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权

第四十四章 得意忘形

    在关键的时刻,一位领导者的失踪无疑给已经风雨飘摇的江陵城增添了一份绝望的气息。这种绝望的情绪如同蔓延的瘟疫,迅速在士兵和民众中扩散开来。

    “还战斗什么,连主将都不见了。听说孙权与我们刘荆州有杀父之仇,我们投降不会被杀吧。”有人低声嘀咕。

    “但孙权并没有杀害黄祖啊。他连黄祖都没杀,我们有何可惧?投降吧。”这样的议论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当外城告破的消息传来时,孙权派出的斥候迅速返回禀报--百里内没有援军到来。

    孙权听后思量着襄阳距离江陵足有二百余里,除非全是骑兵,否则不可能影响到江陵战局。他当机立断做出了决策。他目光冷厉如刀锋一般锐利,高声命令道:“全军听令,进攻江陵,夺下城池——”随着号令逐层传达出去,战鼓之声震撼天地。士兵们热血沸腾,怀抱着建功立业的决心,向江陵城墙的缺口汹涌而去。

    这一战从黄昏持续到深夜。烽烟四起,喊杀声震天价响。直到最后才渐渐平静下来。待到第二日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江东军已完全控制了江陵的各个城门,斩敌一千有余。其余的敌人或逃或降,近六千名士兵成为了战俘。

    孙权率领部队抵达江陵太守府时,整个府邸已是人去楼空。直到诸将回报方才得知蔡和曾试图由亲卫护送撤离的消息。但是江陵已经被严密封锁,蔡和终究是要成为了江东军的俘虏。

    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太守府邸,孙权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他坐镇太守府,开始安抚新夺取的江陵城,同时继续派遣斥候探寻襄阳援军的踪迹。他要尽量削弱刘琮、蔡帽的实力,为日后攻取襄阳扫清一切障碍。

    这一刻的他知道他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如今他已经占据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历史已经改变。

    随着曹操其势力的不断壮大,逐渐将目光转向繁华的南阳郡,南阳郡投降曹操后,随之江陵亦步步攀升为荆州的新经济中心。

    刘表执掌荆州时期,其治理手腕和政策深入人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不仅把江陵建设成一个军事重镇,更使其成为整个荆州物资储备的大本营。江陵城内,粮食与军械堆积如山,见证了刘表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积累。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江陵被攻陷,这些宝贵的资源落入了孙权手中,成为他日后征战天下的强大资本。

    当孙权翻阅江陵的户籍档案时,他惊讶地发现南郡下辖竟然有十七个县,包括江陵、华容、州陵等重要地区。这十七个县域,每一个都是钱粮富足的程度。

    更为惊人的是,南郡的人口竟然高达六十余万,这个数字不仅令荆南四郡相形见绌,甚至还可与历史上蜀汉灭亡时的全国在册人数的三分之二媲美。即便不计算荫户,南郡的人口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足以见证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富裕程度。

    南郡的经济繁荣远不止于此,其丰饶的土地孕育出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府库中的储藏丰富至极,五十万斛的黍米、百万斛的稻米以及一百八十万斛的其他粮食,加上无数的绢、棉、丝、麻制品,还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无不彰显出南郡令人难以置信的富足。

    而在军事装备上,南郡同样准备充分,各式铠甲、兵器数目庞大,无论是近战的刀剑还是远攻的弓弩,皆显示出这里曾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军事要塞。从环首刀到各式各样的防具,再到大量的枪矛戈戟,无一不在默默地诉说着南郡曾经的辉煌与强悍。

    在华丽的厅堂内,主位上的孙权面露喜悦之色,仿佛心中洋溢着难以掩饰的自得。然而,张昭却皱起了眉头,不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直视着孙权,语气坚定而严肃地说道:“目前我们面临着襄阳大军的威胁,他们即将浩浩荡荡地前来征讨。然而我所看到的,不是主公筹备防御,而是在此自鸣得意。若敌军真的来袭,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

    如同被冰水浇头,孙权那原本飞扬的兴致瞬间沉入谷底。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历史上为何孙权对张昭有所保留。他深知,作为君主,应纳谏如流,于是他向张昭深施一礼,诚恳地道歉:“孤不明,幸赖张公指出。传令给周瑜,立即派遣二万精兵前往拦截襄阳的援军。”随从的侍卫立刻领命离去。

    但事情并未因此而平息。张昭继续慷慨陈词,他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忧虑:“尽管江东军容壮盛,武器装备精良,府库储备丰厚,可这些只是表象。民间疾苦,民生艰难,一年内百姓不止一次地面临苛捐杂税的压榨。有时候,他们甚至要上缴多达六成的收入,这导致民不聊生,破产与饥饿成为常态,悲惨至极的人伦悲剧也时有发生。主公对此不闻不问,反而沉浸在个人的喜悦中,这岂是一位仁君所应当展现的形象?”

    在场的吕蒙和丁奉彼此对视,心知张昭所言非虚,但他们同时也担忧张昭的直言不讳可能会激怒孙权,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面对张昭的指责,孙权的脸色阴晴不定,但最终他站起身,郑重地向张昭拱手请求:“请教张公,如何才能富国强民?”

    见到孙权的态度软化,张昭的表情也缓和了许多。他认真提出:“虽然我们控制了三州之地,但实际上江南的大部分区域仍然是未开发的荒地。与曹操相比,我们的人口少、耕地多未开发、人才稀缺,城防薄弱,税赋繁重。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他接着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建议:

    1.招揽流民,并鼓励人民生育;对于十五岁尚未出嫁的女子,应予以重罚。

    2.鼓励科技创新和开垦荒地;减轻人民的税赋,取消不必要的苛捐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