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第四十六章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不是说明朝将宰相废除了么?那怎么还沿用到你的那个时代呢?”

    大魏太子安逸疑惑说道。

    “三省没有了,还有六部啊!”

    李鸿运想到现在华夏内的诸多部门,无非就是将六部的职责进一步的细化分工,就是六部制的延伸。

    “后来到了唐朝,效仿隋朝的五省六曹制,政事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将中枢三省中的内史省换了个名字,叫中书省,而尚书省下的六部变成吏、礼、兵、刑、户、工六部,三省六部的核心与五省六曹制基本一致。

    所以通常说三省六部是在隋文帝时期确立。

    对了,我去看看有没有三省一台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的关系图。”

    李鸿运突然又想起了三省六部制下的全部机构,于是又跑去找了一张关系图,发在了群聊之中。

    在这张关系图上,三省六部各自的职责,二十四司的具体分工,以及其他机构的作用,全部都汇总在一起。

    “嘶——这样一看就明了了许多,各部门职责分明,哪里出问题就找负责人就行。”

    卫国国君李康看到整张的概念图之后,当即发出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之前李鸿运讲得都太笼统了,而当真正看到三省六部制下各部分的职责划分之后,李康才真正感受到其中部门设置的精妙之处。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这个朕喜欢!这就是朕所追求的制度啊!”

    最为兴奋的莫过于何明了,在看到三省六部制下,各个部分之间的职责少有冲突,对比着自己大晋王朝现在所施行的官制,然后看着三省六部制,是越看越喜欢。

    “朕突然也想对官制动手了!这个三省六部制相比大燕的制度来说,真是优秀多了!”

    大燕皇帝周峰同样是赞不绝口。

    “不过三省分权,最终是不是也会造成互相扯皮,一旦有紧急事情,若是三省不能及时拿定主意,岂不是要误事?”

    大靖王朝的钟天对这一套制度也是非常的喜欢,但是还是“挑刺”问道。

    这倒不是钟天挑事儿,而是想要看看这样制度在后面有什么修补和完善。

    “是哦!你现在讲的三省六部制是在唐朝,在唐之后,三省六部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大楚皇帝杨旗同样追问道。

    “明朝废除了丞相,那明清两朝是以什么样的机构,来取代三省呢?”

    大魏太子安逸最后也是好奇。

    看到群聊中皇帝们的问题后,李鸿运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唉!三省六部制,从理论上来说是较为完美的,但是现实中是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的!

    其实在唐朝确立三省制度之后没多久,就慢慢的朝着二省、一省制度转变。”

    见到李鸿运这么说,何明的眉头又不禁皱了起来,难道说这样的制度还不够好么?还是说还有什么问题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

    其他皇帝们也是正了正身体,静等下文,因为李鸿运这么一个新的“开场白”,显然是有干货要说。

    只见李鸿运继续讲述道:

    “在唐初的时候,三省都是唐朝中央的最高机构,三高官官也同为宰相,共同负责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三高官官的办公机构为中书门下。在中书门下,宰相们集体商议国家大事,拿出解决方案并最后由皇上决定。”

    卫国国君李康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达到了群相的效果,削弱了个人的相权,防止一方坐大。”

    “对!从制度上来说,这样是最理想的呈现,但是现实与理想不同,现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省中尚书省总管六部,在唐太宗时期,担心尚书令——也就是尚书省的长官权利过大,便以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为借口,不再授予尚书令这一官职,以左右仆射代行尚书令的职务。”

    在李鸿运发的那张三省六部关系图中,对于三省下面都设有什么样的职位,也是有说明的。

    就比如这个尚书省,除了尚书令这个一把手,作为宰相之一典领百官外,下边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员外郎和都事这样的职务,

    而这个左右仆射就是统理六部长官的人,可以说是尚书令的副职。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李鸿运的话也就很好理解。

    “这不是与赵匡胤在禁军中,不设置殿前都点检是一个道理?”

    大楚皇帝杨旗开口说道。

    唐太宗这样不设置一把手的做法,让杨旗想起了赵匡胤子啊禁军中的做法,二者都是不设置总职,就像宋朝的禁军,没有一个武将能够节制所有的军队。

    而唐太宗这样做后的,尚书省中也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总领所有的六部大臣,左右仆射不仅只是副职,而且也有相互节制的作用,这就让尚书省的地位直接下降!

    而李鸿运子啊听到杨旗的说法之后,也是眼睛一亮,想到了某个钓鱼佬说过的一句话:“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赵匡胤削弱禁军将领的手段,和李世民削弱尚书省的手段,不说一模一样,那也是大差不差了!

    “是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初的时候,便担任过尚书令的职务,在李世民之后,也很少会授予尚书令官职。

    尚书省不设尚书令,左右仆射自然就成为了尚书省的宰相,后来又有所变化,左右仆射只有加上‘同中书门下’的头衔后才是宰相!”

    “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变成中书门下一个机构,再削弱尚书省的职权,从三省变成二省、一省,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卫国国君李康的大脑飞速运转,盘算着这样的一个变迁说道。

    “三省六部制的第二个演变,同样是在李世民时期,作为秦皇汉武之后的又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权力欲望同样是很强的。”

    “这样的一位君主,是不会允许自己手下出现权臣的。”

    “为了加强皇权——”不等李鸿运发出消息,群聊中便有人打断。

    “等等——”

    打断李鸿运讲述的是大靖王朝的钟天。

    “怎么了?”

    “你说这个李世民,是跟汉武帝一般雄才伟略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