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三国

第一百六十七回 饥肠辘辘庄稼汉 洛阳龙舟屁开赛

    曹奂一看晴涳脸上没有笑容了,低头回答:“这汤很淡、很粗糙,与平日里喝的汤完全不一样。”

    晴涳清了清嗓子,边喝汤边说话:“这郭大爷住的是破风漏雨的茅草屋,两个儿子都打仗死了,吃的是糙米杂粮,衣不遮体,他为什么这么穷这么苦?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盼盼带来的一位个子不高的女兵同学说:“刚才去送银子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这样穷的人家,有一家五口人只能挤在一个破茅草房内,饥肠辘辘,家里只有一斗小米,太可怜了。”

    司马攸说道:“我一直以为我们魏国国富民强,原来这个村子里好几个年轻人都打仗死了,庄稼收成也很差,大家吃不饱穿不暖。”

    祝达康站起来大声道:“你们没参加过打仗,我跟随父亲去打仗的时候,那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血流成河啊。”

    一位贵族子弟也出来说道:“想想我家良田万倾,天天锦衣玉食,但这庄子里的农户每家不到两亩地,还都是荒地、河滩地,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皇甫谧长叹一声:“最可怜的是,他们生了病没钱请郎中买药,只能等死,很多小孩活不了几个月就病死了,很多中年人到了三十多岁也病死了,太可怜了。”

    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对农村农民的看法,在晴涳和盼盼喝得滋滋有味的带头下,大家把郭大爷这锅汤都喝完了。

    晴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尽管是粗米淡饭,我们至少能吃饱穿暖,可是很多老百姓还在生死之间苦苦挣扎,同学们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至少找出两到三个原因,这次游学结束后写好交给我。同学们今天走了一天了够累了,早点休息吧。”

    盼盼和女兵同学住进四面通风的茅草屋内,听着呼呼乱叫的风声哪里能睡得着?晴涳和男同学们挤在屋檐下横七竖八地躺着,无人入眠,都在思考着什么。

    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前行,一路经过莫沟村、高家坞、盘龙坞、中沟村等等许多村落,同学们都能主动与农民们进行交流互动,了解民情,援助穷困家庭,给没有衣服的小孩赠送随身带的换洗衣服。同学们也吃了很多的苦,第三天穰饼也不够吃了,都吃不饱了,衣服磨破了也没有换的了,傍晚回到洛阳的时候,有的同学神情激动没有疲沓、有的同学步履蹒跚满脸疲惫、有的同学似乎从地狱又回到了人间满血复活。

    盼盼看着同学们种种狼狈不堪的样子,心有不忍:“同学们,今天大家各自回家,好好洗个澡睡个好觉,明晚我请客,大家到九府水席大吃一顿。”

    “谢谢盼盼姐姐,谢谢大叔。”同学们纷纷鞠躬告别。

    这次游学回来后,洛阳官僚中流传着晴太尉是天王转世的传言,还有好事者专门去盼将军这里假装无意间打听晴太尉的金毛老鼠是怎么来的,会不会特意养个老鼠冒充天王,盼盼当然说是晴涳在庙里打败老鼠后收服的。这话也传到司马昭大将军耳朵里,司马昭是深思不解,为什么会这么巧呢?

    过了几天,十八位同学都将游学心得交到胖美客栈的晴涳手里,晴涳翻阅后,感受到同学们的小心灵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触动。特别是司马炎写道:“农村民众生活艰难,洛阳市民生活富足,两极分化严重,原因有二,一是连年战争农村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男子,二是土地分配严重不均,种田的没田,有田的不种田。”祝达康写道:“唉,打仗不再是有趣的事情,毕竟死伤无数,以后尽量不打仗,以劝和劝降为主。”

    “听说了没有?晴太尉找了一帮木匠在造小舟,要搞什么龙舟比赛。”朝会开始前,魏国大臣们私下窃窃私语。

    “我也听说了,好像还造了不少小船,要组织什么首届洛阳龙舟屁开赛?”

    “就是嘛,划船就划船,为什么还要把屁股劈开呢?哪谁还敢参加?”一年老大臣声音颤抖。

    “不会吧?谣言吧?屁股劈开了,还能划船吗?难道一边流血一边划船?那晴太尉也太残忍了太无道了。”一年轻官员满脸疑惑。

    “应该不会这样的,估计晴太尉拿几个囚犯在划船前劈开屁股祭奠河神吧?”越说越玄乎了。

    等司马昭上朝处理完正事后,问司马亮道:“刚才大臣们传言晴太尉要搞划船屁开的事是否真的啊?”

    司马亮忙上前一步:“秉大将军,弟最近忙于军务,好几天没有见到晴太尉了,不知详情。”

    司马昭一看吴少傅也在朝堂上,出言问道:“吴少傅,你应该知道吧?”

    小吴马上出班奏道:“大将军,晴太尉确实正在紧锣密鼓的造六艘小船,打算在端午节这天搞一个龙舟比赛。”

    “那为什么要先劈开屁股呢?”司马昭一听还真有这么回事,可这个问题还是不理解。

    “大将军,不是劈开屁股,而是PK,这两个字是外国传过来的,是你争我夺得第一的意思。”小吴心想我只能这样解释他们也许还能听懂。

    “噢!”司马昭心想,感情这晴太尉还去过外国,游历颇多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那你们大臣们也要组建一支队伍参加,司马伷将军负责,到时本大将军去观赛。”

    下朝后,司马伷马不停蹄直奔晴涳造船的洛河滩涂上,只见近百来号木匠杂工正在喊着号子干活呢。

    沿着河滩排放着六艘长约两丈宽约一尺多的木船,有的木匠正在劈木头、有的正在锯木头、有的在拼装木板、有的往缝里塞麻纱锺打桐油。

    司马伷绕有兴趣的在几位安放龙骨的木匠旁停下来观看了好一会儿。只见中间一根超长弯曲大腿般粗的木头放在一个架子上做龙脊,再每隔一尺装一根凹型的手腕粗的木头做肋骨,从船头到船尾,一根根排过去安装好后,龙舟的外形也呈现出来,接下来就是要安装船底板、舷侧板和首部和艉部甲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