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李氏仙族开始

第六十章 玄丹显蚀文

    放眼望去,除了一些生长在山石岩缝中的水中植被外,便再无其他事物。

    李绛仙仔细看了片刻,见看不出丝毫玄妙,便将赤涵水君交由他的那枚丹丸取了出来。

    此丹方一出现,同周围水流接触,立时倏忽一颤,好似拥有某种灵性一般,自行从李绛仙的手中挣脱出来,其传来的力量之大,有若万钧,沛莫难御。

    李绛仙心头微动,暗忖一声,道:“此物果然不简单。”

    只见那丹丸挣脱出去后,先是在原处顿了顿,仿佛在寻觅某种事物,片刻后,又再是一颤,往某个方位急急冲去,李绛仙连忙紧跟在后。

    如此约莫小半柱香后,李绛仙跟着那枚丹丸已是逐渐离了岸边水域,来至接近湖心的位置。

    而那枚丹丸到了此处之后,又停了一下,接着表面泛起点点灵光,一个眨眼,便从李绛仙的眼前消失不见了踪影。

    李绛仙看着这一幕,面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丹丸是赤涵水君交给他的,里面定然藏有其人所布置的某种手段。

    而灵华真人如此看重白芒泽这片地界,为的是求证真性,成就真君果位。

    那么由此便不难猜出,赤涵水君不愿看到灵华真人顺利成就真君,故而才会出此手段,想要破坏后者的布置。

    从方才丹丸的表现来看,灵华真人在白芒泽的布置,定然就在眼前。

    只不过李绛仙左右扫视数圈,却依旧一无所获。

    “那丹丸来此,定然是寻找到了什么,不然不会毫无缘由的过来。”

    李绛仙目露思忖之色,片刻后,忽然神色一动,往脚下所在的沙石看去。

    这些沙石是水中的泥沙日积月累,逐渐沉淀下来的,已是铺了厚厚的一层,他抬脚微微在上面抛了抛,却依旧未曾见得最底下的地面。

    发觉这一点后,李绛仙心头一动,立马起法力将脚下的沙石尽数挪开。

    少倾,便见得脚下出现一块坑坑洼洼的褐色岩石,其内里似是温度极高,周围的水流靠近之后,皆是泊泊冒着沸腾的水泡,腾腾的热气不断从上飘过。

    李绛仙登时眼前一亮,观察了一下后,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试着将法力往里面探去。

    可下一刻,他顿时发现古怪之处,自己的法力居然难以贯穿此石,好似被某种东西阻隔下来一般。

    他精神不禁为之一振,暗道:“这下面果然有问题!”

    袖口一挥,便有一股磅礴法力奔涌而出,将周围堆积的沙石尽数扫荡开去,那块坑坑洼洼的褐色岩石,也终于得以完整的显露出来。

    “咦?此是?”

    只见褐色岩石表面的坑洼之处,其实是一个个形貌怪异,各不相同的古怪符文,只不过方才被沙石遮掩住大部分,未曾看出来。

    待看清岩石表面的事物后,李绛仙在觉得有一股古朴厚重之风迎来的同时,还有一种头昏脑涨的烦闷之感,他顿时面露讶然之色,暗道:“看此模样,似是道书中所记载的蚀文?”

    所谓蚀文,其实是古时候,修道之法刚刚盛行,大德之士观摩日月山川,天地变化从而感悟出来的一种古文字。

    每一个蚀文,都包藏诸多大道妙理,往往一字千意,不通此道的修士,初见这等文字,只会觉得头昏脑涨,心烦气闷。

    李绛仙以往也仅在道书之中,看到过对这等古文字的描述,眼下倒是头一回见得此等蚀文。

    这蚀文若是能够参悟通透,对自身也是有着莫大好处的,往往道行境界越是高深者,便越是擅长这蚀文。

    因为修道人修行,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参悟道理,并将其掌握利用的过程,与蚀文可以说是相同的。

    李绛仙未曾过多细看,只是粗略打量一番,发觉这块褐色岩石之上,不多不少,正好刻有一百零八数的蚀文,暗合天罡地煞之数。

    “想来此物便是那灵华真人的手笔之一了。”李绛仙暗道一声。

    起得法力,再往旁边一扫,又有一块岩石出现,其上同样刻有蚀文。

    李绛仙环顾周围一遭,暗忖道:“这白芒泽算得上是大泽了,也不知灵华真人在这水底布置了多少这样刻有蚀文的岩石。”

    若是要将所有刻有蚀文的岩石都找出来,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做的动静委实太大,容易惊动灵华真人。

    李绛仙思忖一会,从乾坤袋内取出纸笔,照着那块褐色岩石上的蚀文模样,摘录下来。

    “我虽看不到这上面的意思,但却可以去仙城请人解出来。”

    做完此事,他又起法力将周围的沙石重新还原,把褐色岩石遮掩了去,确定没有问题后,他这才往来时的方向遁去。

    片刻后,他便已是从岸边的水域遁出,往自己的玉衡殿遁去。

    因为下来他还需要等余常舒修筑完大阵,同其人再去仙城一趟,故而便不急着回华阳山镇守。

    如此七八日时间一晃而过,余常舒已是按照先前他与李正锋的要求,将北斗应星地枢大阵改动一遍的同时,还在地脉中布置了三道阵台,单独与大阵勾连,从而避去地脉灵机被法宝镇压可能。

    李绛仙这几日一直在玉衡殿中静修,已是磨炼出了第七缕乾灵清气,此刻得了消息,便立马出关,寻到正在开阳殿中,正在与李正锋验收大阵的余常舒。

    “二伯,余前辈有礼。”

    李绛仙恭敬行了一礼,两人微微颔首。

    李绛仙要再去一趟仙城的事情,李正锋已是提前同余常舒知会了一声,后者这次替李家改动阵法,着实赚了不少灵石,反正也是顺路,且不过是带上一人罢了,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待阵法验收完毕,李正锋将一千两百五十枚灵石付给余常舒后,两人又闲谈一阵,余常舒这才与李正锋告别一声,驾驭遁光,带着李绛仙离了杏波山,往仙城遁去。

    如此又是两日之后,两人入了倾翮山,穿过“浑觉”,来至那处陡峭山崖之上,余常舒转过身来,告别道:“贫道还有事情需要回去处理,便不多配小友了,若是小友有阵道方面的事情需要请教,可直接来跃仙阁报我的名字。”

    李绛仙点了点头,客气笑道:“那便多谢余前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