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权

第四十章 文聘夜袭

    由于文聘的攻击太过突然,大多数江东士卒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未来得及穿戴,更遑论挥舞武器。手无寸铁,他们只能以肉掌相抗,试图挡住这猛烈的冲击。

    “卑鄙无耻,居然胆敢于夜袭我江东的营地!”愤怒的咆哮中带着无尽的屈辱和不甘。

    “将军,请继续前行,这里就交给我来应对!”一名亲兵振臂高呼,他挥舞着长刀,一道寒光闪过,一名敌人的首级已经滚落于尘埃之中。

    “做得好,这里就拜托你了!”文聘毫不犹豫地继续往敌军深处冲锋,目光如炬,直指西军大帅营帐。

    时间紧迫,文聘心知自己已经抵达西军心脏所在。出乎意外的是,西军的帅帐早已戒备森严,无数战士汇聚成一片汹涌澎湃的海洋,每一位都全副武装,凛然不可侵犯。

    “江东的贼人反应倒是迅速,竟能在瞬息间做好迎击准备。”文聘眼见自己的部队已损失三分之一,但今夜的奇袭已取得应有的效果,便决定收兵回城,将这次惊心动魄的行动画上完美的句号。

    在那漆黑沉静的夜幕中,黄盖的冷笑如同一道锋利的闪电,猛然切割了夜的宁静。“西军大营岂容你说来便来,说去便去。射!”随着这声铿锵有力的命令,五十名待命多时的弓箭手迅速而整齐地向前进发了十步,他们的动作协同一致,宛如一人。挽弓、搭箭,经过精准的微调后,无数箭矢如同被释放的飓风,铺天盖地地朝着文聘所在的方向激射而去。

    忠心耿耿的亲兵在看到那恐怖的箭雨袭来时,立刻挥舞着手中的短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至文聘前方,用自己的身体为他筑起了一道活生生的防线。而文聘本人,则紧急驱使座下的战马,左闪右避,企图躲避那密集如雨的箭矢。但当他准备反击,想要从背后的箭箙中取箭时,却发现那里已经一无所剩,空空如也。

    “士兵们!今日便是我辈与江东贼决生死的时刻!”文聘的声音高亢而激昂,充满了燃烧般的情感,仿佛能点燃周遭的空气,激励着他手下的士兵,“让他们见识一下荆州男儿的豪情!”

    “誓死相随将军!”士兵们的回应震撼天地,他们的士气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岂容你在此猖狂!”韩当怒吼一声,如同脱缰的猛虎般挥舞长刀,直冲向前,杀向文聘。

    “让出道来!我亲自与他一决胜负!”文聘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他深知若能斩杀这名敌将,必将令江东兵心生畏惧。心中的想法化为明确的指令,他立即命令身旁的亲兵左右散开,随即策马疾冲,长枪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死亡的轨迹,迎上了韩当的大刀,两位勇士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这两位都是三国时期闻名于世的猛将,沙场岁月磨砺出了他们精湛的武艺。愤怒使得每一次交手更加凶猛激烈,文聘以自己的生命为刘表尽忠和感恩。武器交击之声铿锵有力,火星四溅,仿佛在夜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烟火。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两军间的实力差距渐渐显现,文聘麾下的亲兵损失惨重,人数锐减到不足一半。

    “撤退!”文聘在一次剧烈的交锋后发出了撤退的命令,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挡开了韩当的进攻。

    但文聘已筋疲力尽,勉强抵挡了那一击之后,他连枪都握不牢稳,再也没有力量避开接踵而至的死神之吻。三支箭矢无情地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他从马上重重摔落在地。

    “将军!”亲兵们惊呼着,迅速将他团团护住。

    尽管身陷重围,文聘的亲兵们仍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几乎成功地将他带离了战场。

    “休想逃逸,留下你的性命!”黄盖大喝一声,用尽全身之力拉满了弓弦,瞬间射出了一箭,这支饱含死亡之力的箭矢直奔文聘而去。

    箭矢如同追逐流星的月亮,黄盖这一箭令风云为之动容。文聘只觉得眼前一闪而过,尚未有所反应,喉头便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他伸手想要抓住贯穿自己咽喉的箭矢,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抽出哪怕一丝力量。

    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文聘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往事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回放——他似乎又回到了一年前,刘表现在众宾客面前赞扬自己的那个场景……

    文聘虽然英勇牺牲,但他的夜袭行动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江东士兵们心底的恐惧,使得整个江东军大营在夜色中如惊弓之鸟。

    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完全出乎了孙权的预料。他没想到江陵城内的守军居然胆敢在这样的时刻出城反击,让他不禁回想起历史上合肥的那一幕,那次的损失更为惨重,甚至差点被张辽活捉。这种轻敌的行为必须彻底压制,否则他还是会被后世嘲笑成孙十万。

    孙权紧急召集了韩当和黄盖到中军大帐,面带严厉之色地说道:“尽管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但绝不能让敌军的挑衅影响我们的士气。由于西营的失守,导致整个大军无法安息,你们两位作为主将,却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疏忽。来人,立刻将他们两人拿下。”

    话音刚落,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迅速进入大帐,准备将黄盖和韩当拘捕。

    “且慢!”周瑜突然站起身来,声音坚定而有力,“韩当和黄盖是江东三朝的老将,功勋卓著。况且,他们在最后关头射杀了文聘,也算是功过相抵,请主公明察秋毫,给予宽恕。”

    孙权其实心中并不愿意处置这两位老将,但他深知,如果军中不能赏罚分明,队伍将难以管理。他沉声道:“西营的士兵们战死和失踪的高达千人,粮草和物资也烧毁了大半,这样的损失绝非小事。”

    鲁肃此时也站出来说道:“确实应当严肃军纪,但在大战即将打响之际,先斩大将,恐怕对士气不利。不如让他们两人戴罪立功,命其攻城,如若不胜再二罪并罚。”

    周瑜和张昭等人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