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从带朱元璋逛故宫开始

第60章 朱允炆颜面尽失,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没错,朱允炆还有骚操作。

    电视剧继续播放中——

    朱允炆派人去接收宁王朱权的兵马,这道对付朱棣的计策,并不顺利。

    都指挥使陈亨,前去接手大宁兵马。

    被宁王朱权以有元人骚扰边疆为由,留下了一半。

    另外一半大宁兵马虽已出动,止步松亭关。

    陈亨发现自己根本指挥不动宁王的兵马。

    总之,宁王已经不听皇帝的了。

    朱允炆这才意识到,是自己之前削藩让这些藩王起了戒心的缘故,开始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应当先削燕王,再削宁王!”

    朱允炆痛心疾首道:“悔当初不听齐卿之言啊!”

    闻言,齐泰傲气的撇了方孝孺和黄子澄一眼,这两人虽然文气名满天下,可论打仗终究还是不如自己。

    “陛下莫慌。”

    齐泰得了一点恩宠,傲气道:“正所谓唇亡齿寒,宁王也知道这个道理,燕王倒下,他自知下一个怕是轮到自己了。但宁王又觉得朱棣没胜算,不敢与朝廷为敌,所以也并非倒向朱棣,他只不过是想坐观虎斗,哪边若是得势,便会助哪边。逆贼朱棣定是猜到这点,才敢与耿炳文作战。”

    朱允炆恼怒道:“朕的十七叔岂不是个墙头草?”

    齐泰笑了笑:“都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这宁王的确是阴险狡诈之徒。”

    朱允炆怒道:“可恶,该死的宁王,朕记住你了,待朕削了逆贼朱棣,就去削你这个墙头草!”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现在战况如何?”

    已经被封为兵部尚书的齐泰道:“陛下,刚传来前线战报,耿炳文大败,但好在损伤不多,只丢了几万兵马,他立刻收拢兵马,退避真定城防守,跟逆贼朱棣已经僵持了半月有余,朱棣久攻不下。”

    朱允炆微微点头。

    兵马损伤不多还好,还能接着打!

    朝廷可以不断的运粮、运兵甲刀刃,应该不会败!

    齐泰道:“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允炆道:“齐卿请讲!”

    齐泰道:“朱棣几次险死还生,都是因为陛下的那道旨意‘勿伤燕王’,还请圣上收回成命,否则...”

    “收回!朕收回!”

    此刻,朱允炆急忙开口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灭了燕逆,这些小节,朕可以不在意了!”

    他终于意识到,顾忌这种礼节东西,可能会让自己皇位都给玩没,不敢再浪。

    齐泰拱手:“好,臣这就去传信...”

    转眼,十日后。

    养心殿,黄子澄三人又和朱棣在商讨战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齐泰拱手笑道:“陛下,信已经传去了,不过耿炳文回信,说不打算主动出击,而是以守待攻,耗死朱棣。现在逆贼朱棣,无法攻破真定城,着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好好好。”

    朱允炆大笑道:“耿将军厉害啊,拦住朱棣已经快两月了,就这样,耗死朱棣,好计谋!”

    “非也!”

    黄子澄站了出来,一脸严肃道:“陛下,不妥,大大的不妥啊!”

    朱允炆奇怪道:“黄卿,此言何意?”

    黄子澄义正言辞道:

    “逆贼朱棣起兵也快两月,朝廷损失兵马数万,失地三府!”

    “如今,朝廷在松亭关和真定城坐拥三十多万大军,却踟蹰不前,龟缩城墙之中,坐视燕逆横行霸道。”

    “这可是陛下您登基以来的第一战啊!”

    “再这么下去,天下人会怎么看朝廷?”

    “后世人将来会如何说陛下?”

    “朝廷坐拥天下,处理一个小小藩王都如此棘手。”

    “将来其他藩王会不会效仿?”

    “会不会觉得朝廷好欺负?”

    “太祖高皇帝乃是马上皇帝,打下江山。”

    “他才刚走不久,陛下您若是不拿出战功出来震慑天下,如何对得起祖先啊!”

    一番言论,有理有据。

    说的朱允炆羞愧难当,双脸发烫。

    “黄卿说的对啊...”

    朱允炆羞愧道:“是朕糊涂了,对付一个小小的燕逆,居然要用这种方法,简直是耻辱。朝廷有大军,何须惧怕一个燕逆!”

    齐泰见状,急忙道:“陛下三思,臣以为,只要能胜利,无所不用其极,何须在意这么多....”

    朱允炆摆摆手:“齐卿莫要劝朕了,虽说如此,可将来朕在史书上记载不好看啊,朕乃九五之尊,坐拥天下,却对付不了一个只有几万兵马的藩王,将来史书如何写朕....”

    闻言,齐泰叹了口气。

    朱允炆亲自写圣旨,要求耿炳文立刻出击攻打朱棣。

    圣旨很快传给了耿炳文。

    此刻,

    耿炳文也有难处了。

    因为经过上一战。

    他带来的南军已经被打破了胆子,士气大幅度降低。

    骑兵也已经打没了,剩下的都是步卒。

    再次出战,

    即便是没有“活捉朱棣”的命令,怕也是打不赢了。

    而且朱棣骑兵多,擅长打野战,游击战。

    自己带来的多是步卒,而且是新兵。

    战斗力不如燕王的戍边兵马。

    与其主动出击,不如防守。

    只要耗朱棣一年半载,就会被自己耗死。

    最终考虑,耿炳文选择抗旨不从。

    消息很快传回京城。

    “什么???耿炳文抗旨??”

    养心殿之中,朱允炆气的发抖。

    他这个皇帝当的太憋屈了。

    一个燕王就搞得他焦头烂额,颜面全无。

    朝堂私下已有非议论,说他这个皇帝德不配位。

    现在连个将领都指挥不动。

    朱允炆感觉自己脸上有些挂不住。

    “陛下。”

    齐泰拱手道:“耿将军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许耿将军的策略是对的...”

    “对个屁!”

    朱允炆气恼道:“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十万大军师朕给于他的,不是他耿炳文的!朕就让他滚蛋,换人!他不当这个将军,有的是人。”

    “陛下。”齐泰有些焦急。

    朱允炆摆摆手:“朕意已决,三位还是想想,谁能统领大军的事情吧。”

    殿中沉默许久。

    齐泰只能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有一人可担此大任,魏国公徐辉祖。徐辉祖继承大将军徐达衣钵,能征善战!那燕军也多是徐达的旧部,派他儿子徐辉祖去,燕军必念及旧情,不会与之为敌!”

    闻言,朱允炆眼睛一亮,觉得可行。

    当紧接着,反对的声音响起。

    黄子澄大声道:“万万不可,朱棣是徐达女婿,徐辉祖是燕王朱棣的大舅子,若是他领军,带着的三十万大军投去朱棣,朝廷危矣!”

    闻言,朱允炆回过神来:“对对对,黄卿提醒的极是,差点忘记这点....这徐辉祖万不可用,还有其他人选吗?”

    黄子澄笑了笑道:“自然是有的,曹国公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