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从带朱元璋逛故宫开始

第35章 作此诗之人,是我心仪之人!(求月票!)

    诗词墙之上,

    虽然都是入选的诗作,但也分高下。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诗词好坏,是能评出一个高低。

    诗词张贴的越高,证明这诗词越好。

    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当之无愧的被张贴于最上方。

    而之前张贴在最高处的几首诗词,直接被全部下移。

    根本不配跟这首词呆在同一个水平线。

    而且,没有任何的争论声响起。

    当之无愧!

    “发财发了发财了,想不到一条腰带。”

    “竟然值十两银子,今日真的走了狗屎运!”

    这时,方才供给李青峰笔墨的小厮再次回到广场。

    随后他便发现,这广场突然人数增长了许多,围成一团,正在热烈讨论,观摩木板上的一首诗。

    他也凑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听着。

    随后得知,是有一首千古绝词上了墙。

    他也朝着诗词墙最高处看去。

    这不看不要紧。

    一看这小厮便发现,那是自家卖的宣纸。

    这诗词也很熟悉。

    虽然不识字,但字是有形状的,能看出大概。

    就是刚才那个卖他腰带的公子所写。

    小厮大喜,当即大喊:“这首诗,是方才一位公子,用小的笔墨写出来的,提供笔墨,五十文!”

    “我出五十。”

    “给我来,我要再写一首。”

    “我来我来,别挤我。”

    要不这小厮能赚钱呢。

    周围还没入选的文人一听,纷纷围了过去。

    仿佛用他的笔墨,就能沾沾文气,入选诗会...

    除此之外,

    现在这广场的人还在逐渐增多。

    不管是入选的,还是没入选的。

    许多才子都呼朋唤友,前来瞻仰这首词。

    不少还在客栈喝酒,吃饭的人,也纷纷来了。

    其中,也包括朱棣、朱妙妙、徐妙云三人。

    他们之前三人在醉仙楼雅间。

    随后便看到许多书生朝着诗会的地方匆匆而去。

    便也放下碗筷,一同前来。

    “让一让,让一让,别急。”

    在朱棣的高大体格的保护下,三人来到诗词墙之前。

    当目光落下后,三人也同样被震撼到了。

    “好词!居然能在入围赛之中,见到如此妙的词!”

    “仅仅是入围的诗词,便足以夺魁了!”

    燕王妃徐妙云美眸微张,目光牢牢不放,万分诧异。

    一般来说,入围诗会,不会真拿最好的东西展现。

    好的诗词,该留在诗会中压轴。

    然而眼前的诗句,只要有文学素养的人,就能看出。

    别说压轴了,这直接就能夺魁!

    居然放在了入围之中?

    这说明,这位才子应该还有更好的诗句!

    “果真是好诗词啊。”

    朱棣楠楠说道。

    他自然也是准备了诗词前来参赛的。

    这次诗会,朱元璋要求在京城的皇子都要参加。

    大哥朱标也是嘱咐了一句。

    朱元璋从小对子女都很是严格。

    他认为,胸中有笔墨,才能掌控天下。

    除了要读书之外,这诗词也是要会的。

    老朱一家子都是诗人。

    自起义的时候,朱元璋就不断模仿诗人写诗。

    至今,朱元璋已经写了三十六首诗。

    朱棣感觉这段时间父皇对他的态度有些不对劲。

    便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冥思苦想,也写了几首。

    但现在看来。

    自己的诗词跟上面的这位比起来,如云泥之别。

    “三妹,此词甚妙啊,你怎么看?”

    “三妹。”

    “三妹?”

    当朱棣叫几声没回应,便转过头,朝着朱妙妙看去。

    这才发现自己的妹妹朱妙妙,双手于胸前,目光迷糊,痴痴的看着诗词,嘴角微微上扬,像是犯了癔症。

    用未来的话来说,就是犯了花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仅仅一句,便让朱妙妙停留在无限幻想之中。

    她仿佛看到了一对甜蜜的恋人,相依相偎,龙凤相依,漂泊天下,浪迹天涯,山盟海誓,至死不渝。

    只可惜,世事无常,天意难料。

    那可恶的负心郎,终究是蹉跎了岁月。

    焉了黄花,绿了芭蕉.....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当念到这句的时候,一种悲伤自心头涌起。

    负心汉还不如那薄情的唐明皇,唐明皇曾与杨玉怀有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

    无比的遗憾,令人伤感至极!

    这是一名女子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可诗人,却是男子。

    因为在明朝,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更别提参与这样的诗会了,可以肯定是男子。

    男子,以女子的口吻作诗词。

    这样的反转,

    反而凸显诗人才华之横溢,心思之细腻。

    在朱妙妙的目光之中。

    远方仿佛湖面之前,站着一个神色忧愁的郎君,阵阵微风吹起,扬起他鬓角的长发,孤独的喝下一杯酒.....

    “三妹,你咋了?”

    朱棣摇了摇朱妙妙,才将他从无限幻想之中摇出。

    “作此词之人,是我心仪之人!”

    朱妙妙喃喃自语的说道。

    “什么?”朱棣愣了。

    “作此词之人,是我心仪之人!”朱妙妙神色笃定。

    “嘘,小声些....”朱棣急忙凑了过去,嘱咐道:“三妹,父皇已经有打算将你许配与人,此话万万不可再说!”

    虽然朱棣希望妹妹能挑选自己喜欢的人。

    对李青峰也有些看法,认为此人太强硬了。

    但毕竟是皇室子女,涉及皇室尊严,决不可胡说。

    皇家未出阁的公主,乃是千金之躯。

    岂能在公共场合说自己有心仪之人?

    还好周围的人并不认识他们....

    “四哥,你别劝我了!”

    说着,朱妙妙拉住朱棣,朝着入选官那边走去。

    徐妙云见状,也跟了过去。

    “干嘛?”

    “干嘛,问人啊!”

    朱妙妙走了过去,看向那礼部的官员,直接问道:“那首木兰词,所写之人姓甚名谁?”

    许主事愣了愣,旋即严厉道:“入围者姓名保密,不可透露,请回!”

    这是诗会的规定,为了防止有心人钻空子。

    比如有钱的富家公子,为了出名,会购买穷才子的诗词,让自己在诗会崭露头角。

    或者用其他手段...

    这就让诗会失去了意义。

    闻言。

    朱妙妙脸色一沉,差点就要掀了这摊子。

    还好她忍住,将朱棣往前推:“四哥,你上!”

    “咳咳...”

    朱棣尴尬的咳嗽几声,直接从腰间掏出金色腰牌。

    “燕王...”

    “嘘...”

    朱棣示意他不要声张,将腰牌塞了回去。

    “请您稍等片刻。”

    许主事有些慌张,不过他也不敢做主,于是转身去找礼部郎中张羽去了。

    张羽来后得知此事,直接挥手,根本不卖面子:“请回吧,恕无可奉告!”

    张羽是文人,有风骨的文人。

    他本应该跟好友高启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当官。

    不过家有老母,不敢这么做。

    但拒绝透露,本就是分内之事。

    即便是燕王,他丝毫不怕。

    毕竟自己也不往上爬,燕王也只是个王爷而已。

    “你,好大的胆子!”

    朱妙妙见问不出名字,摩拳擦掌直接打算武力询问。

    而此时,一名贼头贼脑的人钻了过来。

    “几位爷,想要了解什么,可以问小的呀...”

    说话的,正是给李青峰提供笔墨纸砚的小厮。

    很显然,他又发现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