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煤老板:从1983开始

第四十七章关系通天的陈庆生(下)*求追读*

    陈庆生坐着张浩宸的摩托车很是羡慕,张浩宸也看出老陈很喜欢摩托车,“陈哥,别流口水了,我让朋友在省城二十万又给定了十辆嘉陵70摩托车,等过些日子回来送你一辆。”老陈很是高兴。

    陈庆生也真是替张浩宸办事,一路上施工队已经开始修路了,甚至他上来的时候平安镇到黄崖村这一段已经硬化完毕,14米宽的路面并排走三辆解放卡车,都还有富裕。

    张浩宸感慨,真是不管什么时候,RMB都是硬通货,只要到位,世上就没有难办的事。怪不得那个什么电视剧中那个人说的很经典,只要花钱能办到的事,就不是难事。

    话说我前世那五十年活到哪去了,怎么拼死也就是个中产呢,怪不得好多人都想重生呢,天上掉板砖砸我脑袋上了,爽啊。

    剩下还在整的路,的确如老陈所说简直就是不能走车,幸亏摩托车轻便,边上只要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能走。

    他们两人骑着摩托车走了几里地,先来到第一家煤窑,到里边看了看,还真是就像陈庆生说的,口子开的空间很大,巷道高低宽窄,都还可以,只要进行加固就可以,张浩宸很满意。

    连着看了三家煤窑,情形都差不多,张浩宸不由感叹,他们原先不都是人力车往外拉煤吗,怎么搞的巷道这么宽大。

    陈庆生说,这就和我们平时的习惯有关系了,我们住在山里,有顺着山体掏窑洞做房子的传统,为了人在里面不憋屈,我们一般都会把窑洞开得很宽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不管是开什么窑洞都会打的很宽大,这个煤窑的开口巷道都一样,其实就是个习惯,就是怕万一会憋屈着自己。

    快中午的时候,两人又看了两家煤窑,都是差不多的样子,这样整理巷道的工人可就省事了,不用投入太大的精力,就会收拾好巷道,而且煤窑也可以早日投产。

    期间张浩宸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大路两边的所有的煤窑,都是一样的情形,几乎都是把煤从窑里采出来,然后还需要二次倒手再次运到外面,几乎没有一家的煤窑是卡车可以直接开到窑口跟前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形呢。

    陈庆生告诉他,这是由于山体的原因造成的,大路两边紧挨路的山体没有煤炭,而转过去背后的山体却全部有煤炭,而且是浅层煤,非常好开采,但是往外运的时候,就会麻烦一些,但是现在咱们有三轮,这些都不是事儿。

    张浩宸想的也是,自己在煤窑上挣的钱,可都是小三轮拉出来的,一时的心热就是想为村民办点事情,搞出来的小三轮,却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看来凡事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也许就是安排好的吧。

    这里的路上可是没有饭馆的,看看到了饭点,陈庆生指挥着张浩宸,顺着一条羊肠小道开进了右侧的山里,半山的洼子里竟然住着一户人家,就在山体上挖的窑洞,真是太神奇了,里面住的是老两口,他们看到陈庆生很是高兴,言谈间张浩宸才知道老人和陈庆生原来是忘年交。

    老两口很是热情,山里没啥好吃的,但是老两口养的有鸡,还是现杀现炖的整了两只,真的很好吃,张浩宸想。

    张浩宸对两位老人说,他买下了山下的煤窑,过些日子就会开工,到时候他想请两位老人到其中的一个窑做个看门的就行,这样也可以挣一份钱,过得轻松些,在这半山腰里也太不方便了。两位老人点头答应了。

    陈庆生觉得,张浩宸能发财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他有一份善心,虽然这个家伙看着痞坏痞坏的,但骨子里是个好人。

    陈庆生以自己能和他是好朋友为荣。

    两个人用一天的时间才看完了十座煤窑,张浩宸很满意。

    两人返回马壁村的时候,已经天黑了,陈庆生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夜路,张浩宸无奈只好答应在他家住一晚。

    等着陈嫂做饭的时间,他又抱着黏在身上不下来的陈以沫,到矿工们的驻地聊了会天,工人们挣得也多,差不多都在千元左右,反应伙食也不错,顿顿肉菜不缺,都说比家里好多了。

    他也很高兴毕竟马壁矿,大部分人都是沙河村的,能让大家都挣到钱,也是他愿意看到的,他也和工人们说,现在又加了十座窑,家里或者认识的朋友有想来的,可以到饲料厂找于伟程报名。

    二舅李震南也很负责,把矿区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条,他也很放心。

    他又找到负责矿区安全的几个师傅,请他们再帮忙找二三十个县矿退休的老工人过来帮忙,说自己又买了十座煤窑,准备同时启动,就是缺会通风,懂安全,会整理坑道的工人,几个师傅说,人好找,好些个退了休的老伙计,知道他们几个挣着退休工资,还在这儿可以另拿一份高工资,羡慕得很呢,明天他们就回家找人,保证误不了新矿开工。

    又解决一项大问题,张浩宸感觉轻松了好多。

    抱着陈以沫回家吃饭,小陈以沫就是赖在他身上不下来,谁抱跟谁急,无奈地张浩宸,只好抱着小陈以沫一起吃饭,小姑娘躺在他怀里,望着他一直笑,还用小手在他胸前直画圈,一直到困的睡着了,才让陈嫂抱走。

    第二天他又到黄崖村煤矿转了一圈,一切都好,他又看了会出煤的速度,也很满意。

    呵呵,他想,前世固县的优质煤是到了千禧年之后,省市两地拨款修了两条路,大型开山设备开进来,煤矿才起得势,这一世自己这条小鲶鱼却以小三轮打开了固县南部部分的煤窑,有时候以小博大还是行得通的。

    转身骑着摩托车回沙河,不得不说,本田CG125是真心很不错,骑着很舒服,声音也好听,适合各种路况,怪不得三十年后,还是有很多摩托车爱好者把其称之为一代经典。

    都安排好了,该收心了,你的主业是学习,你的目标是大学,帝都,魔都的好大学。

    他知道,回家后老妈说的第一句,肯定就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