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兴衰史

第十四章,杨文轩

    龙俊拜拜手,和蔼的说到“各位大人,不必拘礼,龙某初来乍到,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

    众位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什么。

    龙俊顿了顿又说“各位大人,还没吃午饭吧。这是龙某的疏忽。”然后转头对殷正说“殷正,安排一下,今晚我要宴请各位大人!”

    殷正应了一声。

    龙俊站起身说“就这样,各位大人散了吧,散了吧。”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龙俊拍拍头笑着说到“瞧我这个记性,忘记说了,所有职位都没有变动,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就好。对了,参议大人杨文轩可在堂下”

    杨文轩一愣,不知道刺史大人为何单单叫了自己。不过还是踏出一步,躬身说到“卑职便是杨文轩。”

    龙俊点点头说到“参议大人留下,其余的诸位大人,先退下休息吧,今晚咱们一醉方休。”

    堂下的官员云里雾里的,行了一礼,退了出去,只留下杨文轩一人不知所措。

    杨文轩见大堂里只剩自己和堂上的龙俊和殷正,便小心翼翼的说道“不知刺史大人留下卑职有何吩咐。”

    龙俊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子,身体有些发福,一张脸谈不上俊俏,却也不丑。局促不安的站在原地,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眼巴巴的望着龙俊,要不是赵镇特意说过这个人,龙俊实在不能把他和“可堪大任”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

    龙俊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到“赵大人之前和我提起过你,重点提起过。”

    杨文轩还是那人畜无害表情,似乎在等龙俊继续说下去。

    龙俊看了看杨文轩又说“赵大人说你‘可堪大任’!”龙俊一字一顿的说出这四个字。

    杨文轩内心似乎并没有什么波澜。还是同样的表情看着龙俊。

    龙俊看了看身旁同样迷茫的殷正,然后咳嗽了一声。

    堂下的杨文轩听到龙俊的咳嗽,一挑眉毛,似乎再说,大人还要说什么?

    龙俊心里寻思,“莫非赵镇拿我寻开心?重点给我介绍了一个心智不齐的人?”想到这,龙俊扭了扭身子说到“杨文轩,你可在听我说话??”

    杨文轩拱手说到“回大人,下官在听。”

    “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龙俊纳闷的问。

    “回大人,没有。”杨文轩平静的回答。

    龙俊又看了一眼殷正,殷正貌似在憋笑,看龙俊的表情就像再说“这怕不是个傻子吧。”

    龙俊摇了摇头说到“好了,杨大人,你退下吧。”

    杨文轩行了个礼说到“遵命!”然后转身就走。

    等到杨文轩快要走出大堂的时候,龙俊忽然说到“等一下,杨大人。”

    杨文轩迷茫的转身,又迷茫的走回原处,拱拱手说到“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龙俊心里暗自盘算“当初赵镇说他在位期间,说许州政务大部分都是杨文轩再打理,而赵镇则落的清闲。既然如此,我何不以许州政务问计于他,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想到此处,龙俊伸手在公案上抽出一本公文,打开看了看,是许州下辖的一个郡,想要州衙拨银三万两,重修郡城内的一街道。

    龙俊看着公文,也不抬头,问到“辰谷郡想要拨银三万两,用来修大街,杨大人怎么看?”

    杨文轩一愣,他没想到龙俊会问这个问题,反应过来说“敢问大人,是辰谷郡的哪条街?”

    龙俊又看了看公文说到“郡府横街。”

    杨文轩想也不想就说到“驳回,修不了。”

    龙俊一愣“什么意思?”

    杨文轩平静的说“辰谷郡郡府横街是石板路,但是辰谷郡附近的石料,四天前都被九阳山的和尚买走翻修慈悲殿了,还预定了至少到下个月的石料。如果从别的郡县运送,那就需要大量的运费,太不划算了。想要修路的话,可以等到下月中下旬,正好把九阳山慈悲殿拆下来的废料,重新凿刻,送到辰谷郡,这样至少能节省三千两的银子。并且临近夏季,石料会便宜一些,只拨款两万五千两,应该就足够了。”

    龙俊表情微妙,吩咐殷正说到到“去,查一下。”

    殷正应了一声便快步走了出去。

    龙俊又抽出一本,这次是曲阳县闹了饥荒,去年庄稼欠收,今天大量县民没有粮食吃。引得当地治安很差,而曲阳县的县仓赈灾粮不足,曲阳县令想要申请开放西大仓赈灾,请求州衙的许可。

    龙俊心说“这种事,换做谁都会批准,无可厚非,多此一举的公文,没什么可问的。”刚想换一本,转念又一想“也许这杨文轩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也说不定呢。”便抬头问到“曲阳县闹了饥荒,县里赈济粮不够了,县令申请开放西大仓赈灾。”

    话还没说完,只见杨文轩眉头一皱说到“西大仓岂是轻易可开的?”

