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从带朱元璋逛故宫开始

第71章 千古奇谈,淋尖踢斛

    杏花村子中央。

    一群衙门的官差正在招呼百姓上税。

    之所以逼迫的这么紧,是因为上头的命令,济南城正面临战事,山东布政使铁铉急需在当地调拨军粮。

    上头布政使发话,下头的官员急的团团转。

    原本各地的卫所是有军粮囤积的,但军粮都被当地官给贪了,卫所里的军粮,都是成袋成袋的沙子。

    而此刻正值收税粮的时日,只需要把粮食收上来,就能先应付着。

    可问题是,

    当他们来收税的时候,发现已经无粮可收。

    百姓的粮食都被那溃散的逃兵跟蚂蟥一样搜刮了几次。

    眼看贪腐的事情就要败露。

    当地官员得知燕王给百姓送粮,这就前来收粮。

    “我们的粮食都被你们朝廷的士兵抢了。”

    “是啊,士兵们抢我们粮的时候,你们又在哪?”

    “没粮,粮食被朝廷的士兵拿走了,就当交了税粮。”

    村子有村民当然也不愿意,纷纷反驳道。

    啪——

    衙役们如狼似虎的走了过去,拿出鞭子抽向带头几个说话的村民,顿时将其打的皮开肉绽,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枪打出头鸟,几个刺头解决了,剩下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根本不敢出声。

    领头衙役哼了一声道:“一码归一码,你们被抢了,衙门会去追寻犯罪的士兵。等找到粮食,就交还你们。”

    百姓嗤之以鼻,但无可奈何。

    衙役笑道:“这税,还是要收的,不然老子怎么跟县太爷交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粮食都是逆贼燕王发放的!告诉你们,燕王已经谋反了,谁要是敢私留,同叛逆罪论处,杀头!”

    说完,还把朱棣造反自绝于天下的告示拿出来证明。

    此言一出,老百姓吓得不轻。

    他们只想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养活一家老小,可不想被扣上造反的名头被杀头。

    于是乎,有百姓开始交粮食了。

    渐渐地,村民们都陆陆续续交粮。

    如果按照交税粮的架势来办,多少还能深一点,交出朱棣发放的粮食,省着点花能扛到年底的秋收。

    但百姓高估了这群衙役的贪腐。

    此刻天下都乱了,这些人自然是能多贪一点多贪一点。

    粮食放进计量的斛中,一脚就能踢出一大堆粮食出来,比以往更多了。

    “官爷,官爷...”

    一名百姓痛心,磕头道:“您脚劲儿也太大了,轻点行吗...一家老小还指望这点粮食熬过下半年...”

    百姓对于这种贪腐方式已经是接受了。

    唯一能恳求的,就是对方踢的时候力道小一点,他们好多剩下一点粮食。

    但这衙役显然是练过的,那一脚下去,怕是能把树木都给踢断,差点将斛都给踢翻了。

    “你懂个屁。”

    那衙役没好气儿道:“现在兵荒马乱的,运粮食损耗加大,少特么废话,快将斛给盛满。”

    无奈之下,这位百姓只好将粮食又倒入斛中,直至堆得高高的,堆成小尖,装不下才作罢。

    衙役挥手:“下一户!”

    就如此。

    百姓一个个的交粮,那些衙役一脚一脚的踢。

    落在地上的粮食就是损耗,进入斛中的就是税粮。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根本没有毛病。

    因为朝廷教税的计量工具就是这个斛。

    而这一幕。

    被远方的朱元璋看了个正着。

    “淋尖踢斛,千古奇谈!”

    朱元璋愤怒的道:“咱定的那些酷刑,不能阻止官员腐败?连小小的衙役都敢如此贪腐!难道咱的规矩没传下来?”

    李青峰道:“爹,当然传下来了。您治理贪腐的手段不可为不狠啊。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您杀了一万多名贪官。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您又杀了一万多,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您又杀了三万。最后就是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又杀了两万。光是四大案就杀了七八万,后面也不少。杀的都没官员当差了,官员是带着镣铐做事的,做完事就去领死...”

    “啥?咱杀的都是贪官?”

    这一下把朱元璋给搞蒙了,未来自己杀了这么多人?

    李青峰道:“都跟贪腐有关,您还为了震慑下面的官员,将蓝玉的人皮革草,放在县衙门前警示。”

    朱元璋不可置信道:“咱真这么做了?”

    李青峰点点头。

    现在的朱元璋对蓝玉还是挺倚重的,所以有些诧异。

    就算是自己立朱允炆除掉他,也不该做的如此之绝吧?

    应当是蓝玉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不可饶恕的事情。

    “这些骄兵悍将!”

    朱元璋叹气道:“咱真不想动这些老兄弟,但他们仗着一点功劳,越发的肆无忌惮!咱给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朱元璋其实不是一个会杀功臣的人。

    他用心将天下,当做一个国家治理。

    下面的开国功臣做的事情,朱元璋已经有所容忍,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

    可若是做的太过分了,他才会动手。

    比如开国功臣永嘉侯朱亮祖,在淮西欺男霸女,侵占田地,逼死百姓,还利用权势干预军务,诛杀朝廷官员。

    对于此事,朱元璋忍无可忍,亲手用鞭子将其抽死。

    骄兵悍将,难以管理,唯有杀!

    顿了顿,朱元璋接着道:“咱未来如此重腕治理贪腐,这些人难道真不怕死?”

    “当然怕死。”

    李青峰道:“于是官员只能想出各种法子贪腐,尽量不被杀头,可即便这样,依旧会伸手,主要是因为俸禄太低,官员这点钱正常情况下养家糊口可以,但也要养些下人,还有要官场上打点。这些钱显然不够,官员心中俸禄太低,那一点道德谴责感是荡然无存的,觉得自己这么做有理。至于这些吏员,他们都没拿朝廷俸禄的,而是要靠县衙养着,县衙不弄钱,哪来人干活....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说的这些,李青峰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这些东西。

    但今天算是亲眼见证历史上的贪腐事件了。

    朱元璋一生都在走在杀贪官的路上,甚至在自己病床上的时候,他也不断批文,屠杀贪官。

    而实际上贪官从来都没有停止,一批又一批...

    “所以说,标儿看的真比咱远....”

    朱元璋回想起朱标说的话,如今亲眼所见一个小小的吏,连官都不是,就敢如此大胆,更加认可了朱标。

    “标儿,可为明君!”

    朱元璋撂下这句话,摸了摸刀,朝着收税粮的地方走去。

    “爹,您去哪?”

    “杀了这些狗东西!”

    李青峰满头黑线,只能跟着过去。

    也对。

    不看到还好。

    既然看到了,以朱元璋的脾气,他岂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