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乐云朵

24. 邹平樱花白,周村烧饼香

    邹平看樱花

    2017年3月25日周末,相约二中同事十几人跟旅游团去邹平看樱花。

    到了樱花山,以为漫山遍野的樱花会闪亮在眼前,其实就是一条山路两边种植了两排樱花树。这景点应该叫樱花路,怎么会叫樱花山呢?!看来这也是一种旅游营销策略吧,总是把景点往大处吹,一听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樱花山”给人的想象是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谁听了都心向往之。可是眼见不如想象,既然来了就顺着山路看看名叫“樱花山”的樱花路吧。

    夹岸樱花烂漫,倒也别有一番情味。偶尔还夹杂着金黄的迎春和粉红的玉兰,使单调的粉白樱花有了嫩黄的花蕊和胭脂红的嘴唇。

    我们一路仰着眼神,樱花遮盖了天空。惊喜之余,我和老公一路拍着花树、花朵、花枝、花影。

    山路由于很缓,一路上山,一路看花倒也悠闲。山脚下的花树高大茂盛,花朵繁密,盛开正是极致,越往山上走,花树开始变小,花朵还打着骨朵。走到尽头,没有什么惊喜,我们又远路返回,没有什么曲折,也没有移步换景。满眼、满路、满心,满手机拍摄都是樱花。

    回来后总要发个图文,给每一朵图片配上文字,连缀起来,倒也诗意了整个春天,借樱花的语言,抒发了一个青春的梦:

    是你衬托了我的青春,还是我装饰了你的岁月。

    我不想借你的高枝炫耀,只想在你襟边悄悄盛开。

    此时,我正张开花心翘望,你在他乡还好吗?你曾迷茫我的青春,美丽我的忧伤。

    你繁密的树冠没了姿态,灿烂的花开没了空隙。

    有时你也孤单单挂在枝头,落寞阑珊,我不忍心看你,怕沾衣欲湿。在你的背后,我悄悄告诉你,我早已有了归依。

    你的肩头太硬,我怎么也挺不起信心,我只能在山顶最接近云的位置,翘首含苞,裹紧高处不胜寒的姿势。

    如果没有蓝天,我会淹没在白里找不到自己。如果我不漫山遍野,引不来你的驻足。

    抬望眼,不知那一朵可以莂在你的腰间。我们相约在樱花山,醉了年龄,醉了红颜。

    周村古商城

    在“樱花山”看完樱花,旅游大巴又把我们拉到周村古商城里转了一圈。一说“城”必然南北有路,东西有街。可是我印象里,只顺着一条南北巷子走了一圈,两边都是商铺,商铺里的老板张着招揽的眼神。

    最特色的商品当然是周村烧饼,既然来到了周村烧饼的发源地,当然要吃正宗的周村烧饼。卖周村烧饼的商店也最多,有5元一包的,有10元一包的。

    为了吃到正宗的周村烧饼,我们从官方烧饼店买了两包。又在民间店里买了一箱,口味差不多。不过周村烧饼确实好吃,又脆又薄又香,就叫“薄脆香”吧。

    当然这么有名的名吃,一定会有博物馆,我们走进博物馆,仿佛回到了民国,老物件诉说着古老的手工作坊传统,老磨坊,老风箱,老灶台,老推车,老车毂,一切都是老的记忆。有些我小时候家里见过,像那烧火的老风箱和老灶台,母亲就曾坐在灶火边,一拉一推地给灶膛送着风,灶膛里的火苗舔出灶口。还有那车毂,在我家后院的南墙根下,一直有一个又大又圆的木车毂镂,茆着密密麻麻大铁钉,那铁钉就像北京故宫城门上的铁钉一样,沉甸甸厚重。

    周村整个古街,狭长幽深,石板铺路,这和其他地方的古商街差不多。只不过两边的建筑风格有些差异,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建筑。平房大院,土砖石结构,没有南方木质建筑的角楼天井,镂空雕刻,即使有装饰也大多是石头青砖浮雕。

    这些建筑,我们只是匆匆一瞥,重点是买了一些烧饼。偶尔还看到一个清朝遗老,原来是一个老人为了招徕顾客,穿上了清朝的官服,也不知是几品管员。