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权

第二十三章 荆南战事1

    前段时间,当周瑜收到孙权急迫的信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没有半分的迟疑,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而是行动的时刻。

    他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参谋和亲信,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调集了一万名身经百战的士兵。这些士兵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位都有能力以一当十。

    大军由徐琨统领,徐琨此人,不仅勇猛过人,而且智谋超群,被周瑜选中,担任这次重要任务的统帅。

    于是乎,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徐琨的带领下,迅速地组成了。士兵们跃上战船,那些风帆饱满的战舰如同巨兽般威猛,准备沿着长江的水道,向着洞庭湖的方向驶去。

    随着一声令下,战船起锚,缓缓地驶出了港口。它们在蜿蜒的长江之上划出一道道波痕。江面上映照着夕阳的余晖,金光闪烁,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士兵们站在船头,目光坚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信心和决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不仅仅是一个湖泊,而是战略位置至关重要的洞庭湖。

    洞庭湖,这个名字在当时已经不单是一个地理名词,它代表着一片宽广的水域,更代表着军事上的关键点。长沙郡作为此地的行政管理中心,拥有众多的属县,其中巴丘的地位尤其关键。巴丘不仅是长沙郡的一部分,更是整个长江流域的战略要津。

    徐琨和他的军队清楚地认识到,巴丘的重要性远超一般的城池。它位于南方湘水的入江口,控制着这一带的水上交通。而在北侧,它又守护着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重要水道。一旦失去,就意味着失去了对这片水系的控制,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这都不是能够轻易接受的损失。

    而掌握了巴丘,就如同掌握了长江的命运,乃至于整个洞庭湖区的水文和地理战略枢纽。湘江水系从洞庭湖分流出去,连接着南方的四个郡,维系着这片土地的生命与活力。

    正因如此,徐琨率领的军队深知他们肩上所承载的重大使命。在长江的波涛之上,他们划出了一条坚决而又决绝的轨迹,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给东吴带来军事上的优势,更是为了确保这片富饶水域的和平与繁荣。

    而巴丘,这个在荆州看来或许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却在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面前显露出它的脆弱。

    在银辉洒满江面的夜晚,徐琨率领着庞大的军队,正乘船驶向巴丘的途中。船只摇曳生姿,波光潋滟的水面被划破,留下一道道细长的白色航迹。

    董袭站在船头,目光犀利地凝视着远方朦胧的轮廓,他回身对沉浸在思绪中的徐琨说道:“将军,我们距离巴丘城还有约二十里,只需您一声令下,今晚便能抵达城下。”

    徐琨闻言,轻轻点头,表情透露出沉思的神色,他缓缓站起身来。

    在甲板上来回踱步,斟酌着每一个战略选择的得失。经过片刻的沉默,他终于以坚定的语气宣布:“既然如此,就立刻向全军传达我的命令。通知各位战士在申时准备好晚餐,餐后立即启程。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夜袭巴丘。如果一切顺利,到明日黎明时,就能抵达目标。届时,我们将毫不停歇地展开攻势,争取一鼓作气攻下巴丘关!”

    这番斩钉截铁的话语在战将们中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人露出忧虑的神情。

    蒋钦皱紧眉头,带着一丝担忧地说:“将军,士兵们已在水上漂泊多日,如今已是人困马乏。若明早一到巴丘,不经休整便投入战斗,我担心他们的体能难以支撑啊。”

    吕范也深表赞同:“将军,公奕的话不无道理。不如放缓行军的步伐,将原计划一夜的行程适度延长至一日一夜。等到达巴丘后,至少整顿一个白昼才发起进攻。”他们俩都对徐琨的计划提出异议,认为时间安排太紧张,可能对士兵们造成巨大压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挺身而出,坚定地说:“我认为将军的战术布置十分妥当。”这位书生正是军中的参军——顾雍。

    徐琨闻声望向他,询问:“元叹有何高见?”

    顾雍沉稳地站起来,先向四周的同事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我们若能出人意料地行动,趁敌人毫无准备之际发动攻击,必定能给予守敌沉重打击!任何犹豫都可能让敌方有时间做好防范,并可能会请求长沙的援军。考虑到巴丘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抢先一步,迅速攻占此地!”

    徐琨听完顾雍的分析,满意地点头肯定:“言之有理,兵贵神速。我们先行攻克巴丘,胜利后再做整顿。”言毕,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决的光芒。

    在场的众将齐声应诺:“遵命!”就这样,一场关键的夜袭行动在月光和智谋的引领下悄然展开。

    徐琨领导的船队在皓月的洒光下,如幽魂般穿梭于黑暗之中。

    随着队伍不断接近目标巴丘城,士兵们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呼吸逐渐变得沉重而有力。在这肃杀的夜里,徐琨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他的眼神如同利箭,穿透了夜幕的阻隔,似乎已经触摸到了那即将到来的胜利之光。

    “记住,无声无息,像夜色一样。”董袭用低沉的嗓音传达命令,每个士兵都紧绷着神经,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终于,队伍如同幽灵一般抵达了城墙之下。守军毫无察觉,只有零星几个守卫在昏黄的灯光下沉沉睡去。

    董袭示意几名动作敏捷的士兵悄悄接近,他们行动迅速而果断,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几个熟睡的守卫解决,整个过程几乎无声无息。

    城门缓缓打开,微弱的光从缝隙中溢出,仿佛命运之门正在向他们敞开怀抱。

    徐琨率先迈步走入城中,他高举长剑,冷冽的声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快!占领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