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煤老板:从1983开始

第二十七章名副其实的煤老板

    这边送走了宾客,张小浩就心急火燎的拉着李震东,李震南和单独留下的陈庆生,要去平安镇黄崖村。

    张爸张妈知道管不了,只能嘱咐他路上小心。

    陈庆生,李震东,李震南三人已经上车,他又喝了一口水,扭回身打开车门。鬼精鬼精的张小浩猛回头,正好看见小舅李震北和时兰花一起望着进洞房的,李震西和时玉花,又回过头来对看一眼,双双红着脸扭开了头。

    这小子立马怕众人听不见似的大叫,“小舅,三舅今天都结婚了,说不定明年就抱大胖小子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啊?”

    在家的众人一起回望,都看见了红着脸的李震北,时兰花两人。

    凌彩兰拧着老毛的腰,低声说,“你个老不要脸的,教的徒弟也是个小不要脸,听见了吗,小不要脸开始拉皮条,点鸳鸯谱了。”

    老毛笑眯眯地说,“怪不得这小子,会抓机会,能挣钱,你瞧,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本质。”

    张援朝,李新月对望一眼,互相眼里闪过一丝喜色,“这事儿亲上加亲,还真行。”

    张浩宸冲妹妹张伊然眨眨眼,指了指凌彩兰,每天跟屁虫似的跟着哥哥的小伊然这次竟然秒懂,立即扑过去抱住凌彩兰的腿,嚷着,“凌姨,我要吃小舅和兰花姐的喜糖,”

    时兰花听见害羞的捂着脸跑进了自己的房间,趴在床上,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好像随时能跳出来。李震北羞的也是不敢抬头。

    凌彩兰一把抱起张伊然,摸着她的小鼻子说,“好好好,喜糖包在凌姨身上了,小鬼头,都让你哥哥带坏了。”

    大门外,小吉普已经快爬上坡顶了。

    下午四点多时,张浩宸已经开着212吉普杀到了马壁村,叫了了三个高新聘请的矿工师傅,又叫上马双宝开着三轮跟着,在陈庆生的带领下赶赴黄崖村。

    出马壁右转,上了平安镇到固县县城的县道,一路向北有二十里路左右,路况还行,有部分的地方坑洼的厉害,张浩宸计划,用三轮车拉带小石子的河沙混合水泥,将从黄崖村到平安镇的县道上的所有坑洼,都填补一遍,这样大卡车重车跑起来也不容易坏了。

    二十里左右的样子,左转一条能行驶一辆卡车的路,也是前人在石头上开出来的,挺平整的,稍有些不平,装载机推一下就是。

    前行了有4,5里地,就到山前,剩一条一线天似的路,212不好过,三轮车有富余,几人顺着一线天走了三十几米,出来又是一番天地,能看见不远处的村子,什么三面环山,简直就是四面环山,村子进出就靠着两米左右的一线天一条路,能看见村边大场地堆得有煤。

    这时听到消息的黄崖村主任牛世亮和两个人从村里出来,和陈庆生一阵寒暄,老陈又互相介绍了一番,牛世亮把人往村里带,路上也稍微介绍了一下黄崖村的历史。

    这块地儿,原先是没人的,几十年前为各地逃难的乡亲不知怎么就发现了这块宝地稍微伪装一下,几十口子人就在这里安顿下来,繁衍生息几十年至今也有三百多口人了,特殊时期,也是人工开出了三个煤窑,但是黄崖村比不得马壁村人多,干着干着就干不动了。

    而且黄崖村早先就是各地方人汇聚在一起的,有好多人原先祖辈就是做生意的,现在搞活了,村里有超过一半的人分散到平安镇,县城,东边的安平县去做生意了,剩下的就更干不动了,村里也不计划经营就是想着把煤窑卖了,到离固县县城近的地方找个平整的山坳,就几十户人家,建个新村,主要也是这边地太少了,人均不到一亩,跟马壁村人均4,5亩地简直没法比。

    牛世亮说自己找了领导几十次,领导终于放话了,建新村的地方有,县里没钱,村里自己解决,最后看见马壁村变不能为能,生生把山里的煤运出来了,就找到陈庆生,怎么也得帮忙把煤窑卖给能人,我们好移民。

