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海侯

第34章 隔壁的?

    青盐也是盐,但不是普通的盐。

    这青盐,产自陕甘一带的池盐,一来作为药用,二来则是用来清洁牙齿。

    李正刚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是因为朱曦这小子刷牙用的就是这东西。

    事实上,在大明,稍微像样点的人家,刷牙都是用青盐,作用上几乎等同于后世的牙膏。

    官盐的价格是五到十文左右,而的青盐价格则是十倍不止,而这是在京师的价格。

    到了离西北原产地更远的山东、江浙、湖广一线,二三十倍也不稀罕。

    如果碰上达子犯边、西北叛乱,陕甘的青盐运不出去,这东西价格涨上天也不是没发生过。

    用朱曦的话说,这东西虽然贵,但是不能不用,否则一旦传出去,抚宁候家连青盐都用不起了,那大明顶级勋贵的脸面就要丢光了!

    勋贵如此,那皇族呢,高官呢,世家呢,富商呢……

    覃力鹏用的是四轮大车,承载量大概是五十石,也就是5000斤,二百辆计算,这就是整整百万斤。

    就算打个折扣,也有七八十万斤。

    这么算下来,这些盐哪怕是在京师也等于十几万两,如果放到江南,可以奔着二三十万两去了。

    大明一年的年岁收入才多少,李正、范庸、袁震几个人不眼红才怪!

    更重要的是,所以贩运私盐可是重罪,而李正觉得覃力鹏恐怕不会把这部分利润分给成化爷。

    对于这种,凭借自己的信任,拼命挖自己墙角的行为,李正觉得成化爷肯定跟自己一样深恶痛绝!

    这样李正需要的证据就直接到位了,不仅如此,还和成化爷站到了同一条战壕里!

    “岳指挥使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了?”

    “离开京师之后,咱们一路尾随,昨天就已经到了通州附近了,只等我们会合,要在通州动手么?”

    听着袁震的询问,李正却陷入了沉思之中,随后问出了一个问题。

    “几十万石的青盐,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运到京师的,可见对方准备这些青盐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除了青盐,还有这些大车。”

    “大车?”

    “覃力鹏是南京镇监而不是北直隶的总督,若不是凭借到京城进贡的机会,恐怕也不方便凑齐这些大车。”

    “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初可是把注意力放在随他北上的那些漕船上的,两百车青盐可是填不满这整整一百艘漕船的!”

    “所以,少爷,你是想继续?”

    “可是,这样不就把覃力鹏彻底得罪死了么……”

    听到袁震的这个问题,范庸的脸上挂上了一抹笑容,而李正更是带上了一抹冷笑。

    “袁总管啊,你觉得,不把覃力鹏得罪到死,他就会放过我们么?”

    “!!!少爷,你是想……”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既然动手了,那必须一波干掉,否则,你认为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武骧左卫带上大家伙!”

    “范先生,隔壁是准备立刻就启程么?”

    闻声,范庸的嘴角微微扬起,脸上带上了一种晦涩的笑容。

    “拒绝了少爷你的邀请之后,那位老管家告诉我他们可能会在通州待上几天,采买一些礼品,毕竟他们返乡之后也是需要……”

    “那我们也在通州待两天,采买一下返乡可能需要的礼物……,顺便找机会,把岳指挥使带来的来的大家伙放到船上,这样没有了大家伙的拖累,他们就可以一路随行了。”

    ……………………

    看着,已经被运上来的大家伙,袁震总感觉脑子蒙蒙的。

    这东西他不是没见过,李正路上也没有避讳他,但是他真的没想到李正真的把这东西送了上来。

    而袁震的身边,范庸则轻轻的说道。

    “少爷说的果然不错,通州这边只有十几艘船,剩下的船在那呢?”

    “范先生,那我们。”

    “就跟少爷说的一样,我们跟着就好!”

    范庸的话音落下,一脸喜色的李正已经从里仓走了出来。

    “范先生,相比较剩下的船在哪,我更想知道的是覃力鹏会在那些船里放什么,除了青盐,我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能有如此的利润。”

    ……………………

    “小姐,那个李公子好像又不走了,说是也要采买回乡的礼品……”

    “没关系,他们不走,我们走好了,反正船早就租好了,礼物也采买的差不多了!”

    “小姐,你真的是女诸葛啊,要不然……”

    ……………………

    “覃公公,货已经装完了!”

    “好,立刻启程!”

    ……………………

    “少爷,那些船出发了!”

    “隔壁呢?”

    说出隔壁这几个字的时候,就连李正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昨天天黑之前就已经出发了!”

    “还好,出发了就好,这一次多亏了他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他们……”

    “我们也现在出发?”

    “不,这是运河,又不是陆地,他们又跑不了,再说,陆地上还有武骧左卫的五百骑兵,我们好好睡觉,明天天亮了再出发。”

    ……………………

    “少爷!”

    “哎,袁总管,这么早,天还没亮,还没到启程的时辰吧。”

    “额,是,岳指挥使派人回来了。”

    “哦,怎么样了?”

    “他们在运河宝坻一线,发现了剩余的覃力鹏剩下的船队……”

    “宝坻?那是哪里?”

    “在通州和天津三卫之间。”

    “请岳指挥使派几个斥候盯住他们就好,剩下的骑兵不要暴露了。”

    ……………………

    “少爷,你看,覃力鹏把自己的旗子升起来了!”

    “范先生、袁总管,你们猜猜,覃力鹏剩下的船里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吃水很深,应该不是皮货,山货一类的东西。”范庸轻轻的摇了摇头。

    “范先生都猜不到,我就更猜不着了,看吃水的深度,几乎没什么区别,这么沉的东西……,往南方运粮食,他们肯定没这么傻,那剩下的,总不能也是青盐吧,陕甘那边一年的产量估计也就这些吧。”

    “盐?”

    “少爷,江浙、山东都有盐场,鲁盐,淮盐,浙盐……”

    李正眯起了眼睛,谁规定就一定不能是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