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重回1991

第1章 想坑我?没门!

    “李政,你这老师还想不想当了?知道昨夜的事性质有多严重吗?”

    面对校长的怒吼,李政只是瞥了一眼校长室的挂钟。

    指针离早上八点还有十分钟,沉默是金,让子弹先飞一会吧!

    “不要以为上面有人就可以胡作非为!”,校长的脸气成了猪肝色:“你的档案还没转来,我完全可以把你辞退不用。”

    鞭炮声突然响起,伫立窗前背对着校长的李政瞧见两辆挂着红绸的三蹦子开进了校园,脸上绽出了笑容。

    转到他身边的校长瞧见笑容更是气得暴跳如雷,李政的无视与嘲笑是对校长权威的彻底蔑视。

    “程校长,乡长亲自来发教师节慰问品了!”

    门卫阿姨的一声大吼,校长一愣之下赶紧捋了捋额前的头发,正准备出门迎接乡长,乡长已经推门而入。

    几句寒喧,乡长掏出一张纸条:“全校59名老师,每人两斤猪肉一箱苹果。总务处正在接收,你在这清单上签个字。”

    校长掏出笔,俯身签字时,眼睛余光死死地盯住了乡下左手提着的一只水果篮。

    “李老师,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谢谢你!”

    李政微笑着和乡长握了握手,从他手中接过了水果篮。

    校长傻眼了。

    乡长瞧见校长桌上的一只柴油机摇手,他沉下了脸:“程校长,知道我今天为什么会亲自来吗?我就知道你会不问青红皂白批评学雷锋做好事的小李老师的。”

    “王乡长,这是怎么回事?”

    “昨夜儿媳突然早产,来不及送医院。昨天不是全乡停电吗?要不是小李老师帮着发电并拖一根线到我家,恐怕隔壁的二婶也没办法帮接生,儿媳和孙子就危险了。”

    乡长的施压成了1991年李政送给校长的教师节礼物,这也是他重生后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两个月前,跑外卖途中出了意外,李政醒来时,意外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陌生的身子。

    他重生了,巧的是他夺舍的这具身子也叫李政。

    重生后的李政庆幸自己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他深切地感受到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穷。

    可他失望了,因为九十年代的李政命运更坎坷。

    这一年李政大学毕业,准确说还没完全毕业,因为挂了一科,毕业证书还没到手。

    不幸中的万幸,在百年难遇的华东大水灾时,李政意外救了落水的教委人事科科长,因此,他被打了个招呼分到了光明中学。

    救人的李政却溺死了,意外地被现在的李政夺舍了身子。

    虽然要半年补考后毕业证书才能到手,但还没建档的李政还是幸运地捞了个正式编制。

    光明乡是荆溪县的一个偏远地区,为了确保刚兴起的私企发展,全乡的民用电每周只有两天供应。

    教师节的晚上恰逢每周的教师业务例会,还没完成的教案和备课笔记成了压在李政心头的一块大石。

    重生后的李政还没适应这个陌生的父辈世界,他的一些言论和举止在当时绝对是异类,早就惹得胖乎乎的徐教导看不顺眼。

    不出意外,隔天夜里的业务会上,李政将成为徐教导炮轰的重点对象。

    放学后李政在学校隔墙的小吃店里灌了一壶酒,愁绪万千的他突然听到了隔壁人家的骚动。

    原来是有产妇临产,赤脚医生在暗弱的煤油灯下急得满头大汗。

    酒意上头的李政不及多想,立即翻墙入校冲到了学校的配电间。

    配电间的木门紧锁着,电力紧张,光明乡的夜晚基本是靠煤油灯和蜡烛来提供光明的。

    作为乡里少有的几家有发电机的单位,光明中学的柴油发电机也只能在每周的政治教务会上由校长同意后才能轰鸣。

    李政一脚踹开了已经裂缝了的木门,转换了电闸,他笨拙地摇起了柴油发电机的摇手。

    发电机响了起来,铁摇手却差点砸在了他脸上。

    年轻气盛的李政没有觉得丝毫害怕,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充满了新奇,第一次玩摇手更是让他多了一丝兴奋。

    虽然有乡长做了靠山,校长不敢再以没请示和破坏公物的罪名来追李政,但李政心中的另一种不安却越发强烈起来。

    昨天发了电,心中痛快的李政回到了单人宿舍酒兴一上来倒头就睡,却忘了摊在桌上的还没完成的备课笔记。

    徐教导今天的发飙避免不了,不会再有人来给李政保驾。

    当天晚上,会议室里点上了蜡烛。

    黄总务告诉大家,程校长说柴油昨天让李政烧没了,所以以后夜里开会都不发电。

    政治学习照例是校长念了一段报纸,业务学习开始时,徐教导笑眯眯地拎起了面前的一本备课笔记。

    老师们背后都把徐教导称作笑面虎,此刻头都低了下来,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让他盯上了。

    “各位老师,这次的开学工作检查大家完成的都很好。我想表扬的是李政,他的备课笔记写得太好了,究竟是正规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老师们都三三两两偷笑起来,徐教导的损人也是一绝。

    只是徐教导一沉脸:“你们笑什么?我说的可都是真话。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多学历不高,我看以后可以把李政当作培养我校年轻干部的苗子。”

    怪了,徐教导这次说得很认真!老师们都把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抛向了李政。

    李政摸不透徐教导的套路,他心中正不安时,程校长清了一下嗓子道:“不错不错,徐教导以严格著称,能得到他表扬的人不多。会议马上要结束了,我宣布一个决定。”

    光明中学里附带了乡成人学校,成校在九十年代还不受人待见,只有一个老师和一间办公室,难得上次课开次会还是借用某个班级的教室。

    程校长说要派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成校,听了徐教导的表扬,他决定把李政调到光明成校去。

    谁都清楚程校长这是在打击报复李政,而且校长教导历来不和总喜欢唱对对台戏。

    让谁去成校,在老师们眼中就是发配充军。

    “我不同意!”

    反对的不是李政,恰恰是徐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