    聊天期间,村里两个人已经带着几个师傅逐个的检查了三座煤窑,回来说,没问题,跟马壁村是一个煤层的煤,而且这边窑坑开的很大,用坑木支好,直接进三轮。

    张浩宸又不懂,他只要知道能挣钱就行,师傅说行,那就没问题。

    于是就和牛世亮进了村部讨价还价,陈庆生从中撮合,牛世亮说,三座窑一百五十万,不二价。

    张浩宸说,你要是能把一线天再给我凿开一米,我加三十万,凿不开,大机械进不来,我要你这个煤窑没用啊。

    最后在陈庆生的生拉硬拽,哭笑怒骂之下,张浩宸和牛世亮三座煤窑,以一百三十万成交。

    牛世亮想这个事几个月了,合同都是现成的,

    甲方黄崖村,代表主任牛世亮,签字,盖村委会章。

    乙方,红都县张浩宸,签字。

    买卖煤窑合同,生效。

    张浩宸成了黄崖村三座煤矿的独立法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煤老板。马壁村煤窑虽然也是他拿大头,但毕竟只是是承包,所有人不是他,这三座煤窑才是属于张浩宸自己的私产。

    马壁那边忙的时候要两台装载机,大部分时间其实一台机子够用了,张浩宸先调过来一台整外面的路,还有场地,他准备回红都后再买两台装载机,两边的事都不能耽误。

    他把大舅李震东调过来管理黄崖村煤矿,先整备着。

    煤老板张浩宸火速返回红都岳阳沙河村家里,看着修理厂这一段时间有组装好的四五十辆三轮车,张浩宸先松了一口气,还要找司机,头疼,头疼找小于,于伟程,嗯黄崖村几个月后会搬走,还得找一些打手,哦不,保安,五六个就行会点功夫的最好。

    问问师傅吧,他在军中几十年,找些会功夫的退伍军人应该没问题吧。

    先找于伟程,说要找五十几个开三轮的。

    小于说,“你小子又整事了,三五天时间吧,包在我身上,哎,上次你不是说,要找两个开装载机的吗,还要吗,咱村就有两个,正好在家闲着,需要的话,我给你联系,我女朋友家亲戚。”

    张小浩说,“要,要,太需要了,马上联系,两个都要,还有,你小子怎么不声不响都有女朋友了,在哪呢,让我给你掌掌眼,看漂亮不。”

    于伟程,“滚滚滚,你个小屁孩才几岁,还给我长眼毛长齐了吗?”

    张小浩语塞,这个真没法掏出来比,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

    又找老毛,师傅帮个忙呗,你说我那么多个师兄,有退伍的吗,找几个给我壮壮胆呗。

    把事情简单和毛可弘说了一下。

    老毛说,你小子算是找对人了,还真有,你大师兄前些日子给我来信,说起过···

    军中有一支特殊部队,分几十支行动队,每支部队十几人,老毛原来就是这支部队的总教官,老毛卸任后现任总教官就是他的大弟子,前些日子,有一支行动队年龄到点全员退伍。这些人在队伍时间长了,都把队伍当成了自己的家,舍不得离开,退役当天胡闹了点小事,这都是些身怀绝技的人,要不是年龄到点,队伍上也舍不得放。

    毛可弘大弟子也是费尽全力,想尽办法安置利剑小队。

    这可是一群职业军人,放到社会上,马上还适应不了,这可都是些和社会严重脱钩的人。

    最后只能把这十几个人,先放到一个普通连队练兵,先应付着,他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写信告诉师傅,实在是想让师傅把这十几个高手带在身边,老毛已经答应了,过几天利剑小队就到了。

    张浩宸瞬间觉得幸福了。

    哎哟,我去,真是想啥来啥,我这除了脑子好点,身上也没啥系统,金手指啊。

    老毛悠悠的又来了一句;“小子,那是一群忠义的人,你要是把他们打服,收服了,他们会忠心耿耿,义无反顾的跟你一辈子。”

    张小浩不由一个趔趄,师傅,我胆小,您老别吓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