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三国

第三回 枝弯蛇影砍刺藤 阴凝坚冰杼山顶

    龙泉寺大门紧闭,院墙内灯光皆无,漆黑一片,小吴不忍打扰出家人休息,只得带领大家沿墙侧行。大家在毛竹林中穿梭向上,不时有钻出泥土的竹笋尖顶到登山鞋底,这不禁让晴涳想起丈母娘经常做的湖州名菜腌笃鲜。

    腌笃鲜主要原料是笋,切成滚刀块,再将鲜肉和咸肉都切成小方块,一起放到锅里,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煨煮,半个小时后,再添加若干千张结和青菜,再文火炖上十分钟起锅即可上桌了。这道菜突出一个“笃”字,就是用极微弱的火,将食材长时间慢慢煨炖,因为在烹调时,锅中会发出“咕嘟”声而得名。由于长时间焖炖,食材的原味完全释放出来,成品色泽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润。

    穿出竹林,海拔上升到五百多米,开始进入灌木丛林中,越走路越陡越难走,有时是荆棘林、有时是粽叶林、有时是刺树林,大家都叫苦不迭,特别是几个美女时不时的帽子被枝叶勾掉了或者裤腿被藤蔓缠住了。

    渔人抽出柴刀,赶到小吴前面开始一路砍杀,边砍边走,此时行走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愚教授,你就讲讲杼山的历史吧,调节调节气氛。”

    “未名,我也是一知半解,要么我乱解一通,不管对错,你们随便听听如何。”

    “杼山很有名的,杼山是因为夏王杼曾至此巡狩而得名。杼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唐代茶圣陆羽应妙喜寺方丈皎然之邀曾居妙喜寺,一起品茶研茶,并在此山撰写旷世名作《茶经》。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常携文友往来之,吟诗联句,使之成为“吴中诗派”史称湖州文人集团的聚集活动场所。”

    “原来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啊,我白白在湖州生活了三十多年,今日不虚此行啊,听君一席言,学到了很多人文知识。”

    “未名,我们还是先去帮渔人砍柴吧,估计他也砍累了。”

    “你们才来啊,我砍得汗流夹背了,这山脊上的柴不好砍,让国际吴出点劳务费吧。”渔人说完,小吴却没有应声,也许他想起了弁山湖中线承诺的砍柴费过去一年多了还没付不好意思应口了。

    “渔人,我来砍吧!”盼盼从后面挤上来对渔人说道。

    “你还是安耽点走中间吧,砍柴的事还是我们来吧。”未名伸手挡了挡盼盼,接过渔人手里的柴刀。

    且砍且前行,几个男驴友轮换着砍柴开路,几位美女走在中间边喘着粗气边聊着私话。

    “啊啊啊!有蛇!”随着非子的一声尖叫,美女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在夜空中显得异常恐怖。

    “在哪在哪?你们别动,我过来看看。”阿弟一马当先,回身走过来。

    “别怕,现在山里温度低,蛇灵活度不够不会咬人的。”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都高度紧张,没听清楚是谁说的。

    “在那,在那,你看,弯弯曲曲的一条大蛇。”非子用登山杖指了指路边一堆灌木丛中。

    “这不是一截树枝吗?”阿弟弯腰伸手举起来一条东西在众美女面前晃了晃,顺顺、非子、盼盼、夏天边尖叫边往晴涳和老爷后面躲。

    “别怕,这不是蛇,真的是树枝。”晴涳安慰道。

    “哈哈,非子还是语文教师呢,枝弯蛇影这个成语都忘记了!”老爷拍了拍闲人肩膀得意地笑出声来。

    “我最怕蛇了,这树枝真的很象蛇嘛,老爷欺负人。”非子带着哭腔擦了擦鼻子。

    “好了,大家继续往前走吧,现在已经四点钟了,我们已走了六公里,马上到杼山顶上。”晴涳用头灯向前方天空照一照。

    “现在海拔一千多米了,树上都结了冰霜,很象我们上次一日七尖的情景。”语笑边走边观察路边的景色。

    “是啊,前年我们走一日七尖是4月21日,今天是4月20日,真的很巧啊,气候也差不多,只是西塞山比龙王山海拔低,冰凌现象应该没龙王山好看。”小吴应了一声。

    “应该五点了吧?天怎么还没亮起来?”

    “是啊,气象预报今天湖州晴天,正常情况下应该东方发白了,要么变天了?”闲人也有点不解,这个季节五点一刻左右日出了。

    气氛即刻有点沉闷起来,阴天还好,如果刮风下雨的话,今天一天穿越全程的目标就很难完成。大家心里有点担心要下雨,但愿老天保佑,别下大雨才好。

    转眼杼山顶在望了,虽然已过六时,但天空象布满了一层黑布,亮度只有平时四点多的可视度,难度今天PM2.5又爆表了?

    此时山脊路已变得开阔,但由乱石堆成的山脊路并不好走,最怕扭伤了脚脖子,好在小吴语笑拉哥他们有经验,去年一日千八时走过这样的路,所以经常提醒大家注意乱石。

    “注意啊,这样的路要前脚踩稳了再提后脚,千万别打滑,捡元宝。”

    “拉哥,厉害的,走路气都不喘,我心跳加速估计超一百了。”顺顺停顿了一下脚步。

    “未名、伤痕、拉哥我们来个冲刺吧,看谁先到山顶。”阿弟年轻易冲动,想刺激了一下大家疲劳的神径。

    “好,这一百多米我们来个加速,看谁脚力足。”未名接受挑战。

    四个人发疯似的开始狂奔,四件一紫二蓝一红的冲锋衣在风中飘动。

    “小吴、大叔、二叔你们快上来!”突然山顶上传来急促的叫喊声。

    晴涳和他的小伙伴们三步并作二步来到山顶上,却被眼前的一幕彻底惊呆了。

    只见整个约二百平米的山顶空旷地上结满了厚厚的一层冰,冰中央有一座约二十平米左右高二米的圆形冰房子,在十八盏头灯的照耀下,冰房子发出五彩的光芒,聚而不散,随冰游动,宛如灵蛇穿梭于冰层中,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氛。

    大家都吓傻了,驻足不敢前行。“大家把头灯都关了吧,取下来放进包里。”小吴提醒大家别浪费头灯的电。

    当灯光撤去之后,冰房子显得晶莹剔透。晴涳试着向前跨了几步,发现光滑的冰面并不滑,象踩在柏油马路上,扎实有力。

    众人慢慢靠近冰房子,围着走了一圈没有发现门或洞。

    “拉哥,你上去看看房子顶上有没有通道。”愚夫和语笑异口同声的说道。

    拉哥、伤痕、阿弟同时伸手一攀圆顶边缘,手臂一用劲,脚一噔,趴到房子顶上了。

    “上面有一个圆洞,里面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伤痕胆大地将头伸进洞里观看。

    “你仔细看看,能不能透过冰层看到我们外面的人?”晴涳有点急促的问道。

    “看不到人影,里面真的啥也看不到。”伤痕确认道。

    三个人轮换看了几次都看不到里面任何东西,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