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李氏仙族开始

第十五章 开得天门入后期,三念参玄推上法

    十来日后,随着最后一道乾灵清气与坤灵浊气融汇在一起,成为清浊之气,李绛仙耳边只闻“轰隆”一声震响,仿佛一声霹雳之音凌空震响。

    随后头顶囟门倏忽一开,一道璀璨至极,翻腾不止的星光玄水从中跃出,足有三丈高,随后向着周围弥漫而去。

    同时李绛仙浑身各处的法力以及室内的灵机,都是疯狂的向头顶脉象所化的星光玄水涌入进去,被其吸收吐纳,壮大自身。

    这一步唤做“开天门”,同时也叫“天霖降顶”。

    修士在清浊之气融汇圆满后,自身脉象便会由天门跃出,吞吐周围一切可以吞吐的灵机,壮大自身根底。

    这一道门槛尤为关键,是修士壮大自身根基的关键。

    若是在突破之时,周围的灵机匮乏,同时自身又没有提前准备上好的灵物去滋养头顶脉象,便会导致脉象无法壮大到极致,从而根基先天比其余修士差上一筹。

    李绛仙所在的大尹原,正值灵氛将成之际,且还与他的脉象同为水属,再加上大青榕这等灵性十足之物在后,可谓是地利占满!

    浑浑灵机与滂沱水汽,汹涌而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任凭头顶的星光玄水吸收。

    如此仅仅只是数息过去,其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起来,内里玉浪愈发翻滚汹涌,波涛滚滚,转眼间便增长到极致,盘踞整座静室,道道水浪将李绛仙整个人淹没在内。

    随后李绛仙整个人只觉好似重回胎腹之中,舒适无比,浑身上下各处毛孔纷纷不由自主的张开,将周围水浪吸取进去,最终再是沉入到丹田气海之内。

    在这等状态下,李绛仙只觉浑身法力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周围脉象所化的水浪每被他吸收一滴,体内的法力则是相应的增长一分。

    这便是脉象能够壮大到极致的好处了,所增长的法力自然也要比其余未能达到这一步的同辈修士更多。

    不过在这一步时,因为脉象是先吸收周围灵机壮大而成的,修士在吸收这些脉象之精气时,便会有各种杂气混入其中,随之一同进入修士躯体。

    甚至若是未能及时察觉,将其排绝出去,还会进入修士气海,混入灵气之中,致使气机不纯,造成未来修行的障碍。

    正常修士在面对这一步时,往往都会特意准备一些能够排绝异种杂气的特殊丹丸,又或是让师长在一旁看顾。

    不过李绛仙早已提前修成力道一转之身,体内那层精煞之气将所有精元牢牢锁住,不令外泄流逝的同时,又隔绝了任何杂气混入进来的可能。

    在周围水浪被吸入进来的同时,李绛仙心念一转,便立有一层精煞由内浮现,将那些异种杂气尽数剔除,再顺着毛孔被尽数排出体外。

    如此待周围脉象所化的水浪尽数被吸纳进气海时,李绛仙只觉呼吸清明,浑身法力增长至极巅,微微向上一迈,便已是轻松推开上行之门,法力气机再是一涨,正式踏入了明气后期!

    “呼……”

    轻轻吐出一口清气,李绛仙感受着突破境界后带来的变化,心头深思道:“我如今根底已然不算差,甚至除了功法来算,可以说比一些大宗弟子还要强上一两分。”

    只不过功法却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尤其是上乘功法,更何况获取功法之后,想要改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想到此处,李绛仙不禁暗叹一声:“只可惜大妖精血难寻,不然直接修习天妖七玄变就是了。”

    不过就在此时,他忽然念头一转,思忖道:“世上功法都是由修士创立出来的,我为何不可一试?”

    最初的功法,乃是古修士感悟天地至理,模仿神君大妖等诸多厉害存在研究出来的,随后再经过后来修士的一代代亲身修习,不断改进,这才有了如今的修行盛世。

    李绛仙如今有着十来本不同的二品水德功法,再加上玄武残念,不求直接创立三品功法,只需要将自己所修习的二品曜星问神法改进一二,令日后所修的根本不至于太差即可。

    他先是将那枚上上品的水属灵砂取出,炼入气海,让那一道道清浊之气涌上来,将其包裹在内,不断炼化,随后再是借助玄武残念思索,反复推算,如此不过片刻,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大概。

    自己的这等想法无疑是正确的,二品功法确实品阶太低,拉低了自身根基,自己虽然道行不高,但可供参考的道书功法却有不少,再加上玄武残念相助,确实能够将自己所修的功法改进一些缺漏之处。

    只不过想要完成这一步,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来推算。

    好在残念本就相当于是一个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外置大脑,能够与他一同思考不同的事情。

    李绛仙稍稍调整了一下气机,在自己调动气海内的清浊之气炼化灵砂的同时,玄武残念与另外两道筑基残念便一同运转起来,开始互相参悟各种水德功法,尝试改进自身所修功法,寻出自身该行之道。

    原本他在明气中期时,便能同时承担玄武残念与两道筑基残念,如今突破后期,自然更为轻松。

    如此过去片刻,他眸中就微微有光芒放出。

    想要改进功法,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想要寻求目标,从而明确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使力,如此才能避开一些弯路和许多不必要的尝试。

    他所寻求的是填补根基的不足,那么关于神通法术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先行抛开,随着三道残念运转,一条条道路在眼前展开,其中大多是以他自身认知和所学为根底,向他展示出种种前行的可能。

    并且因为残念不同之故,三道残念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性数量也各不相同。

    其中玄武残念给出的数量不仅最多,同时可能性也是最高的。

    而另外两道筑基残念,则仅有一两道,并且看起来颇为粗漏,甚至在有的地方连所行的道理都讲不清楚,李绛仙看了两眼,便果断将其摒弃。

    反观玄武残念呈现出来的道路则无疑要更为清晰,道理也要讲得更为明白许多。

    并且玄武残念呈现出来的这些道路,大多都通向更为深远的地方,显然是所能提升的根基更为深厚,而剩下少部分的道路,虽然很快便被他观望到了尽头,但这些道路无一不是具备一些很独特的东西,虽然根基上差了一筹,可却更具有变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