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煤老板:从1983开始

第十四章初中二三事(上)

    1984年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沙河村新学校也在今天正式剪彩投入使用。

    岳阳镇领导,县教育局领导,岳阳镇联校领导,在满脸笑容的村主任于正良陪同下,参加了剪彩仪式,随后沙河威风锣鼓队,沙河秧歌队,等村艺术班子和旱船,踩高跷,搞怪等村团体,在新学校大门口进行了热闹的红火表演。

    这是沙河村的盛事,今天比过年还要热闹。

    最后,各级领导在学校初中部大操场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轮到老主任于正良讲话时,老于几度哽咽,结束语说到感谢时,老于甚至泪洒当场,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9岁的帅小伙张浩宸也穿着崭新的的确良新衣服,背着老妈新做的书包,进入初中三年级崭新的教室。

    张浩宸紧张快乐的初中生活开始了。

    教室里,初三新生男十二,女二十共三十二人,六十四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班主任李新月老师,亲自带进来的沙河学校名人9岁小神童张浩宸。

    张浩宸同学微笑着走进教室,摆手向大家问好:“嗨,大家好,我是新来的,我叫张浩宸。”

    还没等他介绍完自己,教室里就已经炸开了锅。

    女生们一个个红着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哇,好高,好帅,好迷人”,“虚,爱了爱了,沦陷了”····

    男生们一个个咬牙切齿,“我去,学习好就算了,还长这么高,这么帅,”,“就是,比我们十五岁的还高,”,“可不是,咱们班最高的那个谁跟谁,都没他高”,“就是,还让不让人活了”,···

    张妈李新月对于儿子才这么点,就这么招女生喜欢的要命,招男生恨的要死,也是无可奈何。

    对于张浩宸来说,既然已经定下了要考上好大学的目标,那么在学校的日子,就是他学习的最好时光,初三的课程学完了,咱们继续磕高中的课程,所以那些十四五岁青春期萌动的少男少女心思,是影响不到9岁浩宝宝的。

    当然他在学校私下还一个响亮的外号“大茄子”,虽然他对于那些无聊小屁孩在厕所时,老是围着他乱叫也很反感,但是倒不至于收拾他们,毕竟都是一个村的,虽然没教养,他也是忍个头疼就算了。

    从他转变思想,想考大学起,就知道,自己在沙河村,也就是一个过渡,外面才是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自己大展拳脚。

    所以在学校,非得上厕所时,他总是到墙角最里边的蹲坑,也有一些好事的想要偷看,但是在张浩宸那凌厉的想杀人的目光之下,也是落荒而逃。

    修理厂三轮车计划,在池万仞的参与带领下实施很快,有几辆已经快成型了,不过在车斗的问题上他比较纠结,前世他知道的那些三轮车斗,都是压制一次成型的,既美观又结实耐用,现在什么工具都没有,只能用铁皮角钢来焊了,总是不随心意。

    池万仞听工人们说起小张老板心中的纠结,让张浩宸画出几张心目中三轮车斗平面,立面图,思考一番后,对小张老板说:“这个简单,咱们可以买个大的液压油缸,想办法设计一个一次成型车斗液压机,不过就是设计要花点时间。”

    张浩宸很高兴,“咱们又不是急着上市,慢点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做到更好,以后真要上市场,不但要让客户好用,还得开出去好看,有面子,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说到要买大液压机,张浩宸又建议,可以在液压机厂订制小液压机,然后把三轮车升级为自卸三轮车,这样用户使用起来更轻松,接着他在纸上画出小型液压机和小油缸的图样,并画出总装图,分装零部件。

    作为高级机械工程师的池万仞,一看图纸就明了,心中不由感叹,“这小子脑子咋个长得,真是太有才华了。”

    老池开玩笑地说,“小浩哇,我真想把你的头皮扒拉开看看,那个脑子咋长的,咋就那么多好点子呢。”

    张浩宸怪叫一声,撒腿就跑。

    身后一片笑声。

    要上学,他也只有周末的时间才能到村南的场子,看一看饲料厂,养猪场的建设工作。

    两个厂子的基建工作很快,于伟程,张建国,几乎是吃住在厂里,于伟程的三个发小,张建国的小舅子也几乎是贴身靠。再加上厂房基本上是现成的,所以基本上才个把月,两个厂子已初具规模。