    龙俊一愣,问到“不开西大仓怎么办?难道在周边府县调集赈灾粮?”

    杨文轩摇摇头说到“不需要,从周边郡县调配,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回复曲阳县令,把青壮灾民集结起来,送到永平郡修城墙,命永平郡郡守全盘接纳曲阳县的灾民,如果不够,再从当地自行招募人手,以工代赈。秋收以前,便能竣工。而曲阳县的赈济粮,足够曲阳县老幼妇孺度过难关了。”

    龙俊惊讶的合不拢嘴,便又在旁边的一摞公文抽出一份,打开一看,神情一怔,是铁牢关外的事情,公文上写,铁牢关外最近有一伙强人出没,人数不少,抢劫过往商队,已经伤了好些人命。州衙出兵缴了几次,都找不到敌人的落脚之处,无功而返,请刺史大人定夺。

    龙俊认为这伙人,应该就是“听风阁”汇报的,那个叫做‘流花仙’带领的马贼。便看向杨文轩问到“关外出了一伙马贼,劫掠商队,谋财害命,却找不到落脚点,怎么办?”

    杨文轩思考了一下,缓缓说到“铁牢关作为边塞关镇,来往的商队,都雇佣了大批的护卫以保证商队的安全,并且关外还有大批的士兵巡逻,可还是被截杀了,那就说明这伙贼人人数不少,而且非常熟悉巡逻对的动向。”

    杨文轩顿了一下接着说“下官有个大胆的猜测,还请大人不要恼怒。”

    龙俊忽然觉得,这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脸色有一些郑重,点点头说到“但讲无妨。”

    杨文轩接着说道“下官怀疑城卫出了问题。也许有人勾结贼人,打劫过往商队,并且提前通知贼人躲开巡逻队。或者故意让巡逻队绕开事发地点。如果是前者,那还好办,充其量是个城门兵长级别的。如果是后者,那……”

    龙俊接着说了下去“那就是城卫指挥系统出了问题,能规划巡逻队的行军路线!”

    杨文轩点点头,没有说话。

    龙俊忽然想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看着杨文轩说到“我还有一个消息,这伙贼人的头目,貌似叫‘流花仙’。”

    这一瞬间,杨文轩表情从平淡化为震惊,然后又变得惊恐,双目圆睁问到“这消息可当真?”

    龙俊也不怪罪杨文轩的失礼,点点头说到“八成把握。”

    杨文轩平静下来,看着龙俊说“大人,事情可能变得严重了。”

    “怎么严重了?”龙俊问到。

    杨文轩答道“大人有所不知,大概是十年前吧,关外出了一伙‘流花贼’勾结西蛮,引我西疆兵士出了城,围杀掉了。”说到这,杨文轩叹了口气继续说“赵镇大人的独子赵樊,就是死在这次冲突中。不过赵大人不许别人议论此事,时间久了,这事就很少再被提起。这事发生以后,那伙贼人就销声匿迹了。现在这‘流花仙’又凭空冒出来,十有八九是当初的“流花贼”,如果当初他们投靠了西蛮,很有可能现在我们的城防军的某些人,也已经被渗透了。”

    龙俊问到“那现在怎么办?怎么才能抓到这伙贼人??”

    杨文轩摇摇头说到“大人,现在这伙贼人可不能除了。动这伙贼人,就会打草惊蛇。当务之急就是去查城卫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龙俊问到“杨大人可有良策?”

    杨文轩回答“谴人秘密的去查巡逻队的动向,看看是否有人更改过巡逻队的路线,绕过了事发地点,尤其是在这些商队被劫的前几天时间。揪住这个线头就好,攘外必先安内,先稳住自己的根基才行。”

    龙俊点点头接着问到“要是巡逻队没有问题呢?”

    杨文轩表情严肃道“那就是问题更严重了,这伙贼人这么频繁的作案,还能不被巡逻队发现,要说这里没事,下官是不信的。”

    龙俊也点点头。

    正这时,殷正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启禀大人,属下刚才问了谷辰郡当地的官员,也查阅了这两天的奏报,确实如杨大人所说,九阳山的慈悲寺重修慈悲殿,在附近采买了大量的石料。”

    还没等殷正说完,龙俊摆摆手,也不避讳杨文轩,直接对殷正说道“去找听风阁的‘项南飞’,让他速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