他,实无精力去计较。

    前路维艰之际,唯有上下同心,方得未来。为了家族部曲前途,我可不与之计较,作为主帅,我亦爱彼等剽悍骁勇。

    不过,有一言,还需二兄代为转告。苟政所作所为,他们尽可看着,他们可以不服我本人,但若再敢不服从我的军令,那么,即便苟姓的族人不多了,该当施行家法军规之时,也再无容情可言!”

    苟政言罢,周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就有如凝滞了一般,还是河风的吹拂,将苟雄从恍惚中唤醒。

    良久,迎着苟政那坚定且决绝的目光,苟雄很言说此时的自己究竟是何等感想,只是退后两步,郑重向苟政拜道:“作为从属,我不敢违背你的命令,作为兄长,我将全力支持于你,此心此志,永不相渝!”

    苟旦那些人为何那般肆无忌惮,屡屡当面顶撞质疑苟政这个主公,其内在原因,与苟雄的态度,实则是分不开的!

    别看苟雄这段时间,一直表现得顾全大局,从明面上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着苟政,帮助他巩固主帅之权威,严明军纪命令。

    然从其内心,事实上是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一切,苟雄的内心是光明坦荡的,但他也是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无意与苟政相争,但对目前这种兄弟之间关系的变化,还没那么容易适应。

    为了兄弟之情,为了家族志向,为了三军前途,苟雄甘于退让,但这份退让的背后,又未尝不带有一丝不甘......

    对苟旦、苟起等部曲老人来说,在当前苟军,苟雄说话,的确比苟政的命令好使,他也更适合去约束那些族部。

    但也正因如此,当苟旦等人以咄咄之势、桀骜之态屡屡向苟政发起挑战之时,其中映射出的未必就没有来自苟雄的不满情绪。

    这种情况,苟雄自己或许似无所觉,但心思深沉细腻如苟政,却看得真切。今夜这番话,算是苟政向苟雄表露心迹了,同时也是一种提醒。

    他愿意同二兄分享苟氏部曲的权威,但也请他端正思想,放下负担,解开心结,不要再衔怨委屈了自己,却误了大事。苟雄或许难以悉明其意,但多多少少能有所体悟,尤其是从他这里给苟政带来的治军统兵上的麻烦!

    而苟雄的一番表态,同样也是对苟政的保证与回应。苟仲威,说话也从来掷地有声。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现阶段而言,不管是乱世求生,还是昌大家业,都需要苟氏兄弟同心一致,两无相猜。

    就在这繁星点缀的夏夜,当苟政、苟雄两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也意味着两弟兄真正重归于好,同心同德,为家族部曲、三军将士之存亡而努力奋进。

    这与渡河之战的成功,也是分不开的,一场血战,不只为三军挣得了一条生路,也将苟雄自新安以来积压于心头的郁闷消解不少。

    “时辰已晚,二兄今日指挥作战,实属辛苦,早些歇息去吧!”最后,苟政以一口关怀的语气,冲苟雄道。

    苟雄也是肉体凡胎,从清晨至夤夜,未曾停下片刻,也早已是精疲力竭,困顿不已。不过,比起去大睡一场,他还需要苟政解一疑惑。

    “元直,河东虽拥其形胜,但仍处羯赵包围之中,彼重兵而来,纵然一时据险而守,只需加以调整,四面围困的险境依旧难以解除!

    凭大河能稍阻雍洛之师,然通往河东郡的,又何止茅津、浢津两渡头?只需拖得些时日,我军面临的,恐怕就不只是正向弘农挺进的两路赵军了。

    河西、平阳、河内乃至河北,都可能有无数赵军,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而来,届时以我军的实力,当如何抵挡?

    击破了河东郡兵,固然欣喜,但对于我军未来之前途,眼下,我实在迷茫,难以乐观,更不知你自信何来......”

    苟雄一向是沉稳坚毅的模样,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向苟政表达心思,输出忧虑。见其忡忡之态,苟政轻轻地笑了,以一种近乎调侃的语气,轻松地说道:

    “倘若二兄所言,那我们苟氏,可算是名扬天下了,毕竟能使羯赵全力而来,四面围堵。届时,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更容易获得愤怒于羯赵统治之豪杰壮士投靠......”

    见苟政还有心思开这等玩笑,苟雄的眉头顿时就皱起来了,一副不乐意的模样。见状,苟政也适时地停止了玩笑,以一种从容不迫的语气道来:

    “我也并非完全戏言,须知,如今我军弱小,便是加上孙、陈二部,也不过万余人,作为梁犊余党,残寇流贼,虽然为羯赵所憎恨,但若说有多重视,显是不如‘梁大将军’的。

    这一点,从雍洛赵军的动向与配备,便可窥一二。就拿东路赵军来说,除石闵军之外,那些在荥阳击破梁犊大军的羯赵官兵,尤其是以羯士为骨干的军队,可都没有西进。

    蒲氐、姚羌两部,固然实力强大,但以我看来,他们还只是羯赵朝廷的附庸、打手、爪牙,受其鞭策,却休谈忠心。只需打疼了他们,便能令其束手!

    弱小也有弱小的好处,至少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便能给我提供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与余地!”

    苟政的自信与笃定,于苟雄而言,当然还是欠缺些说服力的,在琢磨片刻后,苟雄又以一种“悲观”的态度问道:

    “倘若蒲氐、姚羌紧咬不放,决意渡河来攻,替羯赵朝廷消灭我军;倘若羯赵难解心头之恨,不惜代价,遣大军围剿。届时,又当如何?”

    面对二兄同样紧“咬”不放的目光,苟政依旧从容,轻笑道:“倘若此,那深感荣幸之余,我们也只能率众,转进到山野之间,当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了......”

    “这便是伱最终的计划?”对此,苟雄并不看好,指着已经基本归于寂静的宿营地道:“这些将士中,能心如铁石,坚定不移,追随我们的,不足一半。若要钻山沟,入深林,只怕更少!”

    “这只是小弟所做,形势不利下最坏的考量!”苟政也收起了那副轻松的模样,认真地道:“有备无患,以免真到那个地步,措手不及!虽然我坚信,不会有那么一日!”

    “至于人心之凝聚!”看着二兄,苟政以一副郑重的姿态,沉沉道来:“当此之时,除了不断的胜利,再无他法!

    当下,我们是一支不容许失败的军队!”

    听苟政这番斩钉截铁的言语,与之对视了一会儿,苟雄长长地舒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今夜以来第一次释然的笑容,慨然道:“既已至此,何需多虑!纵然前方是悬崖绝域,也要涉足,眼下最不该做的事,便是瞻前顾后!”

    听苟雄这么说,苟政笑了,赞其豪情。

    不过,苟雄今夜之问,却也给苟政提了个醒,除了整军计划,关于指导思想与路线问题,还当多费些心思,至少军心要不断巩固凝聚。

    此时,苟政的脑子里忽然生出这样的想法:或许,自己该做一個梦了,比如梦到,石虎驾崩,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