    养猪场按张浩宸的规划,地面也全部带坡度硬化,以便猪舍清洁,而且也用一米多高的砖墙隔成许多格子,有育种的,母猪舍,还有专门养殖的生猪舍,药品房,库房,一应俱全,而且还专门聘请了一位退休老兽医,负责猪场群猪“健康”。

    于伟程陪着张浩宸看了一下饲料厂,以及新近买回来的大型粉碎机,搅拌机,厂家来的人正在于伟程的几个发小和张建国小舅子的帮助下,紧忙有序的安装着,看见两人进来,大家点头算是打招呼,其中一个叫常庚生的胖子还专门问候张浩宸,“张哥好。”

    张浩宸觉得他挺有意思,比自己大了十多岁,别人都是点头示意,只有他不以为忤,称呼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人哥哥。出来后,他对于伟程说,那个叫常庚生的是个脑子活络的人,以后跑外的活计,多带着他跑,他应该是个搞营销的料。

    于伟程听得若有所思。

    于伟程告诉张浩宸,猪场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米下锅了,县种猪场这个月大概有五百多头猪崽,但那个厂长不好说话,只答应给五十只,他老爹于正良找了三次人都不多给,气的于正良跑到县城找县长拍桌子,县长亲自到种猪场骂了那厂长一顿,那孙子乖乖答应,这个月加下个月的全部猪崽都供应咱们养猪场。

    张浩宸伸着大拇指说,还是老主任给力,硬是要的。

    于伟程听得一头雾水,给力,硬是,要的,什么意思。

    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新学校,新教室,新操场,外加校长老师们的好心情。

    学校通知,在新的学期里,为了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准备于半个月后举办沙河村学校首届学校运动会,参加的是初中三个年级,到时学校会停课三天,让所有同学都加入到这场盛会,狂欢三天,到时初中三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将参加,男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乘1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踢毽子等多项赛事的比赛,这半个月的时间,三个年级可以少上课,多练习,以应对接下来的比赛。

    沙河村学校,也可能是当时农村所有学校的现状,小学直到五年级,两个班各五十几个人下来一百多个人,到初一还能有七十个左右,初二再少十多个,再到初三还能剩三十个多点,再往后除了十多个能考上县高中,镇高中,或者中专的学生,其余的全部回家种地,高中再淘汰一大部分,几年能有一个能考上上大学的,已经是烧高香的了。

    初三班主任李新月觉得,初三是毕业班,明年还要参加中考,班里同学只要象征性的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而且这一届初三本就男女比例失调,阴盛阳衰,最有看点的男生比赛自己班只有十三个男生,不像初二,六十个人,里边三十多个男生,初一,近七十个人,男生也占一大半,所以李新月也只是让班长号召一下,班上有几个人报名参加一下,让初一初二学生拿名次去,就算了。

    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初二的班主任王秀红也是女人,而且是个很要强的女人,教初中五年来一直被张妈李新月压着一头,想跟着教初三上不去,就想着在这次学校盛事压李新月一头,每天带着学生玩命的练跑,跳,据说还从上两届已经辍学的学生中,请回来四五个跟着戏班子学戏的男孩子,来替初二压轴,发誓要把初三踩在脚底下。

    每天初三都在教室里紧张的学习,而初一初二却是排着队喊着口号从初三教室前跑过,更甚的是,初二班的学生每到初三班教室门口喊的都是:“初三,初三,来年搬砖。一群软蛋,不敢来练。”

    李新月向学校提出抗议。

    学校领导倒是对班级之间的竞争,持看热闹态度,社会上来的孩子以前也是咱们的学生吗,运动会本来就是让孩子们热闹的,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学校领导看热闹的态度,初一初二每天的挑衅,这下子惹恼了李新月。课堂上亲自动员班上的学生参与,女同学倒是踊跃参与,男同学除了两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小个子孩子,报名了踢毽子以外,再也没有人站出来报名。

    恨铁不成钢的李新月,在课堂上看着班里这十多个文质彬彬的男同学,无奈地点了几个个子最高的,说,根据自己的特长随便报两项,技不如人输了也不怕,最起码,我们接招了,但是做个缩头乌龟不敢应战,那才是做人最大的失败。

    这话一说,班里男生一个个面红耳赤地举手报名,不管自己行不行,反正是要参加。

    张妈李新月满意地点点头,“我不在乎你们的体育成绩,我只是让你们要有男人的血性。”

    这句话,十几个男生记住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