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乐云朵

21. 沂蒙山的路上“鸡上树”

    到了十一小长假,人们必想到旅游,一想到旅游必想到各处景点的拥堵,高速公路的车流。

    看到新闻里密密麻麻的人头,排排列列玩具似的小车,出门的心思大打折扣。可是窝在家里又不甘心,于是查看那些不太出名的景点,既可以避免拥堵,又可以新鲜眼睛,舒舒心情。查来查去,觉得沂蒙山是个最好的去处。

    路途不是太远,景点不太头条,还是五A级景区。比较来比较去,一家人最后一致通过,去革命老区看看,是不是像歌词里唱得那样,“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长假第一天在学校办公室值了一天班,捎带着给学校写了篇消息。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0月2号,一家人才决定出发。可是我家先生总是忙,就连假期,电话也接二连三。处理完这事那事的,已到了上午10点。刚走出小城,又忘了带驾照,返回家没有,到了单位才找到。

    一路到也顺顺畅畅,没有想象得那么拥堵,高速上反而舒朗得很!先生自豪地说:“你知道为什么吗?我选的时间正好是中午,这个时间段是午休时间,一般出发都是早晨,看我明智吧。”

    我不失恭维了一句:“我家先生就是聪明!”其实我心里才不这么认为呢!每次出发都等他,办完一件事又一件事,不过锻炼了俺等人的耐心。

    到了沂蒙地区,看到高速牌子上写着“沂蒙鸡上树”。我十分好奇,反复叨念“鸡上树,树上鸡”。先生很博学地说:“这是当地名吃。”

    我恍然明白,“鸡上树,树上鸡”,说的就是鸡是散养的,或者说野养的,不是家养的。

    儿子很疑惑:“什么是散养家养呀?”

    我说:“像你和你爸,小时候你爸就是散养,你就是家养。”

    儿子很反感“养”这个词,“怎么这样说我们,我们是人,不是动物。”

    说说笑笑也就到了午饭时间。寻找路边的餐馆,似乎都与鸡有关,而且还都打着“光棍鸡”的招牌。看到餐馆门口笼子里的红冠大公鸡,我恍然明白了“光棍鸡”就是大公鸡呀。

    走进一家农家餐馆,餐桌竟然是矮矮的四方桌,座位是小马扎。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吃饭的餐桌,也是一张四四方方的木头方桌。一到饭时,我先放到餐桌,摆好小马扎、小板凳。人多的话,会摞两块砖头当座位。没想到沂蒙农家还是童年的招待,多么亲切呀。

    我坐在马扎上四下一望,厨房连着餐厅,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一览无余。这又使我想起老家里的灶台,也是垒在餐厅里。餐桌上坐不下的话,还可以在灶台上吃饭,那可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呀!

    一家人要了一只光棍鸡,现称,现剁,现做。坐在小马扎上就能看一只白条鸡被肢解的过程。就能听到当,当,当的剁骨声,就能闻到诱人的炖鸡味。肚子咕咕响起来。

    儿子急着说:“多长时间才能熟呀?”

    “等20分钟就熟了”厨房的厨娘很安慰地说。

    等啊,等啊,实在等不及了。先生也等不及了,吩咐儿子:“快去要个菜。”

    等香喷喷的光棍鸡端上餐桌时,我们的肚子里已塞了一角煎饼。看着一大盆子鸡肉,我们又望而闭嘴了。可是一百四十块钱呀,吃!还别说,味道真的不错,你一块,我一块,他一块,竟然都吃到我们的肚子里了。

    摸摸肚皮,舒舒坦坦坐进车里继续赶往沂蒙山。等到达云蒙山脚下,已是下午4点多了。

    气派的山门,广阔的停车场,干净的路面,稀稀落落的游人。隐隐约约,起起伏伏的山影,一下子抓住了先生的眼神,“嗬,不错,我们来对了,人少,景美。”

    不过,走到售票处一问,今天上山是下不来的,只能明天一早上山。我们只好寻找住处。别看人少,山脚下的旅馆都基本住满。幸运的是,没费多大劲就住在了云梦山庄。一家人休息片刻,外出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天也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