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从带朱元璋逛故宫开始

第57章 他日之因,今日之果。因果早就埋下了...

    “咱想起来了!”

    朱元璋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这个名字。

    他方才就一直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原来是见过。

    “姚广孝,法号道衍,咱跟他有过一面之缘。”

    “洪武九年,咱召集天下精通儒学经书的僧侣入考礼部,其中就有此人。”

    朱元璋眯着眼睛回忆:“不过这姚广孝并无当官之志,咱赐袈裟将其送还。咱原本是打算让这些和尚,分别辅助各地藩王住持寺庙祈福.....难道....”

    朱元璋突然愣了愣,想到什么。

    李青峰点了点头:“爹,您想的没错,就是如此,这姚广孝后来就是由您赐给了朱棣,随去北平主持庆寿寺。”

    也就是说,这个智将。

    是朱元璋亲手给朱棣的。

    闻言,朱元璋愣了许久。

    他已经感觉到,出现现在这个局面。

    似乎是他一手造成的。

    朱棣能征善战,是他刻意培养。

    朱棣身边的那几个将领,张武,朱勇....等燕军亲卫,也是他钦点的护卫。

    就连智将姚广孝,也是自己赐予的。

    朱允炆是自己定下的继承人。

    自己刚走,朱允炆便要削藩。

    朱棣也是被逼的造反...

    一切,似乎都因自己而起...

    “他日之因,今日之果,因果早就埋下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心中有些释怀。

    这一刻,他的怒意已然消散许多。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皆是如此。

    既然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不必去怪罪他人。

    见到朱元璋沉默,李青峰也是识趣的将视频暂停。

    “别停,接着看,咱还有些奇怪。”

    朱元璋回过神来,道:“咱要看看,这朱棣如何成功,从目前来看,虽师出有名,可依旧势单力薄,对抗朝廷,几乎不可能!”

    毕竟已经是建文二年了。

    经过自己治理了三十多年的王朝,一定非常强盛。

    朱棣就算师出有名,可也只有八百亲卫而已。

    胜机不会超过一成。

    “好的爹。”

    李青峰将视频点击,继续播放。

    ............

    画面继续播放。

    电视剧中的朱棣无动于衷,没有丝毫造反的迹象,依旧装疯卖傻。

    屏幕亮起‘一月后’的字样。

    此刻,朱允炆显然有些坐不住了。

    最终还是下令动手,不管那么多。

    (“早干嘛去了,居然等了一个月!”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又气的跳脚骂道。这真的是他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吗?)

    视频画面一转。

    北平。

    燕王府外。

    布政使张炳和都指挥使谢贵出马了。

    他们带着一万兵马,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将燕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奉陛下谕旨,抓拿谋士道衍和燕王府一干犯禁武将!”都指挥使谢贵一指燕王府大门,大声道:“开门!”

    “开门!”

    “开门!”

    “开门!”

    将士们不停在门外呐喊。

    大门打开,站在门内的是张玉。

    张玉孤身走了出来,随后拱手道:

    “燕王殿下患了疯病几月有余,如今神志稍微清醒了一些,还请两位进去看望一下。”

    话语落下,

    张炳和谢贵有些不知所措。

    张玉接着道:“张大人,这朝廷的制度里,什么时候有属官带兵,觐见王爷的章程啊?”

    骑在马上的谢贵小声道:“张大人,我们进去?”

    张炳小声商量道:“进去也无妨,我们这里有过万兵马,说不定这朱棣是真的疯,咱们也许能兵不血刃的让他束手就擒?”

    谢贵点头道:“也行,免得兵锋相见,跟上次湘王事件一样,伤了燕王,圣上要怪罪啊。”

    有了湘王自焚的前车之鉴,他们不想再逼死一个王爷。

    最终还是决定,进府一叙。

    府外有一万兵马,还怕一个燕王吗?

    于是乎,谢贵和张炳二人踏入进入了燕王府中。

    进入燕王府大厅。

    他们发现朱棣没疯!

    脸上容光焕发,精气神十足,哪里有疯病的样子?

    朱棣见到他们也不起身,笑道:“给二位大人赐座。”

    这下,张炳和谢贵二人懵了。

    这朱棣装疯!

    那他们岂不是有危险?

    他们现在有些后悔。

    为什么要进入燕王府中?

    现在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见到两人发愣,朱棣笑着道:“二位大人,坐啊,别客气,坐。”

    见状,两人只好坐了下来。

    “无需紧张。”朱棣大笑道:“来人,上瓜!”

    随后侍女端了两盘切好的西瓜过来,摆放在桌上。

    朱棣笑道:“二位大人,尝尝这新鲜的瓜,别客气。”

    张炳、谢贵看了看桌上的瓜,哪有心思下口啊?

    朱棣一边吃瓜,一边开口道:“本王突然想起,昔年,天后杀章怀太子李贤的时候,李贤曾吟诵过一首,摘瓜歌。张大人饱读诗书,可否为本王读读?”

    张炳想了想,开口道:“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

    念到这里,张炳二人突然知道这朱棣要干什么了!

    这朱棣是要......造反啊!

    朱棣的言外之意,已经显而易见了!

    “你要造反!”张炳猛地站了起来道。

    “摘绝抱蔓归。”

    说完最后一句,朱棣放下手中的西瓜,道:“平常百姓宗室之间,都知道相互体恤。本王身为先皇后裔,当朝天子的亲叔。然,却不能保旦夕之命!既然如此,本王,还有何不可为?本王这是为了自保,二位大人,可愿意相从?”

    “燕王,你好大的胆子,既然自甘堕落,我张炳誓死不从!”张炳怒吼一声,急忙往外跑去。

    他只要跑到院子附近,大喊一声。

    那一万将士就会攻破府门,救下他们,拿下朱棣。

    朱棣无奈的摇了摇头,丢出了手中的西瓜,淡淡道:“二位大人,走好。”

    西瓜落地。

    摔得四分五裂。

    摔瓜为号!

    大厅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士兵突然出现。

    直接将二人乱刀砍死!

    .........

    “两个废物啊!”

    看完这段剧情后,朱元璋无语道:“朱允炆怎么会派出这两个无用之人,都到了这个时刻,还敢孤身入府,简直是蠢到家了,一万士兵毫无作用!直接杀进去抓拿便结束了!”

    李青峰看到这一段,也被逗笑了,道:“确实有点好笑,可能他们也以为朱棣真疯了吧,看来装疯有用啊。”

    朱元璋无奈的摇摇头,接着看着视频。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

    杀了张炳、谢贵二人后。

    朱棣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收服了府外的一万士兵。

    紧接着利用这一万士兵,三日便夺北平城。

    如此,所有北平守军倒戈相从!

    朱棣将北平牢牢掌握在手中!

    随后,在北平城墙之上,高颂靖难檄文:

    “我太祖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

    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

    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

    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

    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

    一旦残灭,黄天后土,实所共鉴。

    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

    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这篇靖难檄文出自姚广孝之手,写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是为千古檄文!

    “天佑殿下!”

    “天佑殿下!”

    “天佑殿下!”

    士兵们高声呐喊。

    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屏幕变黑,字幕出现——

    【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八百亲卫在北平起事,所有北平守军倒戈相从,靖难之役爆发!】

    .....

    看完这一段,朱元璋已经头皮发麻。

    怎么看怎么合理。

    但怎么看又觉得怎么不合理。

    这些事情,未来真的会发生吗?

    怎么感觉就跟话本一样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