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统:从拯救苏轼开始

第106章 辞免恩命

    “大约两年前,我与你兄长一同凑了些钱,又向官府和一些富户称贷不少资金,在内地收购了许多布匹锦缎之类。又高价买了些茶券、盐券,换了些茶盐货物,本想着卖到西北吐蕃部族那边去,赚一笔快钱。”

    “西北边好像并不太平吧?”小吴思虽然知道的不多,却总还是听过自己二哥要去西北边做一任官,设法换一些军功之类的话。

    徐文听了这话也是叹息一声:“自是不太平的,自本朝熙宁以来,西北边形势便渐渐紧张起来。不过彼时毕竟还未有太大的战争,我们也是想着局势紧张之下,没准可以多赚一些,这才选择了铤而走险。”

    说到这里,徐文像是回忆起了恐怖事情一般,当即有些战栗起来:“我们带着人马货物自陕州出境以后,便遇到了不知哪里来的大队蛮人。彼辈一向没有什么礼义廉耻,见我们带着许多货物,便不由分说围拢上来,我们有心反抗,便理所当然地遭遇了一场屠杀......”

    说到此处,其人终于禁不住情绪,哆哆嗦嗦之间再难以说出话来。

    吴希见状,自桌案之上拿来茶壶茶杯,为对方倒上一杯茶会递了过去。

    徐文赶忙将之接过,大口饮下才算将情绪稍稍稳住:“彼辈杀了我们许多人,最后只剩下我与你们大兄两个领头的,以及十来个身手还算不错的护卫。这时候,大宋的一支巡守边军恰好路过,虽然人数不算很多,但终归能够给我们一些接应。于是,你们大兄做主,领着数人从前开路,打开一个缺口,而后又返身为我们断后去了......”

    说到这里,徐文一时间情难自已,声泪俱下:“你们大兄嘱咐我,千万要好好活下去,好歹要回到杭州去将消息带给你们兄妹,顺便替他照拂你们一二。于是,我得到官军接应总算是死里逃生,你们大兄他却,他却是生死不明了。后来我请托官军去帮忙寻个尸首,都没能找到!”

    吴希沉默下来,即便他其实没有见过吴琪,但对于其人放弃自己的前途,担起家庭重担,远赴千里为弟弟妹妹找钱、找出路的行为,仍旧是十分敬佩的。

    此时,他艰难开口道:“那徐大哥你,怎么这么久也没有回家去?我们兄妹数年担忧,始终没能等到一个音讯。”

    徐文抽噎不已:“不是我不愿回杭城去,否则今天也不会有脸面来见你们兄妹俩了。实在是彼此自边境脱险回来,货物全部弄丢,一身债务到现在都没能还清。好在我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她不嫌弃我穷,与我一起在汴京城经营着这个小摊,每年勉强还些债务,哪里有机会回到家乡去呢?”

    吴希沉吟片刻,终究无言以对。

    毕竟平心而论,其实对方也没有什么错处,遇到蛮兵抢劫也不是谁愿意看到的。

    而今天偶然间相遇,能够坦然将这消息告诉给他们兄妹,也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罢了,徐大哥,我兄长愿意舍身掩护于你,想来你们平日里也称得上交情匪浅的。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既然官军没能寻到我兄尸首,说不得他如今还活在人间的。待日后有机会,我去到西北,自会设法去寻他的。”

    徐文闻言点了点头,又是对兄妹俩恭敬一拜:“此信既已送达,我便不多耽搁贤兄妹时间了,摊子那里也忙。今后你们的早饭徐大我包下了,就按今天的分量来送,也算是略略报答你们大兄舍身相救的情谊。”

    吴希点了点头,终究没有再多说什么。

    徐文左思右想,自觉也没什么多余的话想说了,于是终于就此离去。

    待徐文渐渐走远,吴希才招呼了韩三一声。

    韩三自刚刚接过早饭,给韩锐送去之后,便一直候在门口,此时自然答应一声低头走进门来。

    “韩三哥,劳你走一趟,去看看这徐大哥是不是像他说得这般,正在努力辛苦还债以至于难以脱身离开。若确实如此,你且去替我支取些钱财出来,接应他们夫妻一二,以应乡党之情,酬其人与我大兄之情谊。”

    “唯。”韩三应了一声,便转身出门去了。

    吴希复又哄了哄怀中哭成泪人的小吴思,却终究是没办法做出什么一定寻回大兄之类的话的。

    毕竟按照徐文所说,他们的兄长吴琪的确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了。

    哄了片刻之后,吴希又提议昨日没工夫教对方写字,不如这会儿将之补回来。

    好学的小吴思果然稍稍被转移了注意,于是便与自家二哥一起在房间中写起了字。

    约莫大半个时辰的时间,韩三总算回来复命:“郎君,据仆查探,这徐文的确十分勤奋肯干,与自家妻子一起兢兢业业开着小摊。却因为其人身负债务,始终没法将日子过好起来,受制于债主监视,也的确没办法离开汴京。”

    吴希点了点头,却道:“接济的钱给他们了吗?”

    韩三答道:“给了。他们家欠债本来有百贯上下,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偿付,还有数十贯而已。仆去钱庄取了十贯与他们,夫妻俩也是对郎君一阵千恩万谢。”

    吴希自也没觉得有什么所谓,毕竟随着《西游》的持续爆火,杭州那边郭父还在不断向他的账上存着钱,如今怕不是有个上百贯之多了。

    挥了挥手,韩三那边自是恭敬退下,而小吴思也嚷嚷着累了要回去休息玩耍,于是吴希也就放任对方离开了。

    此时,他终于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正事——写《辞免恩命状》。

    这个时代是十分讲究谦退的,若是皇帝给了谁什么比较显耀的恩赏,那这个人是不能堂而皇之地直接接受的,必须要写一封推辞受赏的信件,否则就要为士林舆论所瞧不起了。

    于是,他规规矩矩地写下了这一封《辞免崇文校书恩命状》,又分别向王安石、文彦博等执政,和当日作为试官的曾布、王益柔等两制侍从们,写了感谢对方判自己考试合格的谢启。

    时间渐渐流逝,待吴希打发人,将自己的今日写下的启状纷纷送出之后,这一天的时间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